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年近30岁时在想些什么?

情感   文化   2024-09-05 21:50   英国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维安记”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不错过维安的每一篇推送!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2024.9.5 

 宜 筹备旅行 

 忌 不做计划 


“多少人到了30岁时画风突变

.

.

.




陶艺课

 

 

去新的陶艺班上晚课。

工作坊在市中心Victoria区,穿过整洁的老式街道,被精品店一样的橱窗吸引,一进门是整面墙的玻璃展示柜,学员作品成熟而克制,是一种金钱与见识堆叠出来的创意风格。
 
学费比原来贵不少,但看到宽敞的教室与干净齐全的用具心生舒坦,也就知道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老师Monica在给她的陶瓷饺子上釉,见我来得早,让我四处逛逛。
 


我系上围裙参观其他学员的半成品,推门而入的学员大多是本地年轻姑娘,戴时兴的金色耳环,素色无袖针织衫,手链手镯绕在一起叮叮当当。上课了将长发扎成丸子头,wedging(醒土)时有手法利索,力道适中,肌肉线条紧实漂亮。
 
其中一位女孩拿出之前课程做的半成品,是几个长尾巴猫咪的托盘。我对猫咪元素倒是很能搭上话,分享着自己之前做的小碗,几句下来就破了冰,与几位“同学”熟识起来。

大家分好陶土,各自在角落里沉默着推进,空气里流淌着好听的背景音乐,Norah Jones的声音和陶土一样丝滑细腻,夹杂着手镯轻微的叮当声。


工作的间隙,做猫咪盘子的女孩突然问我:“Vivien,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年纪了?)”

我被这样突然的疑问打断:"Guess(你猜一下)"‍‍

“24?”

我笑了一下,"You must be 24. But i am older than that(你肯定是24,但我比你大哦)"

当得知我28岁的时候,她显得有点儿惊讶。东亚社会里大家常常刻意避开年龄,所以当我忽然被问起这样的问题会感到轻微的冒犯,有一种被拎作为靶子的紧张。

但我玩笑般地敷衍过去:“是啊,我去买酒还得被查ID呢”。

“Hurry Potter" Vivien 

但愿有人懂我的梗hhh


在我俩旁边的Monica默默接住了话茬,她正在给自己的手作花瓶修边:

“说起年纪....前几天我刚过自己的37岁生日。”

站在她对面的那位学员也忽然抬头:“哦,你可真年轻,这是我十年前的岁数。”

我们笑笑,继续把注意力放在了各自的作品上。年龄这个话题好像对越年轻的人越敏感,过了某个节点之后大家就松弛下来,讨论它,像在讨论釉料的不同色号。




Monica的饺子


Monica看上去真不像37岁的人,但她说起职业履历与换行心得,你肯定知道这个人年纪不小。

 

她是朋友的朋友,最开始认识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她做陶,只觉得浑身散发着一种舒坦和灿烂,像意大利海滨小镇里微风中的一颗柠檬树。见多几面后听她讲起做陶的心得,心想,我一定要上她的课。

 

M曾经在新西兰读书成长,而后毕业成为银行分析师,在社会精英路线里走得四平八稳,年近30左右的时候画风突变,放下曾经熟悉的一切跑到美国去从本科开始读设计,而后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攻陶瓷方向,从一位banker 变为一名potter。



我最开始问她,好像人都是越长大越社会化与实际,你怎么是反着来?她说没办法,有的人是没办法骗自己,年纪越大反而越要回到本身的状态。
 
“赚的钱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浑身上下都通畅了。”
 
和喜欢的东西在一起之后,人会松弛,会年轻,加上亚洲人自带的冻龄基因,所以这个女人保持着一种天真与轻盈的青春气息,但在看不见的地方,肌肉骨骼之下的内里正在变得稳定和坚固,呈现出了一种视觉上与实际质地之间矛盾的张力。


 

