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看见大唐气象

文摘   2024-12-27 08:04   北京  

坚定不移的立场、铿锵有力的发言、富有创意的回答……面对各路记者的提问,被网友们爱称为“外交天团”的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总能在妙语连珠中游刃有余地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利益。


其实,唐代的中国也有一个接待友邻蕃国的“天团”。


那这个团队里都有谁呢?他们每天要处理哪些工作?和今天的外交工作者又有多少相似之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一座唐代墓葬的壁画中


▲创意图片


01 章怀太子见证的“名场面”


这座墓葬的主人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章怀太子——李贤


作为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次子,李贤不仅容貌俊秀、举止端庄,还才思敏捷、颖悟绝伦,深受父皇李治喜爱,年少时便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为其侍读


李贤还亲自领导了《后汉书》的注解工作,该成果以卓越的史学价值流传后世。


▲李贤的影视化形象。


▲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


可惜,生于帝王家的李贤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武周代唐”的政治斗争中,屡遭流废,最终于文明元年(684年)被逼自尽,年仅29岁


或许是李贤的死太过冤屈,在他以庶人之身自尽后的第二年,即被恢复雍王的宗室爵位。在“神龙政变”后的第二年(706年),唐中宗李显下诏,以亲王的礼仪让李贤陪葬乾陵。


在两位皇帝对兄长的追思中,李贤的身后事极尽哀荣,他生前所喜爱的事物被尽数复刻于他的墓中。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章怀太子墓外景。


在唐代,王公贵族们有在墓室入口两侧墙面绘制壁画的传统。今天要讲述的两幅名为《客使图》的壁画,分别位于章怀太子墓道的东西两侧,无声地重现了初唐时期的对外交往盛况。


所谓“客使”,便是那些仰慕唐王朝的友邦蕃国派遣而来的使节。朝廷将他们的来访视作大事,曾为太子的李贤,自然亲历过不少客使来朝的“名场面”。


在某种程度上,《客使图》可以说就是根据李贤的亲身经历所创作的“复原实景”。


02 唐代大明宫宾礼盛况


让我们先从位于墓道东侧的《客使图》开始观摩。


东《客使图》共绘有六人,其中左侧三人是唐朝官员,右侧三人是友邦藩国人士。


▲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客使图》壁画。


三位唐朝官员着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披阔袖朱袍,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从大冠到鞋履,无不透着庄重威严。


三人以三角状相对站立,雍容自如,神情肃穆,似乎正就某项重要事务进行商讨。


后面三位人士的衣着则各有特色。为首一人秃顶,浓眉深目,身着翻领紫袍;第二位使者头戴鸟羽冠,身着白色长袍;最后一位戴着毛帽,身穿披皮斗篷和毛裤。这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


不难看出,整幅壁画所绘的是唐代的宾礼场景。你是否好奇,这三位唐朝官员都是什么身份,他们接待的友邦藩国又是何人?


一切还要从唐代长安东北侧的宏伟宫城——大明宫说起。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大明宫建成,之后它便成为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客使来朝的宾礼自然也要在此进行。


▲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平面示意图。


按照规定,客使需要在唐朝官员引导下,先进入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而后再步行至含元殿外等待皇帝的接见。


这幅壁画相当写实,反映的基本上应是真实场景。


壁画中唐朝官员与友邦藩国使节所处的地点,多半位于丹凤门至含元殿之间的“御街”上。


从服饰形制和所处场合来看,这些官员其实是专管使节朝见的通事舍人,隶属中书省,一般常设十六人,画中的官员正是其中三位。


官员们的身份确认了,那几位使节又是什么身份呢?


据史料记载,在李贤担任太子的五年间(675—680年),共有三次客使入唐的记录,分别是新罗(675年)、龟兹(675年)和黠戛斯(676年)的使节。


▲唐代对外交流路线示意图。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新罗人崇尚白色,喜着白袍,为官者还会在冠帽上插上鸟羽作为装饰。


龟兹人来自西域,大多有着“高鼻深目”的特点,当地又流行“断发齐顶”的习俗,因此男性常以短发秃顶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前。


黠戛斯人居住在大唐的西北边境,冬天时,国王戴貂帽、贵族戴白毡帽、普通百姓不戴帽,但他们都以兽皮为衣。


因此,可以推测,东《客使图》中三位使节从右至左分别为龟兹人、新罗人和黠戛斯人。


将三次客使来朝的盛况绘于一壁,这种设计首先是出于艺术表达的精妙考量,通过合并相似元素,使得壁画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更为丰富的内容。


此外,这样的构图也有助于彰显李贤的皇家风范,凸显他胸怀天下的不凡气度。


03 唐蕃和亲的历史瞬间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墓道西侧的《客使图》。


西《客使图》同样绘有六人,其中右侧三人为唐朝官员,左侧三人为客使


此处的唐朝官员们一身公务常服,头戴高顶幞头,上身穿绯色大袖褶,下身着白色大口裤,脚蹬乌皮靴,表明这并非宾礼,只是普通的对外接待。


▲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客使图》壁画。(图片来源:“一带一路”数据库网站)


画面中的三位客使,第一位有着宽圆脸与高颧骨,披发于脑后,着窄袖圆领袍,腰系革带,带下悬有一把短刀,这是突厥人常有的装束


第二位生着长脸大眼,束发于脑后,身穿圆领窄袖黑色长袍,足踏黑长靴,显然来自吐蕃


最后一位头戴尖顶胡帽,身着双翻领袍,可能是来自中亚的粟特人


但他们并不都是来访使节。突厥人和粟特人都手持笏板,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官员上朝奏事时随身携带的高级“记事贴”,这表明他们其实是大唐朝廷任命的官吏。而未持有笏板的吐蕃人,才是真正要接待的来宾。


历史上,李贤确实接待过吐蕃来使。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已嫁入吐蕃的文成公主派遣大臣论塞调傍为使节,入唐通报松赞干布之孙、赞普芒松芒赞的死讯,并请求朝廷下嫁公主以和亲。


当时,李治和武则天正在洛阳,国家政务实际由太子李贤监理,即历史上的“太子监国”。


因此,吐蕃使者抵达长安后无法面圣,只能拜见太子李贤,不能参加宾礼,这也是壁画上的官员们身着常服而非朝服的原因。


▲李治和武则天的影视化形象。(图片来源:豆瓣网)


这样看来,西《客使图》所描绘的,正是吐蕃使者向大唐请求和亲的场景,而主理此事的正是李贤。据推断,壁画上的突厥人和粟特人很可能是唐蕃之间的“翻译官”


由于唐朝与吐蕃语言不通,朝廷内很少有熟悉吐蕃语言和风俗的汉族官员,而突厥与吐蕃多有来往,粟特人行走四方、精通各族语言,因此在谒见仪式中聘请他们协助,也是合情合理的。


▲唐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沧海桑田,往事如烟。尽管千年后的我们已无法亲眼见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盛景,但通过章怀太子墓中《客使图》壁画所展现的礼仪场景,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大唐自信开放的精神面貌和恢宏气度。


彼时彼刻,恰如今年今日,无论是唐朝还是现在,中国始终以自信端庄、不卑不亢的姿态,向世界传达着中国的时代强音!


(此文源出于《丝路流光——丝绸之路的文物传奇》一书;图片除说明来源的,均由作者提供。)


监   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   核 | 清   风
统   筹 | 王彦龙
责   编 | 许玲玉 
实习生 | 王颖仪
制   作 | 郭欣欣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推荐阅读


从一幅传世名画看唐代皇家求亲仪式

曾活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最后去哪儿了?

那一年,大唐与南诏的那份海誓山盟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道中华
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