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正好有空在浦东滨江溜达。
发现艺仓美术馆有一精彩别致的“行为艺术”展。
沿着旋转楼梯,先来到二楼。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能量转换
策展人|Shai Baitel
1988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与她的长期合作伙伴乌雷(Ulay)共同徒步穿越了整个中国长城。许多夜晚,阿布拉莫维奇都会在靠近长城的村庄中寻找住宿,并在此过程中接触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念。她对水晶及其与能量和人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阿布拉莫维奇不断深入研究这些基于水晶的能量实践,最终创作出一系列名为“须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的作品。这些互动艺术品旨在将人体与地球联系起来,也正是此次展览《能量转换》的核心主题。
展览标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暗示了多种可能的变化与时间维度。“须臾之物”中使用的岩石、水晶和金属材料,进一步体现了阿布拉莫维奇对极端时间尺度的探索。为了创作这些作品,阿布拉莫维奇曾前往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水晶矿,与矿工密切合作,以寻找理想的水晶。这些地质材料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远远早于人类,并将在人类消失后继续存在。尽管它们的能量来源于地质时间和矿物沉积,阿布拉莫维奇将它们的意义与人类的使用体验紧密结合。观众可以像使用家具一样,与这些作品互动:站立、坐下或躺在它们上面,从而激活作品中的能量。
阿布拉莫维奇的“须臾之物”通过其美学上的吸引力,提供了一种变革的潜力。它们象征着另类的时间序列和能量疗愈的全球范式,同时在概念上和材料上保持了可接近性﹣﹣每个人都可以且应该在公共场所或美术馆空间内与这些作品互动。正如阿布拉莫维奇所言:“这些物件的作用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家的职责在于展示作品并将其交给公众,由公众来完成它们。”
他们在零下32度的极端环境中行走了20个小时。
阿布拉莫维奇书柜
在这个书架上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所借鉴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为她的思想、概念和实践提供了信息。这些著作包括政治理论、哲学、存在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小说的经典作品。
策展人的父亲,瓦乔,1944
策展人的母亲,达尼察。1945
瓦乔·阿布拉莫维奇奖牌与照片
这个橱窗展示了一些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勋章和照片,让人联想到阿布拉莫维奇父亲瓦乔·阿布拉莫维奇的荣誉和军事经历。
童年与成长
这些照片描绘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成长、青年和成年早期。
她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长大,沉浸在丰富的艺术和文化环境中,这影响了她一生的实践。
策展人小时候的照片。
70小组,《小事情》展览现场
策展人的第一任丈夫
长城行走(相遇本地人)
这一部分突出了联系的时刻,捕捉了阿布拉莫维奇与她沿途遇到的当地社区的互动。
这些照片强调了共同的人性和文化交流,为她的经历提供了信息。
并为她的旅程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生平
1946年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于11月30日出生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现为塞尔维亚),父母是瓦乔和达尼察·阿布拉莫维奇。她的父母在二战期间曾是游击队战士,并因此获得了“人民英雄勋章”。她出生时,父母在铁托的南斯拉夫政府中任职。直到她十岁时,父母都告诉她,她的生日是11月29日,即南斯拉夫的共和日。由于幼时体弱多病,阿布拉莫维奇大约在八个月大时被送去与外祖母米莉卡·罗西奇同住。罗西奇非常虔诚的宗教信仰深深影响了年幼的阿布拉莫维奇。
1952年
