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四年后回国有感

情感   生活   2023-09-15 21:55   英国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维安记”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不错过维安的每一篇推送!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2023.9.15 

 宜 coffee chat 

 忌 过度付出


继续奔流不息,她是自己的岸。“

.

.

.



本地游客


时隔四年后休假重回祖国家乡,三周内赶了四个城市,行程顺利,家人朋友相聚氛围都不错,但不知怎么的心境变了。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兴奋激动,反而像是旅行出差,浅尝辄止,稍微吃喝玩乐只享欢聚,每每回家的车上都长舒一口气,喉咙因为说太多而有点发疼,仿佛加班后的深夜。


几年没回来,情绪和语言其实很快就适应了,反而皮肤肠胃开始水土不服,国内的酷暑让整个人昏昏沉沉,四肢无力,每天的行程基本上都是聚会,于是打车从一个饭店到另一个商场,再从一个酒吧回到一处酒店,活像个娇气的外地人。



我以前好像从未以这种“游客”的状态在中国生活过,成年以后不是读书就是工作,作为一个预备生产者或者正式的生产者,从未感受过直白的享受视角,或者说,完完全全以消费者的角度进行体验。


在英国的四年时间让我的生活形成了某种惯性与定式,忽然回到中国,重温我以为自己熟悉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反有了某种记忆与现实的“割裂感”,感受到了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


第一次来大兴机场


首先是物价。每当看到一个价签时脑子的汇率总是自动除以9,再感叹一句:好便宜啊。


以吃饭为例,在伦敦平时两个人下个普通馆子吃点西班牙tapas或者韩料,也得50-70镑左右,换算过来就是450-630元左右,而其实在国内,200左右的饭菜已经足够我们吃饱打包,还顺势得到了一张再次光临的8折优惠券。更别说那些便宜丰富,一键即达的外卖了。


国内的商店真的好漂亮


打车与寄快递也让我感慨。我此前我在伦敦较少打车,除非有特殊的天气或行李太多(打车其实并不省时,因为堵车严重),我基本不会坐上那些造型复古的Black Cab。


1公里多的距离差不多需要8-10镑起(72-90元),而我在桂林的时候,基本上滴滴10元钱搞定;而且3分钟内必上车;下单的快递只需要在手机上简单操作,一个小时内快递员就打电话和我说,已经在运送路上。


呜呜瑞幸咖啡是真的好好喝😭


各位肯定对此习以为常,可是对于昨天还因为罢工延迟3天才拿到快递的我来说,的确感觉自己活在了二十年前。


当然,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变量,直接的价格比对意义不大,只是我忽然直观地意识到,国内发达、便利与海量的选择简直给消费者带来美妙体验,而无处不的广告优惠,新奇的娱乐项目,人脸支付的时候手机都不用抬密码也不用输,没有一个关于“付钱”的动作,让人对消费这件事开始脱敏——


只要有足够的存款数字,就可以换取无数娱乐与服务,一路便捷绿灯,选择丰富,好不快活。



游客生活的反面


在北京的第一个晚上,大学同学下馆子招待我。明明只有我们两个人,她豪爽地地点了在我看来三四个敞开吃都有余的菜,各种招牌炖锅与小炒铺满桌子,服务员问我要不要加点时令海鲜,我连连摆手,觉得自己快要被热情和菜量淹没。

菜刚上呢,朋友已经问我接下来是按摩呢还是去喝酒,她在手机上熟练操作着,丝毫已经不是我们上大学时为了折扣拼单的小姑娘模样。

去打卡了很有格调的教堂酒吧


我看到她亮闪闪的指甲,细细水钻镶嵌的方根凉拖,吊带裙和薄纱的披肩,像是在欣赏一树成熟而美丽的果树。国外的生活分享起来其实不那么有共鸣,但当我们说起工作时,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共鸣与高昂。

她的职业路径我大概清楚,远距离让我们以为彼此都很顺遂,如今面对面时才知道那些实际的高压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而我也从她的讲述中了解到国内职场卷到了什么程度。

在北京的vintage店里逛得超满足


烟火生活的反面,是激流勇进里暗藏的漩涡,存量游戏高压高竞争。我向很多人求证国内的求职市场与就业市场,得到的结果是清一色的答案:“不好找,可难了。”

在大企业与体制内的与公司的朋友们也都是觉得饭碗不易,虽已吃腻也得小心端着,因为放下不一定还能再端起来。

普通年轻人的工作占据着生活的大部分,人仿佛永动的机器,被观念与节奏推着走,偶尔得到一些时间喘息来维护自己本就不多的精神角落。所以我感受到的那些精彩纷呈的产品与服务,都是靠苦命往死里卷的打工人们撑起来的。


还记得17、18年左右,互联网行业余温仍在,大家都热衷于加入大厂与创业公司、或者趁着抖音热潮开始拍短视频,还有很多自己下海创业的,几个同龄人各自凑点钱就开始注册公司开始搞事情,总之是一派繁荣乐观,年轻人们从未怕过任何艰难险阻,觉得只要自己喜欢,肯下功夫,都可以拥抱自己的理想。


