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人第一次就选对

情感   文化   2022-11-14 22:45   英国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维安记”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不错过维安的每一篇推送!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2022.11.14 

 宜 见招拆招

 忌 活在过去


生活不止旷野,还有高峰。

.

.

.



前同事们

 

因为些小事与前同事重新联系上。再次打开对话框时才发现距离我们上次面对面聊天已经过了小半年。


她回国之后我们依然保持着断断续续的交流,有时候分享几本书几集播客,或者讨论一些业内资源,实在不行顺便聊几句八卦。


工作关系就是这样,在身边的时候看似每日你来我往聊得不断,分开后其实少了百分之九十的“共同话题”。脱离了任何事务性关联后也如果还能彼此筛选出了分享欲,应当分类为珍贵的朋友。


最近在看她推荐的《贫穷的质感》

她走的时候我写送别卡片,用了李诞在《李诞脫口秀工作手册》里的一句话:


“是不是做同事无所谓,可以做竞品。”


这话说来挑衅,但我想彼此都懂,是种彼此心照不宣的戏谑祝福。毕竟称得上“对手”的人,才适合做好的队友。


实习加工作有几年,微信好友里多了很多“前同事”。我其实很关注过去的“队友们”四散何方,哪怕我几乎从不会微信上主动寒暄问好,但刷到彼此朋友圈或者在社交媒体上遇到”老熟人”时总会多留意几眼:看看对方去了哪家,做了什么新的好玩的东西,人生进度怎么样...


当然,这些潜力无限的同行们可能哪天就成了我的甲方爸爸,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或者她的存在,也为我的人生提供了许多“同类生存样本“。



求职发展研究对象


比如这位朋友,就成了我的回国求职发展研究对象。

 

决定回国之后,她的目标逐渐明确清晰了起来,基于上一份工作精准结合自己的喜好与发展的潜力,递出去的简历基本上一投一个准——很快被国内知名的设计媒体录用,本以为尘埃落定,但她忽而叛逆,转而去到了另一个更知名的生活方式品牌。最后她告诉我终于定下来了:“常驻海边,间或闪现北上三亚和广州。”

 

她笑称自己“用恋爱脑在对工作,而带着工作理性去处理恋爱命题”,意外发现男朋友虽然还没有找到,但好的offer还是接了不少。


果然真诚、努力和真才实学的确是打开机会的钥匙,而且在这个年代,找一份好的工作比托付给一个男人要靠谱的多。



结果总是云淡风轻。当她和我分享起许多过程中的纠结、犹豫与回环往复,以及那些启发她“再往上跳跃”的念头和契机,我才知道那段离别的日子里她经历过一阵不好受。


仿佛是自己在平行世界里经历了一场求职,听她找工作的这些弯折经历,让我深刻共情了二十五六岁的职业转变时的那种复杂情绪。

 

我为她的“纵身一跃”感到开心,毕竟半年前她还坐在我旁边,我们讨论到底人生路上该如何选择比较好,哪一份工作适合自己,向左还是向右。我当时还打赌说她最后肯定会留在伦敦,谁知道那些模模糊糊的判断随着时间流逝,从夏天到了冬天,一切如同雨后寒冷空气的洗刷,变得清晰透明起来。

 

没有什么是稳定的,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人生的弯折


另一个大学时期的朋友最近也发来消息说,自己打算收拾收拾明年去澳洲读书了。

我有点儿意外,但又着实为她开心。大环境下的年轻个体既然没有多少成家的决心,不如就漂洋过海先去读书静心下来修己。

有人说“yq已三年,青春有几年?”

