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上午。先前往浏阳市。参观浏阳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的墙上高挂“巨变·何以浏阳 浏阳撤县建市三十周年发展成就展”。
进入馆的大厅,巨幅壁雕“浏阳河之歌”,驻足观看。
一首歌,一条河,一座城。
山,流传着故事,雄奇壮美;水,流淌着欢乐,亦歌亦画。
浏阳,因水而得名。境内环山贯河,绵延的大围、连云、九岭三山成天然屏障,蜿蜒的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穿境而过。
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浏阳人自古就在这里谱写历史;十几万年前远古人类穴居野处,用石器开拓洪荒;约5000年前先祖栖居河畔,学会渔猎农耕;约3000年前古越人与楚人杂居共处,沃地拓荒求发展;公元209年“孙吴”设有“刘阳”县;宋元之际浏阳人勤耕苦读,“彬然称儒雅之乡”;明清以来本地人与移民相融共建,励精图治,崇文尚教传承文脉,催生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成就了一部地方经典!
浏阳古代历史文化陈列
先秦 栖居九曲河畔
浏阳境内三山三水,气候温和湿润,河流溪水横贯,山货水产丰富。早在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在河畔,农耕渔猎为业,得以生存繁衍。先秦时期,浏阳属荆楚之地,一群勤勉聪慧的原住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与先后来到这里的商人、楚人杂居相处,共同生息,奠定了浏阳发展的基业。
三山三水
浏阳,地处湘东山区,幕阜﹣﹣罗霄山脉北段,属幕阜连云山丘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为丘陵、山区。境内有大围、连云、九岭三山绵延起伏,成为天然屏障;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穿越境内,分途汇入湘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浏阳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
菊花石之乡
这里有数不清的资源宝藏。
地下矿产
先祖留踪
浏阳地处湘赣边界,气候宜人,水源众多,林木葱郁,天然食物充足,适宜人类居住。大约十几万年以前,栖息于此地的原始人类,经历了从晚期智人到现代人、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艰难进化,到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依山傍水而居,农耕渔猎为业。先祖们的辛勤开发为浏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浏阳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地点
商周时期,中原部族已经涉足浏阳,有青铜礼器、乐器为证。战国时期楚人越长江,渡洞庭,沿湘江至浏阳,觅地而居,与原住民杂居相处,共同开发浏阳。
先秦时期的礼器
先秦时期的礼器是王室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西周时期礼器使用等级分明。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出现了僭越礼制的现象。
乐器
青铜乐器主要为打击乐器,依功能、造型、使用方法之不同,有铙、钟、镈、磬等,在举行祭祀、宴饮、婚嫁、丧葬等礼仪活动时,敲击青铜器物,发出悦耳之声。铜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商至西周时期出现于长江以南,湖南发现最多,西周中期以后逐渐被铜甬钟取代。
青铜兵器
参观谭嗣同纪念馆。自古英雄出少年。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33岁慷慨就义!著书《仁学》,影响深远。
生活用具
汉唐 盛世奠基立业
秦汉开始浏阳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之下。西汉时浏阳隶属长沙国,东汉隶属长沙郡。两汉时期的艰辛发展,为浏阳县的建置奠定了基业。
