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学术   2024-10-04 20:26   河南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自我管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一、了解心血管疾病


1


认识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类型和症状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心律失常可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心力衰竭则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明确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患者应了解自己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二、生活方式管理


1


合理饮食

(1)控制盐的摄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6 克。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血压。

(4)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量的饮食,控制体重。



2


适度运动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以及太极拳、瑜伽等柔韧性运动。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2)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一般来说,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为每分钟 100 步左右。

(3)注意运动安全:在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3


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患者应坚决戒烟,避免吸二手烟。

(2)限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 25 克酒精,女性不超过 15 克酒精。




4


 控制体重

(1)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正常范围为 18.5-23.9。患者应定期测量体重,计算 BMI,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

(2)合理饮食和运动:通过控制饮食量、增加运动量等方式,保持合理的体重。肥胖患者应制定减肥计划,逐步减轻体重。


三、药物管理

1. 按时服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2. 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患者应了解自己所服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和副作用。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 定期复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心理管理

1. 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会因为病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学会放松技巧

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也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等,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

3. 寻求心理支持

如果患者的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影响了生活和治疗,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问题。

五、病情监测

1. 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患者应定期在家中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

2. 注意身体症状变化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症状变化,如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3.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在出现心绞痛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服用急救药品,并及时就医。

六、定期随访

1.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随访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向医生汇报自己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健康指导。

2. 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医生咨询问题,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可以向医生反馈自己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药物管理、心理管理、病情监测和定期随访,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简介

:陈点 张佳


单位: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五病区



投稿::hlkppt@163.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推荐阅读:

【科普征集】护理科普微课堂征稿启事

【科普政策解读】

科普晋升,你发科普了吗?健康科普成为职称晋升“新通道”,政策鼓励!各省市公布要求!

大快人心的改革!医护人员首次能靠“科普”晋升!各省市公布科普晋升细则……

医务人员职称必备!健康科普文章怎么发哪里发?相关政策为您解答!


科普文章约稿:

护理科普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大众健康报、医药卫生报等报刊平台科普文章发表。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hlkppt@163.com  投稿微信:hlkppt2020

护理科普平台
全国数十万护士科普聚居地,专注护理科普,等您来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