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并“星标★”小牛哦!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是否可以建立朋友关系,这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其答案并非绝对。
巴黎奥运会期间,场下的采访画面屡上热搜,有些人质疑记者提问的专业性,有些人认为记者应该有“边界感”。那么,记者是否可以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是否需要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暨南大学计算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立明表示,记者和采访对象可以成为朋友,但要注意把握好“职业距离”;中新社特稿中心记者陈欣怡也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她与采访对象的故事。
旁观者?参与者?
如果说,从第三视角出发有助于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那么,从第一视角出发也许会让新闻报道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陈欣怡与巴基斯坦青年在北京骑行,
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共享单车,心情十分激动。
陈欣怡聊起最近采访巴基斯坦青年的经历时,她表示,记者是可以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的。她认为,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不仅有助于业务上的交流,还能够让自己更深度地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了解更多的新闻背景。
“老一辈体育记者会跟着自己的采访对象打比赛、搭火车,融入他们的圈子。”马立明举例说,记者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会让他们的报道拥有更深入的视角,有时采访对象还会主动向记者提供一手资料,甚至独家信息。
真诚是“必杀技”
记者是否需要与采访对象拉近距离?马立明强调记者应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每一位采访对象,同时应具备随时寻找话题、打开局面的能力。
陈欣怡则表示,真诚就是最大的技巧。8月,她曾到访新疆伊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街道,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年纪很小的采访对象。
这次采访让她很有感触的一点是,不要把小朋友当小朋友,就把她看作是成年人一样交流,认真倾听她的问题并真诚回答,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陈欣怡在新疆伊犁采访时与当地小朋友的合影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天她还主动为我们跳了一支哈萨克族的舞蹈。”陈欣怡回忆道。
“职业距离”不可无
马立明同时也表示了一种担忧——如果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走得过近,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
“记者一定要懂得辨别采访对象的来意,避免影响稿件的客观性。”他强调,情是情,理是理,记者要明确划分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界限。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应保持一种亲疏有度的职业距离,这种距离应能尽可能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专业性。具体来说包括:
首先,记者应始终保持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与礼貌。这意味着在交流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语言,避免冒犯性的提问或态度,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在报道中也应谨慎处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确保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或伤害。
其次,记者应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职责范围,把握好与采访对象建立个人关系的度。这种界限的设定有助于确保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偏见影响报道内容。
此外,记者应始终遵循新闻行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在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时,应保持高度的诚信和责任感,避免任何可能损害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的行为。
作者:尹珮瑶
审校:郑圆圆
一审:张琳琳
责编:吴旭
终审:于晶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