公元209年,孙权以“刘阳”为周瑜四俸邑。浏阳因深山阻隔,人们辛勤劳作,男耕女织,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
城居村聚
自战国时期始,浏阳先民就在浏水河畔选择高地筑城,可聚居,可防御。汉朝一统天下后,浏阳归属临湘县,旧城得以继续沿用。
民食鱼稻,勤垦务本,辅以渔猎山伐,生活相对安定,人口逐渐增加,为三国时期浏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河畔城居
两汉时期,浏阳境内已经发展了城居方式。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浏阳市古港镇古村发现了战国至西汉的古城城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湖南东部的早期城址,古港古城的发现,将浏阳的城居年代至少提前500年。城址扼守湘东北,连接赣西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谓湘东的“门户”。
知识拓展 席地而坐
汉代仍保持商周以来“席地而坐”的习惯。几、案、床等家具都比较低矮。“席”一般用蒲草编制,呈长方形,置于“筵”(竹席)上。富贵之家常见铺席多层,贫苦人家可能无席铺垫。
经略浏阳
浏阳地境偏僻,但仍未能逃过三国战乱。虽然如此,此时期建县刘阳,隶属长沙郡,正式纳入县治之下。初设为“刘阳”,后更名“浏阳”。历代统治者加强对浏阳的管辖与治理,奠定了浏阳历史发展的基业。浏阳境内的人们因勤于劳作,寒耕热耘,生活相对安定与丰盈。
秦汉时期,浏阳先后隶属长沙国、长沙郡。东汉建安十四年(209)赤壁之战,孙权联合刘备打败曹操,瓜分长沙,孙权以“刘阳”为周瑜四俸邑之一。南朝宋时改称“浏阳”。隋大业三年(607)浏阳隶属长沙县,唐景龙二年(708)重置浏阳县。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孙吴析临湘县北境为刘阳县。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并授刘阳等四地为其俸邑。
潘濬(?-239),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拜潘濬为少府,封刘阳侯。潘濬是目前有史记载第一个被封为“刘阳侯”的人。
历任浏阳县官(节录)
休养生息
六朝时期,湖南地区的瓷器烧制技术达到较高水平,青瓷器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瓷器的造型、纹饰与汉代陶器、青铜器有着很密切的继承关系。浏阳境内墓葬出土的六朝时期生活用具,但多沿用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和陶器的造型与纹饰,基本上是青瓷化了。
知识拓展 湘阴岳州窑
岳州窑是湖南最早的青瓷窑,始烧于东汉,经西晋、南朝、隋,一直延续到唐代。唐代称其为岳州窑。窑址分布在湘江下游的湘阴地区。东汉时期的湘阴青竹寺窑产品瓷胎白中微灰,釉色以青绿为主,青黄次之,是我国最早的高钙灰釉、高硅质瓷胎青瓷,可以说是“岳州窑”的早期窑。魏晋隋唐时期的湘阴城关镇窑,简称“湘阴窑”,青釉莹洁有闪光,透明或半透明,多开片。釉色有青、黄、酱诸色,部分釉色因窑变而呈蓝色、紫色。汉唐时期的铁角嘴窑,即“岳州窑”,釉色青绿,光亮润泽,釉面开细碎纹片。浏阳地区考古发现的汉唐时期墓葬所见青瓷器,多为岳州窑产品,以东晋南朝时期墓葬所见多而精。
古港魏晋墓葬坑全景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瓷器的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细,远远超越了前代。浏阳境内发现的隋唐时期生活用具瓷器足以证明。
知识拓展 马楚移民
唐天复初年(约902),黄巢残部进入浏阳并在此被剿灭。经此战乱,浏阳人口骤减,土地荒芜。公元894年,河南人马殷自江西率十万军队进入湖南,建立马楚国。战事结束后,归田的军士呼亲唤朋,导致大量的江西移民迁来浏阳开拓旷土。自此直到明末,江西持续向浏阳及湘东移民。这也是湖南人称呼江西人为“老表”的缘由。
宋元明 勤作尚文号儒乡