好巧不巧,这三年时间我都身在伦敦,像是处在时间的断层,与很多过去的人事物切断了联系。等到再次衔接起来时,仿佛从2019年的夏天穿越到了2022的冬天,已与许多人的人生已有了遥远的分野。

很大一部分过去的朋友已经或者将要settle down,一键三连式的完成了人生里的三大重要事情一一“找工作、买房和结婚”,并且在国庆扎堆宴请宾客,一桌接一桌好不热闹。

剩下那些未婚的男男女女则胆子大些,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跳到另一个国家。人生的抉择弯弯绕绕,每次看似都好像看到了最终章,但翻过去又是新的开头。


我很理解那种感觉,二十六七岁好像才开始有了真正对于人生的把控权,想要调转一个方向换个路径试试看。

如果真要问那些底气来自哪里?或许是工作几年多了些历练与存款,见识过几个或好或坏却不适合的恋爱对象,又或者在不断的漂泊和变动中生出“老子什么都不怕”的坚韧力量,于是想要调整自己的人生走向。

想要第二次“真正的”为自己做选择。



成熟后的叛逆


我很难具体说明“人生里的第一次决定”到底指的是什么,或许就是那种还处在懵懂中寻觅的状态的综合结果。一种还没清楚自己是谁,要什么,要去哪里时听从外界做出的决定:
 
大学时填报的周围人都说好的热门志愿;
因为对方表白追求对你好就接受的所谓“真爱”
看上去待遇不错光鲜体面的好工作
或者光鲜繁华心生向往的大城市
......
 
不好吗?也说不上不好,毕竟人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怎么画都是美的。可随着时间深入,那些具体的东西会与内在的习惯、心性、审美与价值观发生更深层次的碰撞,让人重新思考:

这些东西真的是我最想要的吗?
我真正热爱且擅长的东西是什么?
我是不是还能追求到更好的生活?
 
一旦这些念头出现之后,就会一直缠绕在脑海中,逐步织成一个一个巨大问号,时不时地刺激一下当前平稳如死水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暗流涌动至表面,新的航线就此清晰起来。



我曾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是“成熟之后的叛逆”,或是一个日趋理性之人生命中依然保留的任性。

我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在公众号里写,趁年轻,就得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从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

这话放到今天会看起来,的确也没有食言。
 
城市更换,职业跳转,尝试与体验的确让我对于自己的认知逐渐清晰,摸到了一部分的天花板,也很公平地打开了一部分隐藏的技能点。我开始思考更长远的未来规划,无论是关于职业还是生活。这些过去的经历都带来最为宝贵的经验,支撑着后面的每一次选择。
 

 

旷野与山峰

 

我的本名比较男孩气,爸妈说这两个字背后的意思是:“盘旋上升。”我小时候不理解个中意味,只觉得有种温吞的缓慢,不优雅,也不惊艳。
 
反倒是年龄渐长,有时候忽然想起时开始会心一笑,喜欢上了这个意象的丰沛能量:像鹰一样盘旋飞翔向更辽阔高远的开阔天地,有一种缓慢曲折但从不停息的状态。



我觉得我的人生或许收到了它的感召,也以这样的节奏进行着:慢慢地去探索,不断攀爬向上,过程曲折但总是越来越好的。

 

我记得看过一句话叫做“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但其实我觉得生活不止旷野,还有高峰。我的意思是,一路必定重峦叠嶂,需要随时调整方向,如果刚好有一阵好风,记得借力而行。

 

这样的比喻可能有点奇怪吧,但真的,想和很多朋友们说的是,如果你正在囿于当下生活具体的困境中,要记得两件事:

 

第一,不必在一个选择上死磕到底,如果走不下去及时放弃,转变是为了更好的开局。

 

第二,要去努力做真正内心热爱之事,那样的选择会把一个人内在的巨大潜能激发出来,你会感觉到真正的自由与快乐,它们也是生产力。

 

人生之路本来就弯弯绕绕的,一边走一边调整方向,错了就改道,对了就小跑,遇到自己的山峰记得攀上去看看,高处风光总会更好。WEIANNOTE



“你最近为自己做的重要选择是什么?



文字|维安

排版|维安

图片|维安

音乐|《tarantino》


 微 博 @卷毛维安  |  小 红 书尹维安  

 电 台 蓝绿调频(网易云音乐)


 “ 终其一生,要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


维安记
“终其一生,还是想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啊!” 微博@卷毛维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