她端上自己做的陶瓷饺子,上面有转印的花纹。我细细端详那些刚上完釉的小玩意,觉得这位女士也是这样的感觉,看着软糯,但坚硬又温润。
 
开窍之后的人生原来是陶瓷般的质地。
 


30岁解放计划


说起年纪,30岁离我也并非很遥远了,想来有时候也会轻微焦虑,并不是觉得变老,而是觉得时间宝贵,想做的事情还有好多。
 
二十岁的上半段拿来尝试和筛选,下半段在一处固定土壤扎根定下,到了28岁已经不再有那些青涩的困惑,拥有了一点点踏实生活的本事。

可我的成长进入到了一个平台期,说的好听一点叫舒适区,说得难听点叫原地踏步——少了很多奔涌的激情和让我觉得自己正在持续进步的状态。



我时常靠幻想“30岁的生活“来自我安慰:

那时候应该快拿到永居了吧,即将从“上班打工”的状态里解放出来,面临很多新的课题与选择——是做一些新自己的新项目呢,还是早点儿组建家庭?总而言之,”一笔可以掌控的时间与自由”让人兴奋,仿佛天降横财。
 
陶艺是我今年里为自己开的“人生新坑”。
 
最开始选择它的原因很朴素,仅仅是想学一些不需要与电子产品打交道的东西换换脑子;也有一个很玄乎的原因,因为我八字喜金和土,做做陶艺也算是沾点好运气。

 

第一次课做的手捏小首饰盘,放我的各种耳环

 

我想从现在开始,学点儿“不用着急”的事情,和写作一样随时间得到奖赏,成为滋养生活带来灵感的习惯。
 
Pottery教会了我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那就是,生活和做陶一样,你可以适当掌控与引导走向,但你不能对结果抱有太多期待。
 
纵使你付出很多努力,投入了很多时间与情绪,但烧出来的东西或许会和预期不一样,这里面有人为的误差,更多的是不可控的外力,比如湿度,火候,空气质地。甚至运气本身。
 
接受误差,并且学会欣赏“意外”,Ego变小是心平气和的良药。



计时的方式


“ 28岁,马上就要30了。我的身体正在适度而充分地成熟。经历过几次恋爱、求职和搬家。我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比起懵懵懂懂初到首尔,为自己的购买力而尴尬的20岁,我的身体更加健康,感觉是自己在照顾自己。”

夜晚读到金爱烂的故事里无足轻重的一段,写轻熟的28岁女生在首尔的心态,心中隔着文字与她轻轻击掌。

年近三十,适合读金爱烂的冷峻


这是这个年纪的人的真实感受。

虽然有时候会被外界的标尺即将归类为“大龄”行列,但当你真正走进这个阶段,心里会懂那种隐隐自豪的——

比起二十出头的那种紧张和羞赧,那种购买力不足的尴尬或者经验缺乏的慌张,这个年纪开始有了点积蓄和人打交道的经验,有了“往下沉”的重力感。人会觉得自己重心下移,核心很稳,脚步踏实,说走就走,要跑就跑。


我记得去年读者见面会的时候,有个读者问我“如何怎么看待‘年龄焦虑’这件事?”,我记得我大概是这样回答的:

“以前我也会拿某个时间节点倒逼自己,比如我在25岁一定要做到什么,要在30岁完成什么,否则就会怎么样;

现在就摆烂无所谓了,或者说,我在以“积累”的视角而不是“倒数”的视角去看待:

我20岁开始写作,写到现在是第8年,而到我30岁的时候也就写了10年。我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被记录下了,这样一想,觉得自己很酷呢。

年龄并没有从我的身体里消失,我也不是不在意它,而是在学着以更积极的方式为生命计时。

作为女性,有时候难免会被年龄困住,或者在与更年轻的个体比较后产生莫须有的压力,可是30岁终究会到来,它会像盛夏一样平等地降临到每个人身上,热烈刺眼,无处逃避。

你要做的,就是擦好晒霜,换上靓丽的衣裙,戴上喜欢的首饰和太阳眼镜,像明星一样亮闪出场。

这是一生一次的季节,来都来了,总得去逛逛,看看有什么新鲜热闹的事情正在发生。WEIANNOTE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小红书@尹维安
我会在上面分享一些海外生活内容



“你的30岁(现实或期待中的)
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做些什么?”



文字|维安

排版|维安

图片|维安

音乐|《gold hour》


 微 博 @卷毛维安  |  小 红 书尹维安  

 电 台 蓝绿调频(网易云音乐)


 “ 终其一生,要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

维安记
“终其一生,还是想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啊!” 微博@卷毛维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