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并“星标★”小牛哦!
“东西问”专栏作为中新社推出的特色品牌,致力于搭建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通过专家署名文章、重磅高端对话、独家深锐访谈等形式,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本期庖丁解news特别邀请中新社国际新闻部主任尹宁,深入剖析“东西问”专栏何以扬帆出海。
出圈海外的三大“秘诀”
“东西问”专栏立足“文明根性”、聚焦“文明互鉴”、推动“文明交流”,从文化意识、价值观与信仰体系、认知差异等多个维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采用特色传播策略。
1
陈情说理并举
“说理”指提供清晰、逻辑严密的信息和观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通过理性论证,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复杂的议题,减少误解。
“陈情”则侧重于情感共鸣和文化亲和力的建立。通过讲述故事等方式,触及受众的情感层面,促进文化间的心理接近。
如专栏文章《万百安: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有孔子像?》独家专访美国汉学家、美国瓦萨学院哲学教授万百安(Bryan W. Van Norden),选取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建筑设计元素来设问,对于美西方受众来说,极易引发关注和好奇,激发共情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客观平实阐述观点,层层推进对话深度,彰显了真实和逻辑的力量。
“东西问”融合陈情与说理,以故事讲述激发情感共鸣,为理性讨论铺设情感基础,使受众在情感投入的基础上更加开放地接受不同观点。同时,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深入分析,为情感交流提供坚实的理性支撑,确保交流的深度和质量。
2
高低语境转化
高语境文化倾向于不直接表述意思。直接言语传递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含义依赖双方共享的背景知识、文化规范和上下文语境。
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主要通过直接、明确的语言沟通来传递,较少依赖于情境和非言语线索,强调清晰、明确的表达。
致力于在东西方之间打造平等对话平台的“东西问”专栏,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推动高低语境转化方面作出探索。
如《张卢卡:辣椒何以风靡世界餐桌?》一文以世界各地餐桌上最常见的辣椒为题,从辣的味觉共识到独特的餐饮风味,从中国辣味美食到世界对中餐的认识,通过增加背景介绍和文化对比,更好促进跨文化理解。
高低语境转化的策略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理型报道的可读性、易理解性,使原本针对特定文化群体的信息能够被更广泛的国际公众所接受和理解。
3
文化适应性叙事
文化适应性叙事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文化洞察。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特征,包括宗教信仰、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等;二是情境敏感性。要考量信息传递的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气候、教育水平等;三是话语表达的本土化。传播的话语表达要适应当地语言的表达习惯;四是文化符号的贴近性。要选取能引起共鸣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播的“钥匙”,如标志、色彩、节日、习俗等,迅速唤起特定文化背景下受众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东西问”专栏在创作过程中,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进行对话。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德国汉学家顾彬、罗梅君,法国汉学家魏明德,欧洲汉学会前主席巴得胜等纷纷参与到“东西问”搭建的对话平台,或探讨“东西方之间存在‘文明的冲突’吗?”,或论说“中国与西方的发展模式有何不同?”……这些天然带着东西方比较视角的对话交流,在海外舆论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在语言上,“东西问”专栏注重多语种对外传播,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目标受众编译播发英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稿件,实现了“走出去”,并较为有效地“到达彼岸”。
内容有深度,出海有点难?
“东西问”专栏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多个维度的挑战。
一是文化语境的差异与误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解读习惯,学理型内容往往蕴含深层的文化逻辑和学术概念,如何跨越文化边界准确传达信息,避免误读和误解,是首要挑战。
二是专业知识的普及与降维。学理型专栏往往涉及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如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术理论既能保持严谨性又能被非专业背景的大众接受,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难点。
三是技术与媒介适应性。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社交平台、AI翻译等工具扩大传播范围,同时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互动性,避免技术障碍成为传播的瓶颈,这是来自技术应用层面的挑战。
四是语言转换与翻译质量。高质量的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但不同语言间的精确转换极其困难,尤其是对于学理性强、专业词汇密集的内容,如何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是持续的挑战。
五是受众反馈与效果评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评估较为复杂,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监测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反应,及时调整传播策略,确保传播目标的达成,也是挑战之一。
C位出道的经验之谈
“东西问”专栏凭借独特的传播策略与创新成果,为探索文明交流互鉴之道提供了实践蓝本。
重视文化互鉴,促进理解共鸣
“东西问”专栏在跨文化传播中注重多元视角的融合,通过邀请东西方知名学者、意见领袖进行对话,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问题的多元理解,促进了观念的碰撞与共识的形成。
专栏在内容创作上既注重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又强调国际视野,确保内容对海外受众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互动性
“东西问”专栏创新运用多媒体与技术融合,利用视频、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结合AI翻译等技术手段,打破语言和地域限制,增强了内容的传播力和互动性。
“东西问”利用微博、微信、脸书、X等国内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例如,荷兰青年汉学家潘妧纱参与“东西问•中外对话”时谈及的“搭子”社交帮助中国年轻人构建新文化的话题,在各大主流社交媒体的传播,激发网友讨论分享。
注重内容的深度与普及性平衡
“东西问”在主题选择上平衡广泛性与针对性,涵盖历史、文化、科技及社会热点,并有针对性选择能够引起全球共鸣的主题。
内容上,强调学术性与通俗化结合。保持高度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以贴近大众的语言和形式,让深奥的学术理论和文化概念变得易于理解。
如专栏文章《楼宇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文化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并没有局限于纯学术的论述,而是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如古人如何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现代人如何借鉴“知行合一”理念实践绿色生活等,使得深奥的学术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于被普通读者所接受和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东西问”成功地将学术研究的精髓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的内容,既保持了话题的深度,又实现了知识的普及。
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传播效果
“东西问”专栏重视传播效果评估反馈,依据阅读量和互动数据判断内容受欢迎度和影响力,并邀业内专家评审确保学术性和准确性。团队根据评估结果定期复盘调整报道计划,形成闭环管理,提升传播效能。
在人脉资源涵养与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方面,“东西问”栏目延伸打造了一个高端智囊平台——“东西问智库”,旨在汇聚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资源,围绕东西方重大议题,开展深入研究、对话与交流。该智库的成立和运作,反映了“东西问”在促进知识生产、政策咨询和国际对话方面的努力,同时也为专栏创作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本文刊登于《对外传播》2024年9月刊,转载时有删减;原文标题《学理型外宣媒体专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启示》)
投稿邮箱:yinpeiyao@chinanews.com.cn
稿费从优,欢迎来稿
作者:尹宁(中国新闻社国际新闻部主任)
编辑:王小婷
审校:郑圆圆
责编:吴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