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维安记”关注我们
期待与你相遇几分钟,不多不少刚刚好。
2024.7.18
宜 认真工作
忌 骑驴找马
“你是玩家,你是玩家,你是玩家。“
.
.
.
第一次翻开《我在上东区做家教》这本书时,我正挤在伦敦的晚高峰地铁上,刚从忙碌的工作氛围里解脱出来,想找些中文内容读读换换脑子。
这本书在微信读书里收藏已久,一经翻开就停不下来。
宣传语写这是一本关于纽约精英阶层鸡娃和教育的“家长必读”,我这样身在伦敦,未婚未育的普通上班族完美避开了所有受众标签,自然无法共情那些孩子以及家长的烦恼,却被同为打工人的作者打动。
某一次地铁delay之后的“盛况”
这本书的作者 Blythe Grossberg 做题家出身,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一路读到心理学博士。我在领英上翻了翻她的履历:
好家伙,哈佛毕业,曾在美国的私立学校任教,而后成为儿童的学习行为专家,如今是教育类畅销书作家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家教公司,怎么看都是一个光环加身绕了三圈的成功人士。
作者Blythe Grossberg
但在这本书里的Blythe女士彼时还只是一名私人家教,是为自己孩子学费发愁而想要多赶几份工的普通上班族妈妈,因为工作机会接触到“第五大道”里居住的富家孩子,由此进入到折叠社会里另一个群体的生活,见到光鲜背后的焦虑与烦恼。
她的学生们,来自美国曼哈顿上东区最富裕且有名望的家庭,是出生在整个社会金字塔顶尖百分之一家庭的,每个暑假都在汉普顿的别墅度假的小王子公主们。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我把作业落在了汉普顿”
是金字塔尖家庭的小孩们才能说出的理由
Blythe被那些家长们热捧邀请来辅导自己的孩子写作业,纠正学习习惯,提高应试成绩为了考入更好的学校,以完成精英家庭高学历的必要使命。
书中记录了大量详实有趣的授课细节,具象地还原了部分美国精英阶层的家庭生活方式。这本书很有趣,在此推荐大家去读。
相比精英家庭的生活细节,更吸引我的部分是作者本人自嘲混杂着新奇的幽默感,以及她在工作时依然保留着“抽身观察”的能力。
她不仅在工作,也是在观察与记录。家庭教师只是她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在此之外,她还是个带着教育视角的写作者。
“
家教往事
”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猛然想起自己在高中毕业后的那几个暑假里,其实也做过私人家教。那是我人生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的工作”——2014年的夏天结束高考,被熟悉的学长学姐招进了他们成立的培训机构,为即将考大学的高二高三孩子们辅导文综答题技巧,上课地点在桂林漓江边一处非常小资的咖啡厅,每次课时两个小时,中间有20分钟休息。我的学生是三个只比我小一届的年轻学生,或许因为年纪相仿,我很快收获了他们的喜爱以及愿意听讲的耐心,哪怕结课后依然与他们保持着友谊;后来大一大二暑假里,我继续给中学生补习,跳过中间商赚差价的机构甚至直接去学生家里补课,成了Blythe一样上门补习的老师。再后来,我对这份工作更得心应手,凭着这些野生的补习经历面试了桂林的一家民办的补习机构,校长安排我给初中生上小班创意写作课(其实就是写作文),我的学生是一对调皮难管但情商颇高,总是穿着新款球鞋拿着iphone 的双胞胎兄妹。给小孩上课的秘诀无他,就是不要把他们当作小孩,以成年人平等的口吻与他们对话、提问甚至开玩笑,而后逐渐触及他们心底对于世界的认知以及自己的观点。我时常发现很多孩子其实思考着与表面年龄不符的深刻话题(而且很多是哲学与社会话题)。作为老师,只需鼓励和倾听,然后引导他们将这些“不小心输出”的观点落到文字写作上。还记得快结课的某个下午,我请那对兄妹去喝奶茶,路过桂林市中心的十字街头的时候,妹妹忽然指着一整面墙上的巨幅海报对哥哥说:“爸爸的海报又换了。”我顺着海报的方向看过去,那是桂林市当时知名的的私营医疗美容医院,而海报上的院长和孩子们同姓,眉眼也有几分相似。这个场景颇有戏剧性,至今回忆起来,只恨当时还没怎么开始写东西,也不懂得要把自己这样的工作初体验写下来,不然真是很有趣的写作素材。当然,那个暑假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对兄妹(现在估计都上大学了),他们是我短暂家教职业生涯里的“关门弟子”,而后我的生活进入了全新的下一个阶段:我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出版作品,持续更新自媒体,去北京实习工作,然后去英国留学并留在这里伦敦,不断继续写下去,积累了一群“超长待机”的老读者们。这段家教经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完全忘记了,但读《做家教》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回忆起很多个在夏日蝉鸣里辅导昏昏欲睡的学生的场景,那份我只是因为一时兴起出发,却经历了那么多奇妙故事的工作。“
工作的悖论
”