宋元明时期,浏阳的经济、人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宋元时期,浏阳出现了全国著名的炼铜官府作坊﹣﹣永兴场,陶瓷生产亦开始自给自足。明代浏阳赋税倍增,还承担了官府摊派的南京城砖烧造任务,浏阳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业求存,发展民生。浏阳文脉自宋代大儒杨时任县令时肇基,从城南讲学到文靖书院的建立,浏阳的官办教育和民间教育日益兴盛,人才辈出,“彬然称儒雅之乡”。
宋代浏阳县属潭州长沙郡。元代元贞元年(1295),浏阳改县为州,隶属潭州路,“大德二年浏阳州造”铜权是最有力的物证。明洪武二年(1369),浏阳州复改为浏阳县,属长沙府。
矿冶繁荣
浏阳山多地少,农业发展受限。勤劳聪慧的浏阳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采矿业,宋代出现了全国著名的大型冶炼作坊“永兴场”,直到明代仍在开采冶炼。
全国冶炼中心
潭州永兴场位于今浏阳市永和镇七宝山乡,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设置,最初主产银,后产铜、铅等,与韶州岑水场、信州铅山场、饶州兴利场并称“宋代四大铜场”。宋代永兴场采用先进的胆铜炼铜法,所采之铜主要用于铸钱。
古代胆水浸铜法
《宋史》记载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
窖业兴盛
宋元时期,浏阳本土瓷业兴起,目前发现有宋元时期窑址10余处。
产品类别主要有青白瓷、青瓷、褐釉瓷等。其中青白瓷烧制技术可能来源于江西,青瓷、褐釉瓷技术继承了湖南本土制瓷工艺。
民生礼俗
宋代是浏阳经济和人口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浏阳人口较唐代成倍增长,首次突破了10万人大关,最高时期达18万人,元代浏阳人口有所回落。
至明代,赋税倍增,民生艰难,人口锐减。
殷实之家
浏阳北盛镇黄江村大岭组元代窖藏出土了十几件精美瓷器和铜器,反映了当时浏阳贵族之家的器用情况。这些瓷器由浙江龙泉窑和江西景德镇窑烧造,以饮食器具为主,属于当时的高档瓷器,价格不菲。形制各样的铜器也非普通人家使用之物。
茶酒怡情
品茗饮酒是古人与今人相通的生活方式,但酒具、茶具、饮法皆不相同。宋代人崇尚点茶,有成套的茶具和饮茶礼仪,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明清时期改为冲泡茶芽,饮茶方式简化。
宋代酒具有瓮、缸、瓶、碗、杯、盏等,承担储酒、温酒、分酒、饮酒等功能。
对镜饰容
中国古代使用铜镜有3000多年的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说的就是铜镜的功能。这种古老的照容方式,直到19世纪玻璃镜普及后才被取代。
铜镜发展到宋代,形制更加丰富,除继承唐代的圆形、方形、葵花形外,还有带柄镜 、鸡心形、盾形等多种样式,装饰题材更具生活气息。元明清以后,铜镜质量和艺术水平逐渐下降。
文教初盛
北宋大儒杨时任浏阳县令时,为浏阳奠定了文脉之基。他于城南讲学,培养人才。去世后,后贤又在其讲学之地建立文靖书院,传承有序,直至元明时期,育英不辍,人才辈出。
文靖书院
杨时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著有《二程粹言》《龟山集》。
北宋绍圣元年(1094),杨时到浏阳任知县,任职四年,救饥荒,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在浏阳建有飞鷃(yan)亭、归鸿阁,亲自作记。他在浏阳还作有《浏阳五咏》《县斋书事寄张世贤》等诗作。浏阳偏居湘东,开化较晚,文化教育落后。杨时任知县时在浏阳城南讲学论道,传播理学,士子向学,遂风气大开。
孔颜道脉,程子箴规,先生之德,百世所师。
-﹣朱熹赞杨时
浏阳五咏
浏阳五咏·飞鷃亭
芙蓉凋尽蕙兰芳,杖履倏然一漫郎。
凫鹤短长宁复问,但知鹏鹦两相忘
浏阳五咏·归鸿阁
帘卷晴空独倚栏,冥鸿点点有无间。
秋风注目无人会,时与白云相对闲。
浏阳五咏·洞阳
圣童去后水云闲,陈迹难寻草木间。
独有微言传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
浏阳五咏·相公台
柔条疏蔓绿交加,烟锁云涵去路赊,
绣绂貂缨无处问,空余鸡犬两三家。
浏阳五咏·渭水
洄渊浩荡白鸥飞,老懒时来坐钓矶。
岸帧行人聊自适,不应憔悴似湘缥。
文靖书院
杨时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逝世,谥号“文靖”。浏阳人为纪念他,在他讲学的地方建书院,向朝廷请匾,朝廷赐名文靖书院。文靖书院是浏阳的第一所书院。宋末元初废弃,督查官李淇为恢复书院,让县尹亲自登门请欧阳龙生出任书院山长,将书院改建在猿啼山。元成宗元贞元年(1294)前后,书院修成,“礼殿讲堂、门庑(wu)斋舍及龟山先生祠事,内外具举,学者云集”。
