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4日是“世界逻辑日”。这是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是为了纪念20世纪的两位逻辑学家而设定的国际性纪念日。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A.Azoulay)在2021年1月14日世界逻辑日致辞中说道:“我们被逻辑包围,但却很少意识到其存在——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逻辑。”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2025年1月14日世界逻辑日致辞:
无论是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学派或儒家思想的典籍、公元一世纪印度正理学派的严谨概念,还是中世纪摩西·迈蒙尼德或阿威罗伊的教诲,其中体现出的逻辑的力量,始终是人们的灵感之源。---正因如此,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伦理观必须普遍推广、人人可及。---为此,教科文组织还致力于在各大洲提供以逻辑为基础的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培训。我们也因此非常重视让女童从小学开始就学习科学,特别是在非洲,并通过“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妇女与科学奖”支持青年女性和女性研究人员。归根结底,逻辑精神和逻辑思维是我们构想明日世界的基础。在这方面,教科文组织的社会变革管理计划(MOST)致力于促进研究人员(包括逻辑学家)与政治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以依托社会科学知识,制定应对当代挑战的全球对策。
2
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伦理观必须普遍推广、人人可及。但当今的世界已经变得有些疯狂,不按常理出牌,罪犯当上美国总统,丛林法则在二战80周年后重又抬头 这一切尤其显得回归常识,理性批判和逻辑推理等重要性和迫切性…
今天是世界逻辑日,也是上海市政协“两会”开幕日。适逢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一个话题涌现脑海:上海需要加强批判性思维。如这次突出报道的超五万亿经济总量,如何理性看待,而不沾沾自喜?
2024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球城市第一阵营。
纵观全球顶尖城市,GDP达到5万亿元这个经济总量与纽约、东京、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同处于第一阵营。但是差距还是比较大。
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美国纽约,2022年GDP总量为1.206万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8.8万亿元,相当于上海的1.76倍。纽约市的常住人口为825.8万人、面积为778平方公里,分别只有上海的1/3、1/8,这意味着纽约的人均GDP是上海的5倍、地均GDP为上海的14倍。
所以,无论是看总量,还是看人均,上海和纽约的差距都还很大。
纽约之外,全球经济总量第二大的城市是日本东京,2023年的GDP约为95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7万亿元。
全球经济总量第三大的城市是美国洛杉矶县(含洛杉矶市),2023年的GDP约为8717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6.39万亿元。
另一个要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是:上海五个中心,其中一个是科技创新中心。而香港城市多功能定位中有“创新科技中心”。“科技创新”与“创新科技”词语排列不同,但内在意蕴却有质的差距。
当然,上海这座城市,现在既能建造航空母舰、大型邮轮,也能制造国产大飞机,这在全球是不多见的。但是,与其高端制造业相匹配的是高端服务业,上海是否有相应的提高?与香港的差距又在哪里?
3
再回顾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逻辑日的重要意义:
1、思考能力是人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人类的定义都与意识、知识和理性等概念相关联。根据西方经典传统,人被定义为“理性动物”或“逻辑动物”。纵观历史长河,逻辑学作为推理原则研究,曾被许多文明所探究,而且从最早期的逻辑表达式出现以来,逻辑在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尽管逻辑与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否认的相关性,但是公众对逻辑的重要性却知之甚少。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联合宣布世界逻辑日,意在提请跨学科科学界和广大公众关注逻辑的思想史、概念意义和实际影响。
3、在全球范围内热烈庆祝每年一次的世界逻辑日,旨在促进国际合作,推动逻辑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支持各协会、大学和其他与逻辑有关的机构开展活动,并增进公众对逻辑和逻辑对科技与创新的影响的认识。此外,庆祝世界逻辑日也有助于在教育和科学进步的基础上促进和平、对话和相互理解的文化。
4、2019年1月14日,由活跃在数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经济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大学、研究所、基金会和协会提出倡议,庆祝了第一个世界逻辑日。这些网络的存在及其对未来每年庆祝世界逻辑日的承诺,使人相信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的相关成员组织一起宣布世界逻辑日,将带来一项能产生影响和附加值的可靠行动计划。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逻辑日的承诺将确保其具有一个更广泛和更具地域多样性的目标,并与人文学科领域既定的计划优先事项有机地联系起来。
重视和加强对世界逻辑日的意义认识,牢固树立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不再回到“大跃进”“文革”时代中的那种自欺欺人、自我吹嘘、盲目自大的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极左”年代。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潜在的问题与风险。批判性思维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对经济数据进行广泛深入分析,了解其背后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字游戏中。如何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如何应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如何减少与全球卓越城市发展差距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以理性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定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上海需要在各个层面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关键,我们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加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推动公众对重要议题的理性讨论与思考。
在政策制定方面,政府应鼓励多元化的声音,听取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避免决策的片面性。通过建立开放的对话平台,促进各方的理性交流,形成共识,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