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历史,是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历史,是多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盛世王朝的历史。
▲AI制图
本文就选取三个这样的小人物,从历史的横截面上,解析这些个体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实貌和历史规律。
▲唐定远将军安菩(粟特人)夫妇墓出土的彩绘陶乐舞俑。(图片来源:洛阳博物馆)
由于广袤的中亚地区诸势力争衡交错、战和无常,粟特人又无统一强大国家依靠,商人日常的经贸活动需配置武装护卫,因此他们天然就掌握了经商与打仗的技能。
凭借这两大技能,中古时期粟特人跨越千山万水,陆续来到中华大地,逐渐融入中华民族,书写各自的中国故事。
▲甘肃兰州五泉山蜡像馆内展示“粟特商人”的蜡像场景。(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 摄)
01 剖腹明忠心,挽李唐宗室危局
安金藏是武周早期的太医署医工。
在武周王朝早期,或许是出于改唐为周的惯性,武则天对李唐宗室猜忌防范,动辄大肆屠戮,“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退位为皇嗣的武则天幼子李旦,因身份敏感,终日惴惴不安。少府监裴匪躬、中官范云仙私下会见李旦,遭到处决,吓得公卿不敢接触李旦这个前皇帝。
很快,有人告发“皇嗣异谋”。武则天下令著名酷吏来俊臣审问。李旦身边侍从迫于严刑威逼,有人作伪证、有人自诬谋反,眼看“李旦谋反”就要定案了。
太医署医工安金藏在李旦身边当差,也在受刑之列。他坚称李旦清白,可惜这不是审讯官吏所需要的回答,自然不被采纳。安金藏见诬陷即将成真、无辜的人头即将落地,奋力大呼:“公不信我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也。”
说时迟那时快,安金藏猛地冲过去,拔出旁人的佩刀,毅然剖开自己腹部,顿时热血涌出、肠子落地,他晕倒在地上,几近断气。
▲安金藏画像。(图片来源:清·金古良编绘《无双谱》)
安金藏的壮举,震惊朝野。武则天得知后大惊,下令用辇舆将安金藏抬入禁中,命太医全力救治。
太医给安金藏装回肠子,用桑白皮为线为其缝合腹部,第二天安金藏奇迹般地苏醒了。武则天亲临探视,感叹:“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尔之忠也。”她下诏停止此案,李旦得以免于构陷。
安金藏是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人,他父亲安菩是一名粟特人首领,内迁后仕于朝廷,最终在都城长安定居。安金藏是内迁的第二代,长大后谋了个医工的营生。
▲安菩墓中的石质墓志盖。(图片来源:每日甘肃网)
他为什么能做出剖腹壮举呢?这和粟特人的特性有关。《大唐西域记》称他们“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可见重义轻生是粟特人的一大特性。
中古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有用刀划脸来表达悲伤、愤怒等强烈情绪的习惯。而粟特人在漫长的经商生涯中养成的诚信意识,以及习武风尚自带的对规则的尊重,混合着重义轻生的品质,使得安金藏对于诬告陷害、屈打成招这一套极为反感,勇敢地为李旦发声。
安金藏此举激发了舆论对李旦的同情与支持。武则天也开始反省自己对待子女的态度,至少在表面上停止了对以李旦为代表的残存李唐宗室的迫害,最终变“尊武抑李”为“合同李武”。武周政局为之一变。安金藏的壮举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日后,李唐王朝能够复辟,也不得不说受惠于安金藏的壮举。
在安金藏拯救的李旦一大家子人中,就有两位日后的皇帝。一位是二次登基的唐睿宗李旦,另一位则是将大唐王朝推向辉煌巅峰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安金藏剖腹之时,年约六七岁的李隆基和亲戚们“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一旦李旦谋反定谳,李隆基兄弟等人大概率要连带遇害,中国也就没有20多年后的开元盛世了。
无论从政治转型而言、还是从直接救人角度而言,安金藏都是李旦这一系,也就是之后李唐皇室的大恩人。
李唐皇室也给了安金藏极高的恩赏。李旦再次称帝后,表彰安金藏当年的剖腹救护之功,擢升他为右武卫中郎将;李隆基登基后,又升安金藏为右骁卫将军。
医工本是流外官,入九品都极为困难,安金藏数年内即从九品之外升迁为从三品高官,堪称奇迹中的奇迹。
开元二十年(732年),李隆基特封安金藏为代国公,并在泰山等处刻石记功,褒奖安金藏“忠义奉国,精诚事君”,面对酷刑威逼“激忠烈之诚,突刃剖心,保明先圣。见危授命,沮奸邪之慝;转祸存福,获明夷之贞”。
▲唐代国忠公安公金藏墓,位于现在的咸阳市永寿县(图片来源:丝路遗产)
大历元年(766年),安享了半个多世纪荣华富贵的安金藏去世,当时在位的已经是李旦的曾孙、唐代宗李豫了。李豫定安金藏谥号为“忠”,配享唐睿宗庙庭。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李适又追赠安金藏为兵部尚书,授其子安承恩为庐州长史。
终唐一世,安金藏备受尊崇,子孙后代屡受荫庇之封。
02 引沙陀平乱,千年之后评功过
晚唐将军康承训出自今撒马尔罕城。其祖父康日知是河朔藩镇争霸早期的风云人物,后归顺朝廷。康日知后半生,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子孙便在朝为官。