阿布拉莫维奇的弟弟维利米尔出生,她随后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她对这种变化感到不满——母亲非常严格,经常体罚她,父母的婚姻也明显不幸福。她的父亲在她十七岁时离开了家庭。
1958-1960年
在童年时期,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通过母亲在文化部的工作,开始接触到艺术世界。她们常常一起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从十二岁起,她便跟随母亲前往威尼斯参加双年展。阿布拉莫维奇十四岁生日时,父亲送给她油画颜料,并安排了家庭好友、艺术家菲洛·菲利波维奇(Filo Filipovic)为她提供绘画课程。此后,她在家中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了她的艺术创作之旅。
1965年
阿布拉莫维奇进入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在那里,她学习了学院派的绘画风格,但也开始发展自己的艺术兴趣,作品逐渐变得抽象。
1968年
作为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青年学生会的主席,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积极参与了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各项活动。在这些活动期间,她与一群观念艺术学生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些学生聚集在当地的活动中心,要求将其转变为艺术中心。这一经历深刻影响了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发展,促使她提出了两个行为艺术的构想。然而,这两个提案最终被贝尔格莱德青年中心拒绝了。
1970年
阿布拉莫维奇毕业后进入萨格勒布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师从画家克尔斯托·赫格杜西奇(1901-1975)。
1971年
阿布拉莫维奇回到贝尔格莱德。10月,她参加了学生文化中心的展览,这次展览是对政府组织的官方十月沙龙展览的回应。阿布拉莫维奇展出了她的第一件非物质艺术作品,使用了自然声音的录音。她接着创作了几件基于声音的作品。同月,她与观念艺术家内莎·帕里波维奇(生于1942年)结婚。婚后,她仍继续遵守母亲严格的生活规则。
1973年
阿布拉莫维奇与一群南斯拉夫艺术家一起前往苏格兰,在爱丁堡艺术节上表演了《节奏10》。这是她的首次表演,她后来描述这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的那一刻”。在艺术节上,她遇到了约瑟夫·博伊斯,后者将对她产生重要影响。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她表演了四部《节奏》系列作品,探索了人体的极限。12月,她在诺维萨德艺术学院担任教学职位。
1975年
阿布拉莫维奇在11月30日,她的生日这天,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次国际表演艺术家聚会上遇到了艺术家乌雷(Frank Uwe Laysiepen, 1943-2020)。
1976年
阿布拉莫维奇与帕里波维奇离婚,并离开母亲的家。她搬到阿姆斯特丹,与乌雷同居。他们开始了一段浪漫关系,并共同开始表演。
1977年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撰写了《艺术生命力》宣言(ART VITAL manifesto),阐述了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的价值观。其中包括“没有固定居所/永久运动”的准则。两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四处旅行,住在一辆雪铁龙厢式车里,带着他们的狗阿尔巴,在欧洲各地的场馆演出。6月,他们在博洛尼亚市立现代艺术画廊表演《无量之物》,他们赤裸身体,作为“活门”让观众通过进入画廊。三个小时后,警方以不雅为由中断了表演。
1980年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搬到了阿姆斯特丹定居。为了探索潜意识,他们接受了催眠训练。在这项工作中,他们感受到彼此的能量融合,形成了一个他们称之为“那个自我”的第三存在。这个概念成为了四个新行为作品的基础,其中包括在都柏林爱尔兰国家画廊表演的《休止的能量》。他们不仅在表演实践上进行了探索,还开始进行视频和摄影实践。10月,这对夫妇卖掉了他们的厢式车,并飞往澳大利亚,在爱丽斯泉附近与皮詹加加拉人一起生活了六个月。阿布拉莫维奇认为,这段在荒野中的时间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她对静止与非物质性的理解。在这段期间,他们首次开始考虑创作一部与中国长城有关的行为作品。
