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7岁:容貌、内心与某某

情感   文化   2023-01-26 21:45   英国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维安记”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不错过维安的每一篇推送!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2022.1.26 

 宜 静水流深

 忌 飘忽不定


"最好的时光刚刚开始。"

.

.

.



写在前面


各位朋友新年快乐呀❤️‍‍‍‍‍


实在抱歉,这是一篇迟来的生日文章,因为工作的忙碌和前段时间的身体原因(有一点点生病,不过已经恢复了)让这篇文章晚了这么久。其实在生日前我已经写好了框架,但是真的过了27岁的寻常一天后,很多想法又发生了转变。


思绪万千,于是打捞了最新鲜的那部分呈现出来,虽称不上斗志昂扬或者特别有代表性,好在平和,依旧呈现的是当下真诚所想。


谢谢各位一如既往的陪伴,小尹不胜荣幸。

 

 

人生之序

 

1月的时候在街头与购物网站上闲逛许久,想为自己挑选一件生日礼物,选来选去发现没有让自己心动的东西,于是请了一天假休息,暗自下定决心——好歹把27岁的文章写了吧。

 

内心不由得嘲笑自己,真的要这么卷吗?好不容易从连轴转的主业上撤下了,竟然见缝插针地卷回的副业中去。但仔细想想,能在27岁生日当天记录所思所想,如17岁那年一样,老土又浪漫,是任何庆祝都替代不了的私人仪式。

 

晚餐约在七点,白天留下大片的空余时间,于是真的背着电脑跑到家附近的咖啡店坐着码字。Victoria区域的早晨有金融城般的忙碌,西装革履的中青年男女裹着大衣背着包在风中快步流星,有的人戴着耳机已进入某场早会,也有的人坐在咖啡店翻阅文件做Presentation,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工作叠加生活的双倍压力痕迹。


我逆着他们的方向穿行,与各个肤色人种的各种颜色的眼神快速对视,不知道那些是不是来自27岁以后的神情。


 

咖啡很热,很完美。敲下“27岁”的时候有些感慨,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个老大不小的年纪。


回顾18岁至今(我时常觉得人生是从上大学离开家乡开始的)接近十年的时间,我很庆幸自己已经长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按照自己的倔强脾性品味观念习惯,重塑了环绕自己的一切。


现在“人生之序”已经落笔,正式进入开篇第一章。‍‍

 

兴奋混杂紧张。怎么说呢,就觉得生命的图景正在缓慢而正式的展开,那些酝酿在心底许久的零散念头开始彼此重组生长,不再想要安静地隔岸旁观,而开始有了底气、欲望和耐心,想要投身进去,制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景。


最好的时候才刚开始。

  

容貌

 

有天清晨洗脸擦面霜的时候忽然看着镜中的自己,和男朋友吐槽:“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人的容貌是真的会改变,神情也不一样了。”


他大概以为我年龄焦虑,特地走过来拉着我的双手认真地看着我:“我觉得27岁到30岁的这一段,真的是最好的时候。”



他有说这话的资格,因为经历过并且经历得很好,命运给了他恰到好处的试炼与奖赏(当然也包括遇见我),因此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态势。


而我如今也到了这个27岁时刻,也明白了那种驾轻就熟:毕业几年,脱去刚出校园时的窘迫与青涩,有了一定的视野和物质基础;经历过一些人情冷暖,更加筛选精简出自己的小圈子;而事业上也经历过一些起承转合,有了未来更清晰的发展方向与谈判的筹码。

 

换而言之,除了自然容貌上出现了轻微的折损,人生大盘上都是增益。


我意识到这是男人的思路,惊讶地发现其实自己内在的雌雄同体:对青春流逝较为坦然——脸上的胶原蛋白是真的流失,但这个时候会隐隐露出骨骼的明锐,眉眼之间的线条会流露出来,勾勒出一种比“可爱”更迷人的东西。




内心


与细纹同时出现的还有大脑与内心的沟壑。人会逐渐长成与内心接近的样子,有了更多的深邃复杂立体之感。

这些年学到的一个朴素的道理叫做“不贪心“:遇到事情不会定义对错,而接受所有发生的结果,不吃光环那一套,而只看与自己的实际关联。

这样一来,生活中的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与每一个物品,都开始乖乖地被引导进自己生活的框架,各得其所。


人与物其实都好分类,来来往往也依靠双方奔赴与维系,难分类的是关于自己的命题,是一个又一个念头。


27岁到来的时候,我更加注重保持内心的平和。如同普拉提练习让身体趋于稳固与平衡那样,我一直在找寻合适的方法处理自己的内心杂念,以及怎么样将那些困扰自己的事物转化为真正的成长能量。