我很喜欢Blythe在书里写的一句话:“工作是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我20岁的时候曾无意中体验到了这样的感觉——没有理性思考工作与职业的方向,也从不衡量值不值得,只是随便抓住一个机会干了再说,凭借自己的喜好与兴趣不断的尝试、体验,看看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因为这一份工作,我建立了对于这个世界浅薄但生动的理解,通过自己的知识与努力赚钱,赚到别人尊重与认可,以及那种“原来我还可以做到这些”的,对于自己的敬佩心。本想和大家分享关于找工作的思考,却写了一大段“进入职场”之前的经历,因为我发现,年轻人对工作本身的热情常常发生在还不需要工作的时候,比如上学时。真正到了该工作的阶段基本很快地祛魅,意识到这是一件辛苦琐碎还有充满烦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得做,不然没饭吃。就和谈恋爱一样,外界没有给你压力的时候,你会跟随内心所好追求喜欢的人,父母让你去相亲开始催婚了,看着异性都想绕道走。今年是我毕业后的第六年,我觉得自己在工作这件事上经历过一个比较起伏和复杂的情绪转变,也开始承认一个事实:大部分的工作做到后面都会沦与庸常的琐碎,光环或者新鲜感耗尽,透露其中只是是一份拿时间精力换薪水,维持生活持续运转的“人身交易”。说不上好,说不上坏,但会让普通人在日复一日的固定生活与别人创造的目标里丧失了原本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熟悉我的读者或许见证过我这六年里自由散漫的职业发展路线:我的大学专业是中文,毕业后gap year里去喜欢的媒体行业搬砖长见识;研究生专业读的数字媒体,毕业后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伦敦的房地产行业做营销。以上这些都是写在工作简历里的“主业”,而在这些工作之外,我有一条从大学时开始时就没有断过的“副业”支线:写作,或者说记录与表达。无论是大学、实习,留学还是工作期间,只要精力允许,我都会抠出多余的休闲时间兼职做着自媒体:写公众号、小红书或者出版作品。当然可以赚一笔外快,但更多的复利是精神上的——在日复一日工作之外,依然在中文世界里保持着自己的表达欲,收获被人阅读和支持的存在感。下班后最爱的码字时刻
写作是我为自己建构出来的主场,是与我主业无关的我自己的事情。
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工作之外的plan B,一种副业与退路,而后越来越发现,相比一份一份需要去找的工作,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世界,一直更稳固地陪伴与支撑着我。
就算我变换了城市、行业与岗位,我都觉得这些选择不会解构我的精神空间,而像是了不同风格的装修,甚至可以为我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视角。
甚至到后面,每选择一份工作时,除了职位和薪水,我都会多考虑下“做这件事是否足够有趣,有足够多的素材和故事给我写😂”
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前辈,没有做到年入千万或者光环背书。我只是觉得这些思考可以分享给与我年龄相仿或者更小的读者们,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找工作的思路: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所谓一劳永逸的铁饭碗甚至好的行业,红利也会被在有限的时间里被更迭完毕。一份工作带来的意义和成就感正在变低,我们或许要提前做好预期管理,并且重新思考自己与工作的关系。一个依然在监工中的地产丽人
对工作不要有“托付心态”,也避免将其作为生活里唯一的支点。人得让工作成为自己成长的手段,换而言之,相比成为行业里工位上的NPC牛马,得始终保持一种“玩家”的心态,始终保持以自己的成长与感受为先的态度,去筛选和塑造自己的工作。时代变幻的速度远比你想的快,同龄人卷的速度远比你猛烈,而市场对于年轻劳动力的轻蔑也很残酷,因此与其去跟风看大部分狗屁工作的JD,倒不如将视角收回来,向内看,向自己心底看,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从自己出发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职业框架:借由这个视角先去理解这个社会,再扎进去找到你的位置,去交朋友,去扩展你在这个领域的人脉,去了解这个社会的运转规则以及许多与你不一样的人,去看到机会和需求,把事情做好做精了,钱会自然而然来的。不要总想“什么样的工作容易做”或者“什么行业好赚钱?”。把主语换成自己,重新问问:
世界上的NPC已经够多了,要记住:你是玩家,你是玩家,你是玩家。WEIANNOTE
文字|维安
排版|维安
图片|维安
音乐|《Business Solution》
微 博 :@卷毛维安 | 小 红 书:尹维安
电 台 :蓝绿调频(网易云音乐)
“ 终其一生,要成为迷人而丰富的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