1986年
乌雷与阿布拉莫维奇第一次前中国,为他们的长城项目做准备。
1988年
经过8年准备,开始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的《情人:长城》表演。他们于3月30日出发,阿布拉莫维奇从长城东端出发,乌雷从西端出发。尽管原计划他们相遇后会结婚,当表演许可被批准时,他们的关系已经恶化。6月27日,在步行90天后,他们相遇并拥抱,这标志着他们个人关系和艺术合作的结束。阿布拉莫维奇立即返回阿姆斯特丹,决心继续前行,她购买并开始装修位于Binnenkant 21号的房子,并创作了一系列受到她长城步行经历启发的新作品。
1989年
4月,阿布拉莫维奇在伦敦维多利亚·米罗画廊举办展览,展示了她十三年来的首个个人作品。她称这些新作品为“须臾之物”。这些嵌入了水晶和矿物的雕塑作品旨在邀请公众参与,而不拘泥于艺术家个人的行为表演。接下来的七年里,阿布拉莫维奇继续创作不同形式的须臾之物,并多次前往巴西寻找水晶。
1990年
5月阿布拉莫维奇受邀前往牛津现代艺术馆,在那里进行了自与乌雷分手以来的首次公开表演《龙头》
1991-1998年
阿布拉莫维奇在柏林艺术大学、巴黎美术学院和布伦瑞克艺术学院担任教学职位。她通过严格的训练帮助学生锻炼身心,并将这些训练发展为"打扫房间"工作坊,参与者在此期间不吃不喝,也不说话,通过一系列长时间的训练来提高注意力和耐力。
1997年
阿布拉莫维奇受邀为威尼斯双年展的南联盟展馆创作作品,她提出的方案旨在探讨巴尔干地区的持续冲突。由于时任黑山的文化部长更倾向于展示具有积极民族主义的作品,阿布拉莫维奇退出了合作。相反,她在意大利馆的地下室表演了《巴尔干巴洛克》,该表演引起了轰动, 并获得了金狮奖。
1999年
科索沃战争期间,由于北约对贝尔格莱德的轰炸,阿布拉莫维奇接纳了她的弟弟维利米尔及其女儿,他们在阿姆斯特丹的家中住了三年。
2000年
阿布拉莫维奇的父亲瓦乔于8月29日因癌症去世。
2001年
阿布拉莫维奇制作了视频作品《英雄》以纪念她的父亲。
2002年
阿布拉莫维奇搬到了纽约。11月,她在纽约肖恩·凯利画廊展出了《海景房》。在12天内,阿布拉莫维奇住在3个悬空搭建的单位里,不说话,不进食。
2004年
阿布拉莫维奇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她还参加了在纽约举办的惠特尼双年展。
2005年
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呈现了《七件小品》。除了一个新作品和她的作品《托马斯·利普斯》的重演外,阿布拉莫维奇还重演了五个由其他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作的开创性行为艺术作品。她花了十二年时间获得这些艺术家的许可来重演这些作品。《七个小品》获得了美国艺术评论家协会2005-06年度最佳时基艺术展览奖。
2007年
阿布拉莫维奇的母亲达尼察在贝尔格莱德去世。
2010年
回顾展《艺术家在场》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幕。展览的标题与阿布拉莫维奇在展览期间表演的新作品相同:她坐在一张桌子旁,观众可以坐在她对面,默默地凝视她的眼睛,时间不限。超过1500人参与了这一活动,许多观众排队数小时以获得这一机会。这次展览首次邀请了年轻行为艺术家重新演绎阿布拉莫维奇的早期作品,这一创新使得新观众能够直接参与她过去的长时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还创立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学院"(MAI),旨在用她过去二十年中发展起来的方法训练长时行为艺术家,包括"打扫房间"工作坊。
2011年
阿布拉莫维奇被选为英国皇家学院的荣誉院士。
2013年
阿布拉莫维奇被法国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军官级。
2014年
展览《512小时》在伦敦蛇形画廊开幕。阿布拉莫维奇邀请公众与她一同表演,在仅有少量道具的简单画廊中与观众互动。每天的内容没有预先计划,阿布拉莫维奇在日记中记录了她的表演体验。
2017-19年
回顾展《清洁工》在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开幕,并巡展至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奥斯陆赫尼·翁斯达德艺术中心、波恩联邦艺术馆、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基金会、托伦当代艺术中心以及贝尔格莱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9-20年
