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态《蓼莪》,是怎么唱的?
《蓼莪》是《诗经·小雅》中的篇章,整首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如泣如诉地描绘了父母养育子女之辛苦,而子女却无法终养父母尽孝的哀痛绝思。
最近在西南民间发现的活态《蓼莪》,又是以怎样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苑利,在得知贵州贵定县的苗族村落和云南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村落中仍有《蓼莪》传唱时,兴奋不已。
▲苑利带队在云南南涧县田野调查途中。
2024年,苑利带队深入云南南涧县,对当地彝族人的丧葬仪式进行了田野考察,发现当地丧葬仪式上的《蓼莪》不但可以吟唱,且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这为我们理解《诗经》的原貌提供了新的视角。
吟唱形式《蓼莪》的发现,打破了以往《诗经》只能朗诵而无法吟唱的印象。
随后,他们在湖北省赤壁市、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也发现了能够吟唱的《蓼莪》。
▲云南民间传唱的《蓼莪》。
从实地调查的情形看,《蓼莪》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吟诵的普通悼亡诗,而是一首只能出现在丧葬仪式上的特定仪式歌,且只能在特定时间演唱——如死者去世后的第一个晚上或是葬礼仪式当天。
这一严格的规定,就决定了即使调查团队员知道某地有活态传承的《蓼莪》,但也不能说去就去,这也是他们未能及时进行深度采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云南南涧县丧葬仪式祭坛。
另外,从传承主体来看,《蓼莪》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吟唱的民歌,它的传承者和演唱者基本上仅限于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及其弟子,而普通百姓是不能吟唱的。
道理很简单,这首歌讲的是父母亡故后晚辈怀念父母之情,父母尚在,唱之不吉。
▲云南南涧县丧葬仪式上吟唱《蓼莪》等仪式歌。
历史上,《蓼莪》这首体现孝道美德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常被古代典籍引用。故有学者认为,《蓼莪》作为一首感念父母恩德的民歌,应属于风土之音的《风》,可能被误解而放置在了仪式歌《小雅》之中,现在看来这也是后人的误解。
活态《蓼莪》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真相——或许在2500年前人们编撰《诗经》时,就已认识到这首民歌作为仪式歌的基本属性和特定用途,因此将其编入专门用于仪式的《小雅》。
02
为何发现在西南?
田野调查发现,民间葬礼仪式上演唱的《蓼莪》文本,与2500多年前几乎无异。尽管《蓼莪》的曲调未被记录,调查结果无法确定这些演唱在多大程度上“原汁原味”保留至今,但也有惊喜的发现:
诸如西南诸地吟唱《蓼莪》的曲调虽各有异,但却严格地遵循了“宫、商、角、徵、羽”五音传统,这至少表明它们应出自中原。
据研究,《蓼莪》最初主要在河南、陕西一带流传,后随周朝的扩张和文化的交流,逐渐扩散到了更广泛的地区。
▲“清华简”中音乐类文献《五音图》的竹简,其中央绘有五角星,其上角对应宫组音名,其他四角对应商、角、徵、羽各组,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中原这个文化传播中心已难觅的《蓼莪》身影,而在文化传播“涟漪”外圈的西南却仍传承至今?作为葬礼仪式歌的《蓼莪》,是如何进入并扎根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呢?
调查团队认为,这可能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道教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广泛传播;二是明清“改土归流”政策推动下的儒家文化传播。
首先,在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丧葬仪式中,其仪式及仪式所用文本大都与道教有关。而调查发现的活态《蓼莪》,就是道教经卷《开路玄科》的一部分。
▲云南大理巍宝山长春洞,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道人李法纪、杨法荫创建。后增其规制,始成现今之规模,为中国全真教纯阳派宫观。(图片来源:“巍山微观”微信公众号)
道教自东汉时期兴起于四川、江西等地,四川本土的道教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神灵、巫术和音乐相融合,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和仪式。
与道教观念相契合、且与当地丧葬仪式密切相关的《蓼莪》,也随道教仪式的传播而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宗教的影响,使得《蓼莪》在民间有了信仰层面的依托,成为不易改动的“深层民俗”,进而保持了其在丧葬仪式上的地位。
其次,从目前发现的活态《蓼莪》的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西南曾进行过改土归流的地区,说明《蓼莪》的传入与明中期以来的改土归流有关。
▲地处滇西北的丽江古城,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城南则为旧设土司衙署所在地。“一城两府”的奇景,是明清改土归流的历史见证。(图片来源:新华网)
明朝中期开始,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极力推行中央直接管理的“流官”制度。在此过程中,儒家文化思想广泛渗入西南地区并影响到了当地的丧葬习俗。
就这样,在文化更迭较快的中原地区,《蓼莪》的原始功能逐渐消失,而在相对封闭、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03
活态传承,意义何在?
在葬礼现场,祭司敲击乐器,吟唱《蓼莪》,代逝者子女表达心中的悲痛与哀思,同时也在对故去之人的思念和追忆中,让大家知晓父母的恩德和自己报德不成的痛苦心情。
活态《蓼莪》的发现,将《诗经》从1.0版的静态文本研究带入到了2.0版的活态文本的研究,这一研究也许会对未来的《诗经》研究开辟出更多的路径。
▲云南南涧县,丧葬仪式掌坛人在演奏《蓼莪》。
这种以活态形式传承的文化,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民族记忆,具有着更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需要我们认真保护。
《蓼莪》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唱,印证了各民族文化相通,这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道中华”近期对苑利的采访;图片、视频除说明来源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诗经》里,藏着哪三种人生境界?
玩儿“谐音梗”,关汉卿才是真高手
明月夜,重温盛唐《霓裳羽衣曲》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