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8岁:不过是新的二十出头
情感
文化
2024-02-02 22:08
英国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维安记”关注我们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2024.2.2
宜 午后散步
忌 借阅不还
“去成为一个冷静而强悍的女人。“
.
.
.
“
高空俱乐部
”
27岁的最后两个小时,我在伦敦的寒风里工作,独自去到东伦敦一处半岛上的项目,在尚未被改造完全的荒凉新区进行项目拍摄。
负责的白人短发女人十分热情,给我做了杯咖啡,要带我去到项目的卖点——所谓“高空俱乐部”的地方参观。
我们在狂风肆虐的阴天里乘电梯抵达三十多楼的顶层,一处四面都是玻璃墙的楼顶空间,内部充满艳丽色彩的沙发内饰和热带绿色植物,外部被工业感十足的网状钢筋包围着。
住户们正在柔软沙发上低头工作或闲聊,我如同一个外来之客闯入了这片奢华私人花园。
负责人引我走上阳台看看,一脚踏出去,外部的延伸台竟是细钢筋镂空编织的地面,仿佛无防护措施的高危工地。我缓慢移动步伐,像是独自走上蹦极台的边缘。
高空的阴冷空气让整个人清醒起来。稍一转身,那个刚才活泼的外国女人竟然因为风大把玻璃门给关上了(瞬间我以为自己被锁在外面)。
佯装镇定,颤颤巍巍地向远方拍了一会儿,暗自抚平心绪。四周都是高空新鲜冷冽的风,眼前是广阔的风景,扑面而来一种奇妙的感受:
你知道你是安全的,但你依然时不时会害怕脚下,但越往上风景也令人着迷,所以整个人就在这样高空的兴奋与恐惧之间混合着。
电梯降落到地面的时候大脑还是懵的,匆忙与负责人道别后忽然收到信息,是爸爸发来的生日祝福和红包。因为时差的缘故,在我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已经被国内家人朋友送上了祝福和留言淹没,于是这个寿星灰头土脸地裹着围巾,背着拍摄器材,在将暗未暗的天色里赶回公司。我回忆起刚跳楼机般的高空体验惊魂未定,觉得大概就是这样:28岁,或者说,25岁之后的人生如同乘坐露天电梯,被各种外界力量不断不断被架高,往空气更稀薄的地方送。在这样的时刻,你可以选择看远方让人尖叫的风景,也可以选择看脚下让你恐惧的高空距离,既然已经站在这里,心态全凭自己掌握。无论怎样,欢迎来到28岁的高空俱乐部。
今年收到了更多时区里的生日祝福。
先是中国时间,而到了英国时间接近凌晨的时候,男友的父母忽然端出了一个小小的蛋糕开始为我唱歌(十分感动),第二天清晨我们飞往意大利,飞机降落后刚有信号就收到不少来自国内读者们的祝福;不久后远在悉尼的朋友掐点送来祝福,而妈妈来自美国的爱意作为收尾。
在那一天里我的时间概念已经完全乱掉,搞不清楚“1月18日”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又是在何时结束。总之那个生日过得非常漫长,像是被宇宙赠送了额外的体验券,其命名为——被关注与宠爱的时间。
明明是一个接近而立之年的应当低调的日子,却被那些来自不同时区的祝福以及不同币种的红包搞得不知所措,世界开始变得很小且花哨热闹,犹如眼前堆满花朵不知从何处开始切的翻糖蛋糕。
在27岁这一年里,我的人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那些被晨昏线分割开来的青春期与往后独自漂泊的暗纪元日渐结束,我忽然踏进了被光照射到的区域,日出时稳定温暖的感觉让身上不安的东西消散,变得更加松弛,柔软,但同时又充满力量。
我的恋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恋人。
他的出现给了我流动的人生里增加了许多落地与稳定的框架,如同有了经纬线之后,地球上的任何一处地方都可以被精确定位,变得更为清晰与准确,有了抵达的可能。因为他,我的生活由此从游牧状态变为了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明(笑),开始脚踏实地地站在了日常里,并且适应了这种两人一猫,三餐四季的生活。
28岁是世俗意义上“需要趋于安定”的年纪,周围大多数朋友不是订婚就是已经结婚生子的阶段。
幸运的是我与恋人相遇在还没有那么紧绷到需要被现实打量的年纪,那时我们心态轻盈,各自有着稳定独立的生活,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恋爱与相处,发现其实也work out(成了)。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仿佛两个逃课的孩子,完全没有好好温习功课,最后竟然一起超常发挥考了高分一样离谱。遇见彼此完全在预期之外,幸运,却又觉得势在必得。
也就这样,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好像无意中fit in进了世俗意义上的标准,莫名其妙地完成了某种KPI和指标。
想来真的也蛮搞笑的,因为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会过上一种稍微离经叛道的生活,成为一个彻底的数字游民、或者成为一个独身主义者,可是事实上现在的我成为了二十出头的时候觉得很普通且不酷的那种女人——有朝九晚五工作、有不错的对象,养只猫,准备买个房。