“文靖书院”青铜爵
1983年原荷花乡荷花村出土。爵体厚重,制作精美,饰有饕(tao)餮(tie)、云雷等精美的纹饰,爵身铸有两行篆体铭文,为“大德乙巳(si)文靖书院”,大德乙巳即公元1305年。
欧阳玄
欧阳玄(1283-1357),湖南浏阳人,字原功,号圭斋,元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祖籍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为欧阳修族裔。祖父欧阳逢泰,潭州学录;父欧阳龙生,文靖书院山长。欧阳玄曾主持编修宋、辽、金三史、《元实录》等,有《圭斋文集》16卷、《睽车记》传世。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逝后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谥号“文”,后世建“圭斋祠”纪念。
欧阳玄世系:
欧阳琮(吉州刺史)--(八世孙)欧阳万(安福令)--(六世孙)欧阳殊﹣﹣欧阳安(迁浏阳)-﹣欧阳新﹣﹣欧阳逢泰﹣﹣欧阳龙生﹣﹣欧阳玄
科举名士
元政府共举行过十六次科举考试,前十一次每次均有浏阳人,仅四十年,浏阳涌现了欧阳玄等十余位进士,科举之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大都是从文靖书院走出来的欧门弟子。
宗教信仰
浏阳山水优美,可谓“世外桃源”,自古以来就是佛道推崇的清修之地。
千百年来山寺林立,钟声袅袅。这里不仅有并称浏阳四大佛教祖庭的石霜、道吾、宝盖、大光四寺,也有与岳麓山麓山寺同时修建的登龙寺。此外还有众多备受浏阳先辈们崇奉的民间信仰。
石霜寺
石霜寺又名崇胜禅寺,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庄村霜华山上,由庆诸禅师始建于晚唐时期,是我国著名的禅宗寺院。从唐代至今,历经一千多年,多次重修。庆诸禅师(807-888),《五灯会元》有传,俗姓陈,庐陵新淦(今江西省清江县人,十三岁随从绍銮出家,二十三岁到嵩山受具足戒,学戒律。后专志于禅,投沩山灵佑门下,精勤不懈。其后到潭州云岩参谒道吾和尚(圆智),又在石霜山创立石霜寺,鼎盛时僧侣多达五百余人。
道吾寺
道吾寺又名兴华寺,位于浏阳市集里街道道吾山莲花峰下的平坦幽谷中,始建于唐仁宗大和、开成(828-840)年间,系唐代禅宗僧人宗智创建,唐文宗钦赐“护国兴华大禅寺”,为唐宋时期著名的十方丛林。寺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呈“回”字形,分为4栋。前栋为山门,上书“兴华禅寺”,并有“湖山胜迹”横匾悬其上,东西有伽蓝、土地祠。中栋为正殿,约高13米,宽27米,殿中央供奉木雕泥塑如来佛像一尊,高约4米,佛两侧立伽什、阿南佛像,殿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观音、地藏等佛像,殿内悬有“依正庄严”、“海印流光”等横匾。大殿立金柱16根。
大圣庙
大圣庙位于浏阳市澄潭江镇大圣村,创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历代多次修葺。
大圣庙的南宋集福祈求碑,是浏阳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石刻。碑刻为青石质地。高100、宽68、厚6厘米,阴刻行楷200余字,记载宋淳祐三年(1243)浏阳十二庙联合集福祈求之事。集福祈求碑是见证大圣庙悠久历史的物质载体,同时又是考证宋代浏阳道教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资料。
清至民国 成就浏阳经典
元兵破潭,浏阳遭屠殆尽;元明之际,湖南被兵最烈,人口顿减;明朝赋税倍重,人们多逃亡。自元以来,诸多外来人口迁入浏阳落户,重组浏阳的人群构成。白手起家的移民与本地人和谐共处、辛苦劳作、勤俭持家,秉承宋元以来的文脉,推动了浏阳经济、文化的发展,凝成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气质。
和融共进
从元末明初开始,浏阳人口急剧减少,江西人、客家人大量迁入,在浏阳安家落户,聚族而居,建立了村落、祠堂、家庙。他们各自带着原生地域不同的生产技能和生活习俗,与本地原住民和谐共处,共同形成了浏阳多元的民俗文化。