说实话,我对于国内生活的的记忆大多定格在18、19年那些热烈茂密的时候,我没有完整地经历过口罩时期,没有经历过时隔三年的身心漫长的磨损,这次回来之后,直观感受了割裂与落差“虽然表面看上去只是恢复到了如常,而内部的精气神儿变得复杂了些。

深入与每个人交谈时,会感觉到烟火气热闹之下的紧张感。



无法上岸的异乡人



我以前从来都说“回国”,而在中国的时候,我脱口而出了好几次“回伦敦”。至今也搞不清楚到底哪里是来处。


回国对我来说其实是回家,我也见到了自己的家人以及男友的家人,在伦敦的时候我几乎不参多过三人的饭局(除了热闹的团建),因此行密集地感受到一种名为“家庭”的热闹场合:巨大的圆盘转桌,眼花缭乱的菜肴,觥筹交错里都是一些生活命题并不太问候与寒暄。


家庭之间缠绕而厚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边界模糊,朋友间往来不绝,虽说久别重逢其乐融融,但对于习惯独处的人来说的确是温暖的负担。



我时常想念起在伦敦生活的小角落,并且忽然意识到,或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家人虽然在眼前,但可以称为“家”的地方反而在遥远的伦敦。


虽然我不是那个国家的公民,也不过因为求学与工作暂时驻扎在那里,甚至工资也刚达到国民收入平均及格线,伦敦的生活于我而言并非为了更光鲜与优渥的选择,但目前而言,的确给了我一些平静与自由的空间。



海外生活,其实需要处理更加复杂自我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找到了物理意义上“住所”的同时,更要找到安置自己的内心的位置,不然因为很可能落入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不一定完全融入本地社会,但与国内的社会环境也有着一层距离,总之人是夹缝里漂泊的状态。


这样的感受,在最近听的播客节目里被分享地淋漓尽致。看理想推出了系列节目《欧洲折叠》,如同游戏前传或者新手村攻略,让我开始从社会角度理解我所在的欧洲土地:


顺便给我的精神娘家做个广告


主播王罄谈到的很多话题,比如脱欧,欧洲经济解体、难民危机、民粹主义与女性主义等,都与我目前的生活息息相关。只不过我过去只是听闻,却从未产生过真的兴趣。

 

如今,当我决定在英国探索更多生活可能的时候,这样的节目成为了我开始了解社会的切口,并且让我觉得不是那么孤单,因为有很多其他的海外华人也同样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他或者她生活在异乡的真切感受。


不合时宜也是很不错的一档播客


印象最深的是主播王罄谈到社会与阶级的那一集里,分享了埃里蓬《回归故里》那本书,也分享了自己一路从小城镇走向北京接着走向欧洲的个人蜕变叙事。


这并不是单纯的“励志故事”,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此刻与过去的对照与审视,以及在异乡游移生长时,不断直面自我与来路的勇气,经历过这样“出逃与回顾”的人都会懂得。



潮间带里的lady river


我一直在想,如果将我如今的生活打一个比喻,会比做什么?


黄丽群在《海边的房间》的序言里提到自己偶尔涉入写作,如同生活在潮间带:


“我仍在潮间带上,这里转瞬风气恶浪,回头雨打暗礁,它不属于土也不属于谁,是海的临界也是岸的边缘,但不知为什么,在此我反而心安理得,想着当中有一一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潮间带(littoral zone)指的是随着潮水涨落而反复处于海路交替环境的地带。我时常想起这个意象,并且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生活在随着潮汐起伏着的潮间带——


上不了岸,也无法回归故里。但也在熟悉了这样的生活之后开始心安理得。



东亚人深入骨髓的“上岸”情结在此时无济于事。因为需要见到更大的世界,就代表着必然不太能在一个地方久居深耕,而这样移动的代价就是,其实(暂时)很难融入某一个社会最稳固的核心,像是一个夹在文化缝隙里充满流动性的人。


「海外生活」是将自己一分为二的身份实验,代价是得学会处理double 分量的存在主义命题。


目前的我,不再去想在「留英与回国」中做出具体选择,而开始思考着如何才能合二为一:是变成桥梁衔接两种生活?还是变成涌动的河水往返奔波?无论怎么样都好,我期待一种更加有弹性且开放的生活状态。


忽然想起自己多年前做了一款帆布包,当时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河流小姐lady river”,好像不经意间就预言了当下如今的状态:


她还不急着为谁停下

相比停靠带来的安全感

不如偏爱那些动荡不安的快乐

她很年轻,依然贪恋自由


继续奔流不息

她是自己的岸

🌊

 

“你的岸在哪里?”



文字|维安

排版|维安

图片|维安

音乐|《slow rivers》


 微 博 @卷毛维安  |  小 红 书尹维安  

 电 台 蓝绿调频(网易云音乐)


 “ 终其一生,要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


维安记
“终其一生,还是想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啊!” 微博@卷毛维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