真的不是在凡尔赛,而是在普通日常里感受到了生活的本质。当年觉得普通生活应该只是一种最低标准,而活到现在才意识到,若能够把普通人的生活过好,知行合一,维持外表好状态以及内心的火焰,已经是极为幸运的事情。
最近了解到一个冷知识(至少对我来说是冷知识),那就是,白头发不是由黑变白的,它长出来时就是白的。今年初的时候,我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根白发。在上班途中的寒风里男朋友忽然揪住了那根头发在街上惊呼起来,我当时第一反应好像不是什么感觉自己老了,反而松一口气,像是找到了某种证据:“果然最近压力大啊。”二十多岁的后半程,衰老这件事开始变得具象。可能是白头发,或者淡淡的皱纹,又或者是不那么容易饿一顿就瘦下去的小肚子。这些都是如同地心引力一样没有办法抗拒的事情,我不太因此而焦虑,与其尝试各种自己“逆生长”,不如让一切发生地慢一点,或者说,既然发生了,就让他们有其意义吧。27岁这一年其实活得挺自律:工作之外的健身、旅行、阅读、社交和自我表达,一件都没落下:建立了规律的健身习惯,摸索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类型和频次,从普拉提转为了登山机+划船机,配以一周两三次的body pump,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和肌肉其实都有在增强。日常早睡早起,睡前读读书或者刷会儿手机精气神儿也不错;每两三个月给自己放个假出去旅行,慢慢集邮似的想把欧洲打卡一遍,还有平时不定期出门的coffee chat和博主社交活动,倒也一下子把朋友给扩开,乐于给别人捧场,也开始学着自己攒局撺活动。唯一的不足就是事儿比较多,加之我也不是J人,在高强度的紧绷日程里稍不留神就容易情绪崩溃然后报复性摆烂摸鱼。总觉得时间越来越可贵,不虚度是要紧事,不需要样样都做到满分,能够持续地推进自己的兴趣与擅长的部分,日拱一卒就很好。
27岁时阅读了年长女性作家的书,黛博拉·利维(Deborah Levy)和黛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都给了我很大启发,两位进入暮年的女作家依然孜孜不倦地记录生活,让我看到其实女人丰富而广阔的潜力,不一定是与“外貌”或者“青春”绑定:你知道自己的衰老是稀松平常的,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类无异。但这样的衰老又是有意义的,因为你正在将一些天生的资源,比如新鲜皮囊,比如无知带来的热情,比如好的体力,比如野心与天真,转化和沉淀为另一些更加稳定、长久且至于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那些流逝的时间与青春而叹息,不要总想着你失去了什么,想想你收获了什么,积累了什么。
“
新的二十出头
”
生日假期在意大利小馆吃午饭,饭后老板娘送来账单和两个幸运小饼🥠,拆开我的,看到这么一句话:“You solve even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without hesitation”
男朋友凑过来看我的,笑了笑说that's true,朋友看到我在stories的分享也说很适合我。纸条被顺手揣进了大衣口袋,直到回家后收拾东西又飞了出来,刚好黏在了衣领上,像是一个领标,又拾起来仔细端详,觉得大概是来自上天的祝福,是属于28岁非常实用的鼓励:“去成为一个冷静而强悍的女人,轻盈地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不会逃避,也不会觉得自己做不到。”临近三十岁这几年,除了生活的实感变重之外,更多的是感觉到畅快和轻盈,因为自己正在不断地解除那些限制住自己的东西:最开始是脱离家庭的束缚,重获掌控生活的权利,然后是实现经济独立,感受到自己建造生活的感受;在感情里试错与筛选几次直至遇到对的人;选择喜欢的工作,让主业与副业平衡;重新塑造自己的朋友圈子,让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一切都变得简单与舒适。成长的过程是把自己从一个被观看与塑造的“NPC”变成“生活的主角”,与其等待被别人定义的人生,不如去创造人生故事的走向,让一切随着自己的心愿发生。如果说30岁是人生的一种阶段性胜利,那么现在的我,感觉正在憋着一口气,进入到这个章节的冲刺阶段。二十出头的元气与朝气很美好,那些稚嫩的偏执我可能不会再有,可是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人生的能量守恒,我已将过去珍贵的东西,好好地转化成了另一个阶段的珍贵事物。我觉得自己生出了很多新的勇气,想要做些什么,但也不是特别急,只是日复一日再生活里让万事俱备一般,等待新的东风来临。WEIANNOTE
ps:最后想和大家说,维安记写到现在是第八年了,感谢大家陪伴我从青涩的大学生到现在的姐姐,愿继续陪伴大家度过人生里变数巨多但刺激的这个阶段。不要害怕30岁的来临,因为你会发现,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生才刚开始。
文字|维安
排版|维安
图片|维安
音乐|《Sunday AM》
微 博 :@卷毛维安 | 小 红 书:尹维安
电 台 :蓝绿调频(网易云音乐)
“ 终其一生,要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