艰难创业
明清时期浏阳移民筚路蓝缕,藏身深山,伐木为棚,随遇而安,谓之“棚民”。他们通过典当山地、种麻植蓝,或佃耕投亲,在此安家。由于移民初期不能入籍,也就免于纳粮当差,享有经济上的优势。为了抵抗外敌,往往聚族而居,通过修建宗祠、编修族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宗族社会。至清中叶,由于红薯、土豆等旱地作物的引进,食物逐步丰足,人口迅速繁衍增长,社会、经济、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十里不同音
浏阳的现住民基本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他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并受附近群体影响的原则,同化语言和习俗,形成了浏阳的赣方言、湘方言和客家方言为主的三大方言语系。
三大方言人群
浏阳民居
浏阳是一个移民地区,其90%以上人口都是由外地迁徙而来。当他们来到浏阳后,筑屋为巢,凿井铺路,耕田种树,建祠修庙,繁衍生息。
浏阳民居的风格类似徽派建筑。按建材分有木屋、夯土屋、土坯屋和砖瓦屋。主屋正中为厅堂,两侧一线排开建卧室等称正屋,前设廊柱,建檐廊。正屋旁是侧屋,侧屋外建有吊楼,供晾晒之用。沿侧屋外搭建有厨房、厕所、猪栏、牛舍等杂屋。大户人家,则再往后扩建,并以天井、厢房相连。
浏阳处于丘陵地带,古人在民居选址时一般因势就利,选择依山傍水之地,既能躲避战乱,又能倚靠自然条件自给自足。
在长期的融合与同化过程中,浏阳人没有完全继承其原居地先民的传统,衍生出有着自己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其木制构件精巧,雕梁画栋,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
华美首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浏阳人天性爱美,在秀丽山水的孕育滋养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们注重装扮,喜好金银首饰、玉石饰品。而大量首饰、佩饰等的存世,不但是其精神文化的彰显,而且充分展现了浏阳物质富庶,生活安定,家园美好。
十帖繁荣
自明代以来,浏阳人凭借富有创造力的禀赋,就地取材,创造出各类丰富的物产。
经过清代的发展,形成了以屠、药、纸、染、面、油、烟、帽、酒、皮等为代表的“十帖之行”。
尤其是鞭炮形成行业,茶叶远销西北诸省,夏布更是行销全国。
清晚期之后,部分商品还进入国际市场。
浏阳商贸繁荣,墟场兴盛。
行帮、同业公会与商会组织十分完善,在湖南乃至全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
浏阳味道
浏阳得天地独厚,自然资源丰富,农作物繁盛。
同时各方迁徙而来的人们又带来了多样的烹饪技巧和食物搭配方式,为浏阳味道增添了更多味蕾享受。
浏阳味道如同浏阳人的前世今生,以兼收并蓄、包容、适宜为特点。
而在饱含沧桑的人情世故中丰满起来。
书院蔚起
自宋代以来,湖南书院教育全国盛名。
清代后期,浏阳本地官府、乡绅,甚至妇女、老人,都怀着极大热情倡办教育。
县学、书院、义学、义塾遍及境内各乡各村,书院管理严格规范。
办学旨在“为国储才”,自此浏阳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学风日盛。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浏阳人才辈出的空前盛况。
清代浏阳教育机构一览表
捐资办学
浏阳文庙
始建于宋,道光二十三年(1843)改建成现格局,是清式宫殿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泮池、石桥、棂星门、石阶、大成门、御道、祁阳石雕“卧龙抱珠”、月台、大成殿、御碑亭。两侧为辕门、回廊、钟鼓亭和偏殿。大成殿居高临下,重檐歇山顶,琉璃筒瓦铺面,青花瓷砖作脊,中置葫芦宝顶,原殿中立有孔子像,两侧为历代贤士牌位。殿后御碑亭昔有康熙乾隆所题“斯文在兹”“万世师表”等匾额。殿前为月台,月台东南、西南两隅耸立着四角重檐攒尖顶舞亭、乐亭,为旧时春、秋祭孔舞乐场所。
德育为先,人才辈出
2024年12月22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