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并“星标★”小牛哦!
作为传统新闻报道的一个门类,深度报道一度被认为是代表媒体竞争力的“杀手锏”,也有不少深度报道记者“一战成名”,深度报道一度占据行业高点。
然而,综合近几年的整体趋势,已发的深度报道不时遭遇流量“瓶颈”。
自产生至今,深度报道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守望时代,如何让其焕发生机是亟须解决的课题。
01
深度报道为何陷入发展挑战?
今天,深度报道面临的挑战,应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交媒体时代传播碎片化。社交媒体平台的问世,进一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大众获取信息的侧重点由内容的深度向面上的广度延伸,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情绪化特征,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深度阅读”的耐心和热情。
加之信息生产全民化,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受众逐步变成具有接受者、传播者、发布者等多重身份的“信息多面体”,深度报道不再是大众了解“真相”、了解“来龙去脉”的唯一途径。种种新变化都在挤压深度报道的生存空间。
短视频流行加剧阅读浅薄化。当下,我们已经从图文阅读时代迈进视频阅读时代,尤其是短视频的流行,进一步重塑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加剧了阅读浅薄化的趋势。
短视频之短,决定了它自带节奏快、信息碎、内容浅的特征,当人们习惯了刷短视频,加上人们渴望在信息大爆炸中迅速获得更多信息、掌握更多“热点”,人们更喜欢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捕捉”,也就很难再静下心来去看一篇深度报道,不管它是文字的还是视频的。
而且,短视频平台往往充斥着大量娱乐化内容,它们比严肃议题更容易赢得注意力,这使得一些具有严肃性和重要性的议题难以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阅读的娱乐化、浅薄化特征。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深度报道费时久、成稿难,时间、人力、资金投入都较大。在传统媒体兴盛时期,这样的采写方式还能带来不错的收益,但网络传播时代,“流量为王”,再好的内容如果抓不住流量,传不开、叫不响,也无法带来传播力和影响力。
网络传播吸引流量的一大法则就是“够快”,热门事件一出,相关词条的信息直“扑”而来,近乎实时的各角度“解读”接踵而至,可耗时更久的深度报道往往失了先机。
此外,各大平台过滤机制与算法导向下的信息茧房之困,也影响了深度报道的传播。在“量身定制”的“定向传播”下,人们的阅读喜好不断被强化,未被选择过的深度报道很难“挤”进大众视野。
02
我们为何需要深度报道?
虽然看上去深度报道正在走下坡路,其表达方式也不那么适应现代传播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度报道就失去了价值、不被需要了。越是面临挑战,我们越要对深度报道进行认真审视、明晰定位,并寻机突围。
相较于一般报道,深度报道更注重事实本身,侧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对社会事件的深度剖析,将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完整呈现,用事实+实力说话,能够以其独特的内容与深刻的见解为大众带来事件解读的全新视野。
社会不断发展,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深度报道从始至终的严谨闭环,能够更好地促进问题解决,在影响公共决策、政策解读和舆论监督等方面有突出作用。如果能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实现“破圈”,更是有助于主流声音传得更远,深度报道的社会治理价值得以彰显。
流量时代网络热点“井喷”,大众对热点关注度居高不下,而不权威、不全面的解读致使真相动辄“翻转”,不明真相的网友容易被“带跑偏”,大众的价值导向和情感体验一次次调转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空间亟须有深度、有广度、有权威性的报道来破除谣言、化解分歧。显而易见,深度报道可担其责。
深度报道的多重价值意义,决定了其无可替代。
03
深度报道如何提升竞争力?
深度报道想要在时下的传播赛道中提高竞争力,就要巩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适应变化着的传播特征。
做强内容,赢得竞争优势。深度报道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保证报道的高质量。
一方面,在议题选择上尽量向受众关心的方向延伸和拓展,例如多关注民生方面的热点话题;另一方面,扩展提升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让受众切实看有所得、读能解惑,从中获取更多的引导和启迪。
尤其是在热点事件、关键时刻,要不回避、不失守、不失语,能够在纷繁芜杂的“争议”声音中发出理性的声音,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事件解决。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时效性。深度报道需要大量的调查采访,单靠一人之力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此时如能团队协作、合作默契,则能大大提高效率。
从一定意义上说,“抢时间”对深度报道采写考验的不是行动力,而是团队合作力,包括后方编辑应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和组稿能力,前方记者应具备过硬的调查采访能力和长篇报道写作能力,且整个团队的文风趋向一致,迅速达成默契。团队也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面对突发事件或重要新闻确保能够迅速集结并投入工作。
在议题设置上,可以让受众参与策划、讨论,以拉高期待、观点认同和情感共鸣引发公众关注和自发传播,逐步建立深度报道的受众意识,提高受众黏性。
强化可视化表达,增强悦读感。注重可视化表达,可以适当转换叙事风格,还可以配合使用图片、文字、图表、漫画等多种元素,通过版式设计的“碎片化”弱化阅读的“沉重感”,提高可读性和传播率。
媒体联动,形成立体传播格局。搭建以微信、微博、抖音、B站、头条等为代表的多介质传播渠道,通过不同媒介的“相互配合”完成“深度传播”。
内容转自“山东宣传”,文章原标题为《融媒体时代,深度报道该何去何从》,转载时有删减
编辑:尹珮瑶
审校:郑圆圆
责编:吴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