 

有一段时间里我会很拼,希望通过“冲一把”、“再冲一把”去得到更多的东西,但这种快速透支又会让我觉得身心俱疲。索性放弃,受到“躺平”的感召,但不超过一个星期又坐不住了,为浪费光阴感到愧疚


于是我忽然意识到社交媒体上宣扬的某种“状态”并不能适用于完全的生活,人要为自己找到一个调配的机制。人的内心是复杂系统,并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一劳永逸。

 

于是条分缕析,将那些杂念分类为野心欲望,并且将它们处理成不同的东西。用一些方法去消解欲望,化为身体中的松弛感;用一些另东西去喂养野心,提炼出了进取心。



安定与刺激,两相平衡。就如同冬日鸳鸯火锅,一半清汤寡水滋补浓郁,另一部分滚烫沸腾,红油四溢,少了那一种口味都觉得缺点意思。


这样的比喻虽不能说聪明,至少思路越来越清晰。


 

还没资格拥有的松弛感

 

我是喜欢“松弛感”这个词的,很喜欢。毫不费力的天赋感实在太酷,可是又不得不悲哀的承认,现在的我还真的做不到所谓的“松弛”。

 

当然我说的不是社交媒体上制景道具拍出来的氛围感或一种躺平的生活方式,我说的是那种真正拥有过后的看淡和不介意。



我想起之前看过一个姐姐(小红书@ s 小阿姨今朝喝酒了吗)的帖子,说是18岁旅行时一眼相中一个黑色羊皮香奈儿包,于是软磨硬泡地求妈妈帮买了,急不可待地往自己身上套,却发现怎么背都觉得有点儿别扭,觉得承不起优雅和经典的感觉。而后十几年过去,当她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有天忽然翻出那只包包,白t恤短裤随意搭配,也觉得好看。


而后这个博主自己也嘲得巧妙:

 

“少年当然也好看,可太空白的面孔与雀跃的姿态并不适合老佛爷的设计初衷,当然像小女孩用错了母亲的衣柜。少年不识香奈儿,中女才称得上也挺好,起码证明岁月带给我的除了鱼尾纹还有其他,一只袋,物为人用,自然就好。”

 

我时常想起这个故事,它用最接地气的女孩儿都懂的包包解释了松弛感的获得方式——不需要去寻找,因为它会自然而然发生,等到一个人有了阅历和气质,自然能够有足够的“配得感”。



有了这样的思路,其实自己反而可以更加自洽地面对当下的青涩与不从容。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资格去追求松弛感,因为它是时间的奖赏。


劝年轻人佛系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危险,任何的压抑都会成为未来不定时的再次叛逆。


于是所能去做的,便是尽可能体验人生,开发自己的感知并且喂养自己的欲望,让内心的小兽得到历练成长,也学会平静。


 

‘某某’的背影‍‍‍


或许你已经发现了,这次选择的配图都是旧图,且都没有露脸——我在相册中挑选了一些喜欢的背影图片,它们对应着我这几年来的大部分生活:求学、工作、旅行与闲逛的生活。


 

没有表情,因为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因为总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已经不能代表现在的我,而全新的自我又尚且不清晰。索性留下可供想象的空间,给自己一个期待。


老读者可能记得,我多年前写过一句话叫做:“终其一生,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这句话至今依然对我有重大意义,却没有那么重要了。


当时更像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但现在仿佛可以用更加具体的故事注解。我可以告诉那个二十出头的尹维安:姐姐我啊,已经成为了当年想成为的人哦😉


第一本书的繁体版


27岁的维安,内心又有了一个新的“某某”。具体是怎么样的,我还需要时间去思考和感受。


一切已经结束,又刚刚开始,因为我能够隐隐地感觉到还有一个新的更想成为的形象,有一条更长更远的路等着我去走,而我也已经准备好使用这一生去启程与抵达。


一无所知是另一种勇气,接受这种空白的新生。所有的答案需要时间呈现,一切关于27岁这一年实际的收获,等到明年的今日再与各位分享。WEIANNOTE



Try it

Feel it 

That's it



文字|维安

排版|维安

图片|维安

音乐|《moonlight》


 微 博 @卷毛维安  |  小 红 书尹维安  

 电 台 蓝绿调频(网易云音乐)


 “ 终其一生,要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

维安记
“终其一生,还是想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啊!” 微博@卷毛维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