咸通九年(868年),800名来自徐州的桂林戍卒哗变,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从广西北上,一路过关斩将,纵横数千里,占领了徐州,切断了朝廷与东南税赋重心的运河运输。
当年冬天,唐懿宗拜康承训检校尚书右仆射、义成军节度使、徐泗行营都招讨使,与神武大将军王晏权、羽林将军戴可师,兵分三路围剿庞勋起义军。
▲庞勋起义北上路线图。(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康承训向唐懿宗建议,征调沙陀酋长朱邪赤心率部会同各藩镇和其他部落一道征讨庞勋。唐懿宗接受了此项建议。于是,代北的沙陀骑兵在朱邪赤心的率领下编入唐朝正规军,气势汹汹地杀奔中原而来。
在之后的平乱过程中,唐朝倚重沙陀骑兵冲锋陷阵。战后,朝廷任命朱邪赤心为大同军节度使,并赐名李国昌,列入宗室的玉牒。当年,只有20岁的李国昌之子,在与庞勋起义军的战斗中勇冠三军。这就是唐末叱咤风云的李克用。
正是李克用奠定了五代后唐的基业,托举沙陀人变成了五代的主角。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都是沙陀人建立的,十国中的北汉也是沙陀人政权。
▲明人画李克用像轴。(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康承训不会想到自己的这项建议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谈及此事时,怒斥:“唐之亡不可救,五代之乱不可止,自康承训奏使朱邪赤心率沙陀三部落讨庞勋始。”在他看来,这项建议开启了之后的乱局,康承训简直是唐朝灭亡的刽子手,是五代乱世的催产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地痛骂康承训,认为他“召寇以入,为灭唐之戎首,罪其可逭乎”?
那么,康承训真的如王夫之批评的那般肤浅短视、贪功冒进吗?
康承训对阵庞勋之初,诸道兵未集,帐下只有一万人,只能龟缩防守。友军戴可师部很快为庞勋击溃,戴可师单骑逃走,途中死于非命。
在此情况下,请求援军是前线将领的自然选择。在援军的选择上,康承训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首先,他知道周边民族的战斗力。康承训深知朝廷的禁卫军和地方守军虚弱不堪——不然,庞勋的800戍卒也不会纵横数千里,局势也不会糜烂至不可收拾了!中原大地没有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可调,请求外援不愧为一个务实的上佳选择。
其次,康承训也明了邀请异族入中原的风险,难免养虎为患,所以他在邀请对象的选择上费了一番心思。他没有建议邀请吐蕃、回纥等强大外援,而是选择了山西北部的小部落沙陀。沙陀骑兵也没有辜负康承训的邀请,作战勇猛,以一当十,曾经冒死杀入重围,成功解救出陷入重围的康承训。
康承训引入沙陀,并非临时抱佛脚,而是基于现实情况和作战需要的最不坏的选项。至于这个决策引发的灾难后果,不是康承训所能预料的。
此时,乱世的阴云已经密布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了。
▲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的唐末藩镇割据战斗场面。(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战后,年过花甲的康承训很快先贬蜀王傅、分司东都,再贬恩州司马,上演了一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活剧。
这可能是康承训对唐代历史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在之后爆发的王仙芝、黄巢起义中,宋威、高骈等将领都拥兵自守、顾望不前。宋威曾在康承训麾下参与镇压庞勋起义,他对同僚说:“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
03 祸起白马驿,上演门阀终章
唐末朱温的幕僚李振,出自中亚安国,七世祖是武德功臣、申国公安修仁。安修仁因为促成凉州归唐,而受到礼遇。安史之乱爆发后,朝野不免厌恶胡人,尤其是安姓胡人,安修仁后人便改姓为李。
▲粟特人复原。(图片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服饰研究》 吕钊著)
光启二年(886年)年底,仕途不顺的李振,由金吾将军外放台州刺史。当时钱镠、刘汉宏在浙东激战,李振没法上任,无奈进入了朱温幕府为僚佐。
在朱温麾下,李振官位并不显赫,一度为天平节度副使,但朱温经常交办给他一些诸如调停争端、安抚方镇、联络朝廷等差使。
光化三年(900年),宦官刘季述欲行废立。正在长安奏事的李振得知后,马上东归告知朱温。当时,各方势力都在拉拢朱温,朱温犹豫不决。李振陈述太监势力不足成事,力劝朱温站在唐昭宗一边。果然,刘季述等人事败被诛,唐昭宗复位。
此后,朱温愈加重用李振。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晚唐朝廷东迁洛阳后,李振往来朝廷与朱温之间,俨然成了朱温派往朝廷的代理人。李振每次从汴州来到洛阳,一定会有朝臣被贬逐,时人称他为“猫头鹰”。古人传说猫头鹰闻到人快死了就开始叫,是不祥之鸟。舆论对李振是又恨又怕。李振会见朝臣时,也是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李振为什么表现出这副令人厌恶的做派呢?
