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画阅史,以画见事。
一幅幅流传至今、技艺精湛的画卷,就像一把把通往历史大门的钥匙,总能第一时间唤醒和打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这样一幅引人注目的古画:画中的皇帝坐在由十六名太监抬着的轿子上,文武官员紧随其后,一同步入一场盛大的宴会。
而在他们前方,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正在以最高礼仪恭迎皇帝。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好奇: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历史时刻?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万树园赐宴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等绘,纵221.2厘米,横41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万树园内,热闹非凡
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四处兼并周边部落,在漠西蒙古大有一家独大的趋势。
对清朝而言,准噶尔部已成为国家的不稳定因素。
此时,厄鲁特蒙古的另一部、准噶尔部的邻居杜尔伯特部由于内部夺权,部族四分五裂,逐渐失去了同准噶尔部抗衡的力量。
乾隆十八年(1753年),杜尔伯特部的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史称“三车凌”)决定率众3000余户、1万余人归顺清廷,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
乾隆十九年(1754年),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万树园,一派欢腾: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率部前来投奔的“三车凌”。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黄布幕围外的若干杂役(左)、庑殿顶三楹门的蒙古包式帐殿(中)、东侧庑殿顶垂幔的帐篷(右)
万树园围帐内,早已搭建起专门接见“三车凌”的巨大蒙古包。官员们也已排列整齐,目视着乾隆皇帝坐在16名红衣太监抬着的轿子上,缓缓进入会场。
围账外各色人等忙碌异常,为宴会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只等皇帝进帐落座后,宣布盛会开始。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乾隆皇帝在簇拥下缓缓进入会场
史载此次宴会规模盛大,仅画中展现参与的中央官员就多达40余人。官员队伍中有许多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随从。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后五排为入觐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随从
想来乾隆皇帝对此次盛会也是印象深刻。同年九月,乾隆派郎世宁等画师前来承德,以此历史事件为题,创作了这幅《万树园赐宴图》。
《万树园赐宴图》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绘成后,挂置于避暑山庄卷阿胜境殿内的东山墙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万树园赐宴图》作为其生前的纪念物被送至北京景山寿皇殿高宗神龛存放。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后,这幅画由故宫博物院接管收藏,直至1975年重新装池后,展现在世人面前。
▲景山公园寿皇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万树园赐宴图》经由清代著名画师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之手绘制而成,是中西画法融合的例证、院画合璧的巨擘,展现了画师们高超的绘画技艺。
画作不仅描绘了避暑山庄的美景,将万树园东西两侧的风光刻画其中,更反映了清朝对维护民族关系的重视,真实地再现了这次重大盛会。
倾心来归,共享繁华
“三车凌”“率万余众,倾心来归”后,清朝十分重视,采取了种种保护、安抚措施。
杜尔伯特部到达水草丰美的乌里雅苏台地区后,清朝对其编设佐领,实行旗制,设十三札萨克,称“赛音济雅哈图盟”,以车凌、车凌乌巴什为正、副盟长,封亲王、郡王,并接济了大量牲畜、粮草、衣物、帐篷等大批物资,让他们在新的牧地上重建家园,安身立业。
“三车凌”率众归附清朝,不仅避免了杜尔伯特部的分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随后清朝统一准噶尔部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后,骁勇善战又熟知风土人情的杜尔伯特部又积极地参加了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叛乱的战争。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分两路进军伊犁地区,征讨达瓦齐。清朝政府因“三车凌”熟悉情形、洞悉军务,任命他们为参赞大臣,指挥作战,并征调杜尔伯特部两千士兵参战。
在后来进剿阿睦尔撒纳叛乱的战争中,他们密切配合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伊犁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后,世世代代的杜尔伯特部民众在这里安居乐业,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人口增长,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他们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技艺如马术、畜牧技术等也得到了发展与传播。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一同成长,携手发展,共同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天下一家,山庄见证
《万树园赐宴图》中赐宴的热河行宫,就是留下“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历史华章的清朝第二行政中心——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局部
避暑山庄建筑群蕴含着“天下一家”、巩固国家统一的智慧与方案。
据清代《钦定理藩院则例》记载,理藩院直接管理的庙宇有40座,其中的8座就在承德。其建筑样式丰富,有汉式、藏式、汉藏合璧等类型,体现了兼收并蓄、借鉴融通的理念。
中华各族儿女在承德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重要时刻,也是清朝“仁怀天下,宇内一统”理政思想的具体写照。
▲位于河北承德的“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为汉藏合璧类型的建筑。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天,我们虽无法穿越时空,真切地感受到当年万树园宴会的盛大场景,但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民族交融传统,依旧不断铺陈延展。二百多年前的这一幅和谐画卷——《万树园赐宴图》就是最生动鲜活的见证。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作者供图)
(作者:段小强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柴乐琦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END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从一幅传世名画看唐代皇家求亲仪式
永和九年,王羲之的那份醉与醒
沉鱼落雁之貌,平沙落雁之思,一己之身弥合汉匈之隙,为什么我们对她念念不忘?|和亲往事之①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