阿布拉莫维奇尝试混合现实艺术,将数字元素与物理世界相结合。最终在蛇形画廊展出了混合现实作品《生命》。这是第一件在拍卖会上出售的混合现实作品,于2020年10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
2020年
9月,阿布拉莫维奇执导的电影和歌剧项目《玛丽亚·卡拉斯之死》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立歌剧院首演。该作品的服装由里卡多·提西设计,电影主演是阿布拉莫维奇和威廉·达福。接下来的三年里,这部作品在巴黎歌剧院、希腊国家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那不勒斯圣卡洛剧院、阿姆斯特丹卡雷剧院、巴塞罗那大剧院和伦敦英语国家歌剧院巡演。
2023年
阿布拉莫维奇被晋升为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指挥官级。
2024年
阿布拉莫维奇于2024年4月获得了哥本哈根大学颁发的丹麦文化届最大的奖项﹣﹣索宁奖。她的皇家艺术学院展览将继续巡展至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和苏黎世艺术馆。
三楼 水晶影院
在三楼水晶影院中,一些年轻人全神贯注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摆弄着台面上的水晶颗粒,还不时做些记录。还有一些人静悄悄躺在木床上。
原来这是策展人一个独创的体验游戏。
1991 石英石、木凳
体验说明:
坐在凳子上,观察晶体直到它的能量被传递,离开。
持续时间:无限制
人用床
2012 木头、水晶
体验说明:
躺在水晶下面,闭上眼睛,保持静止,离开。
持续时间:无限制
漫步
观众还沿着长廊,踏在脚下松软的土块上,一边墙上是好几种水晶矿石,另一边的小房间里有各种水晶形成的不同场景氛围。
不同的矿石有着不同的功能:
烟晶石
温和地中和负面振动,排毒并防止辐射和电磁烟雾。
绿石英
缓解消化问题和恶心症状,增强免疫力,净化全身。
透明石英
连接更高层次的意识,提供治疗和净化。
玫瑰石英
象征着无条件的爱和情感治愈的“心之石”。
赤铁矿石英
镇静石,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静。
蓝石英
减轻恐惧,增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雪石英
鼓励心灵平静,提供情绪稳定。
黑曜石石英
释放情感、身体,和精神上的堵塞。
慢走
尽可能慢地走,
移动得越慢越好,
想想你的动作:
抬脚,
抬脚,
伸腿,
伸腿,
触地,
触地。
艺术家心声
在策展人的三幅照片旁的艺术家心声,让我眼睛一亮:
一个艺术家
不应该
对自己
或他人撒谎
一个艺术家
不应该窃取
其他艺术家的
创意
一个艺术家
不应该
向艺术市场
妥协
一个艺术家
不应该
杀害其他人类
一个艺术家
不应该
把自己
塑造成偶像
一个艺术家
应该
深入内审
以获灵感
内审越深
艺术家也将
更加全面
艺术家
感受天地万物
艺术家
创造天地万物
艺术家
便是天地万物
一个艺术家
应该
长时间地
身处瀑布
身处喷发的
火山
凝视
奔流的
河溪
凝视
海洋与天空
相接的
水平面
凝视
夜晚天空的
星辰
4楼 阿布拉莫维奇方法
阿布拉莫维奇方法是一种参与式体验。
在您进入展场之前,必须寄存手机、手表和其他电子设备请穿上鞋套及戴上降噪耳机,与物件互动时,请勿触碰水晶。
体验时长:无限制
阿布拉莫维奇方法
在一个喧嚣和注意力分散的世界里,花时间与自己和他人建立联系变得愈发困难。阿布拉莫维奇方法是一次让人保持宁静并连接当下时刻的机会。此方法综合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她55年职业生涯中的研究和经验,是对时间和空间存在的探索。
引导员
训练有素的引导员将以阿布拉莫维奇方法指导观众体验作品。他/她们统一接受了为期数日的训练,
其中包括学习阿布拉莫维奇方法的训练。由此,引导员进一步建立起耐力、耐心,和存在状态,以维持空间中的能量流,并长时间与观众互动。
当我们寄存好包、手机和其他物品,穿上鞋套,戴上耳机后,穿着白大褂的引导员,便会牵着观众的手,缓慢地依次走向水晶之门、水晶支柱、水晶之床、水晶之矿、水晶浴缸等。让我们闭着眼睛,感受这些不同的心情。
尤其是躺在铺着稻草和旁边有水晶矿石的浴缸中,引导员让您闭上眼睛,然后他们会轻轻地扬起稻草洒落在您的身上,让您有着回到大自然的瞬间感觉。
四楼的多元化场景,比起三楼的体验,更为神秘、宁静,富有刺激味。
艺仓美术馆,原来是由一座煤仓改建而成。自开业以来,一直是引进丰富多样的海外艺术家的展品等,深受沪上观众的青睐。这次展出多场景的欧洲艺术家“须臾之物”的“能量转换”,将会给2025年的上海带来智慧、坚韧和新生!
2025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