因为李振和朝臣分属两类人,且长期受到后者的欺压。
▲古代科举殿试场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振家族虽然入唐两百年,且世代不乏位居高位者,却没能跻身士族之列——至少不是中上层士族。李振是泽潞节度使李抱真的曾孙,在科举中累试不第。说明其家族能力有限,这让李振愤愤不平。李振后来大概率以门荫入仕(即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走的是官场的“杂途”,即便后来升至金吾将军,也没有走在仕途的“正道”上,缺乏后劲。
这不,他遭外放偏远的台州,更对掌权的士族清流们深恶痛绝。当赴任无望后,李振对继续在朝中为官绝望了,转身投入了藩镇麾下,选择了另外一条权力之路。
文人入幕府谋取功名是晚唐的普遍现象。藩镇凭借武力凌驾中央之上,加之文人们的生存环境剧变,经济条件等也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因素导致了幕府文人产生了“尊幕府而弃朝廷”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夹杂着权力欲望、个人恩怨和央地矛盾,又与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相互作用,一旦发酵成熟,不知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当时,出身寒微的柳璨,投靠朱温,不到四年即入阁拜相,为出身高贵、资历深厚的人轻视排挤。有占卜的人说:“君臣俱灾,宜诛杀以应之。”柳璨趁机诬陷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清流宰相聚众妄议、怨望腹非,怂恿朱温诛杀他们以堵塞灾异。李振也对朱温说:“不若尽去之。”朱温没有杀戮这些清流,而是将他们一贬再贬。
天佑二年(905年),为了斩草除根,朱温矫诏差人到各清流重臣所在州县,赐他们自尽。其中,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等“衣冠清流”刚好集中在滑州。六月戊子朔,朱温下令将他们杀害在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内)。李振进一步怂恿:“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于是,朱温下令将他们投尸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滑县道口古镇。(图片来源:滑县人民政府)
不知李振在当时有无亲临现场,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应该有一种大仇得报、扬眉吐气的快感。
当清流重臣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里随波浮沉的时候,残唐也到了气息奄奄的最后时刻。唐朝朝廷最后的依靠力量遭连根铲除,王朝没有继续存活下去的可能了。
天佑四年(907年),唐哀帝被迫禅位,朱温登基称帝,建立后梁,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门阀士族的那一套规则、做派和意识形态,也被浑浊的黄河水荡涤一空,再无重生的可能了。
黄巢起义彻底埋葬了在中国绵亘700多年的门阀士族,李振推动的“白马驿之祸”则像是门阀士族谢幕的戏剧性画面。
后梁建立后,李振历任殿中监、户部尚书、崇政院使等职。梁末帝时,李振失势,投闲置散。
龙德三年(923年),后唐灭梁,李振屈膝迎降,第二天全家即遭处死。
▲弹奏胡人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三个不同时期的唐代粟特小人物的故事至此结束了。
如果不说他们的粟特出身,读者想必都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族属——三人越往后越是如此。他们已经融入了唐代社会,族属因素并没有在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命运中发挥大的作用。
这是潜移默化的民族融合。
唐德宗期间,宰相李泌为财政开源,下令检括定居长安城的胡人户口,扩大税源。胡人因为不是朝廷的编户齐民,可以免于赋税,可很多胡人入华多代,早已华化,在长安娶妻生子、置办产业,与寻常百姓无异,仍然不纳税赋。括户查得4000余人,官府要求他们选择:要么入籍承担税赋,要么返回域外老家。结果,没有一名胡人返回的。
他乡早已成故乡。家族的祖源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记忆而已。
(作者简介:张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3分钟了解粟特人
崔莺莺、米芾的祖上都是粟特人?从虞弘墓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吸纳力
曾活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最后去哪儿了?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