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在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专业委员培训会上,上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在回顾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时,深有感触地说:“上海依托金融领先和浦东开放,已经基本还清城市基础设施的历史旧债,目前正迈向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快速通道,塑造崭新的未来城市形态。”
上海是世界“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中计划经济最严重的城市。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工业比重占到78%,其中国有企业占86%。原材料85%以上依靠国家计划调拨。财政收入87%要上缴国家。这在中国绝无仅有。当时,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阻碍和制约了上海的前进。这是上海发展的起点。
1987年,中央对上海实行财政包干,上海上缴财政收入的76.4%,承包基数是125亿。同时,中央给予上海“九四”专项基金的金融政策,上海开始进入发展的转折点,具备了“金融领先”的前提和条件。
上海运用“九四”专项基金,向国际商业贷款3亿美金,拉开了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序幕。上海宾馆、一些码头、交通设施的建设开始进行。由于,自借自还,6.7的高利息负担(其中最高一年要还5亿美金),“逼”得上海开始进行一连串的金融改革措施:向外借钱不如自己办银行,于是交通银行诞生;借鉴历史经验,缓解经济危机,成立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为了大力吸引兑换券的流入,成立外汇调剂市场,后成为中国外汇调剂中心;为了吸收兄弟省市的资金,成立同业资金拆借中心;以后又相继建立,证券交易所、期货市场等。在全国国有企业进行承包责任制时,上海积极推动股份制企业改造试点。从87年-92年,上海把“金融领先”的措施几乎全部囊括下来。
上海的货币、资本市场建立为上海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上海成为全国资金的流通中心:87年开始建立的金融市场;89年开始的土地批租,增加收入1000亿人民币;90年代的大力吸收外资450亿美金,是80年代吸收外资30亿美金的10.5倍。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的发展犹如增添翱翔的双翼。上海的财政收入从原来的200亿猛增到现在约2000亿,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从79年的19%,提升到现在的52%。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以及迅速崛起的民营经济,给上海每年提供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在经济结构占48%的工业经济,已经国有、民营、外资三分天下。随着上海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国有企业加大力度的改革和调整,有了充分的保障和条件,初步解决了改革与发展速度的矛盾问题。
王战在回顾了上海的发展历程后,充满激情地指出:上海在进入新世纪,应对WTO 中,将致力于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平衡协调,切实改变目前中心城区面积过大、人口过多的不经济,以及郊区城镇规模太小、人口太少而不经济的不合理布局,设想未来的城市形态应该是:东西南北中五个中心城区,每个城区人口在200万左右;郊县发展成为3--5个中等城市(人口在30万-50万左右)以及其他一些小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要突出“一城九镇”的建设,目前200个乡镇,要争取调整到130多个。上海要逐渐形成一个城市群体。上海要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中发挥龙头作用。上海还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用高速交通作为支撑,连接长江三角洲的15个城市。大力提高城市能级,发挥信息港的“后发效应”,大洋山深水港已经悄悄开工,航空港已被国家民航总局发展目标定为亚太地区的枢纽空港,这样,将会更吸引许多跨国公司前来落户,成为国际游客进入中国的门户。
(祥生) 2002年8月21日
(注:这是2002年为某报社撰写的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