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新闻“边界感”在哪?

文化   2024-10-20 20:00   北京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互联网内容生态,提升了信息分发效率,从多个环节深刻影响着新闻生产实践,但也带来技术滥用的挑战。


那么,AI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是否存在边界?媒体人又该如何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技术边界

1.自动化写作与生成


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生成文本、图像、视频等新闻产品。例如,“今日头条”运用自然语言解决技术,实现了新闻的自动化写作,大大增强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但AI在深度报道和情感表达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难以替代人类记者的深入调查和主观判断。


2.智能推荐与分发


AI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历史行为,推荐个性化的新闻内容。如“抖音”的智能推荐系统,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还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然而,智能推荐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现象,限制用户的视野。


3.语音识别与合成


AI在语音识别与合成方面的应用,使得语音新闻的自动生成和播报成为可能。例如,“腾讯新闻”利用技术实现了语音新闻的自动生成和播报。



但语音识别和合成的准确性、自然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语音和方言时。


伦理边界

1.真实性与准确性


随着生成式AI在新闻业被更广泛应用,由其带来的风险也成为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中,新闻失实乃至虚假新闻将对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既包括宏观的整体的真实,也包括微观的局部的真实。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应先于时效性、重要性、贴近性等其他新闻价值。


由于AI的算法和数据来源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AI生成的新闻进行人工审核和验证,通过事实核查,进行严格审慎把关。新闻记者开展的调查采访是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2.知识产权与隐私保护


AI生成的新闻内容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以及人机共创的作品版权归属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伦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媒体法研究中心主任罗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AI新闻指新闻传播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的新闻或者合成的新闻,而AI新闻侵权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或合成的新闻作品对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肖像权、姓名权等人格权益或著作权的侵害。需要指出的是,AI新闻无论是完全虚假、部分虚假或完全真实,都有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专业边界


AI的灵魂和意义,需要创作者赋予。


AI虽然可以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但新闻的专业性和价值仍然需要人类记者和编辑来赋予。例如,一线记者和编辑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理解力以及调查采访的技巧,都是AI无法替代的。


目前,生成式AI正在不断迭代,在正确把握其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日益进步与功能日臻完善并不能掩盖其缺陷。


未来新闻实践的趋势将是人机协作与共创。新闻机构需要探索如何有效结合人类记者的专业性和AI的高效性,共同提升新闻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在新闻实务中,记者和编辑,是AI生成内容的第一把关人、第一责任人。要清晰认识到AI的能力边界和潜在风险,坚持底线思维,避免过度依赖和不当使用。


参考资料

《强化生成式AI新闻的把关治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任编辑张慧娟


《AI改变新闻实践》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网深圳频道负责人吕绍刚

投稿邮箱:yinpeiyao@chinanews.com.cn

稿费从优,欢迎来稿


整理:尹珮瑶

审校:郑圆圆

责编:吴旭


推荐阅读

天气预报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媒体人爱用的热梗都有啥?

在巴黎拍到了人生照片!

庖丁解news
技进乎道,非惟手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