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童年的小卖部——福昌小店

2024-10-28 15:01   江苏  



童年的小卖部

福昌小店

梧英子


“福利社里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这是校园歌曲《童年》所唱的情景,也是我童年时的真实写照。20世纪70年代,小朋友们口袋里何止没有半毛钱,能找到一分钱,都很困难。每天下午放学,路过街边巷口的“福昌小店”,只能看着那琳琅满目的食品,咽咽口水,恋恋不舍地离开那透明的玻璃柜台。

 



福昌小店位于南京城南,下浮桥南端,回龙街路口的豆腐店旁。周边聚集着许多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南京”,他们口中的这个小店,通常被称为“福昌”。



▲下浮桥


店面大概只有2到3米长的迎街柜台,深度只有2米左右,可是里面应有尽有。从左边说起,台面上有几个带盖的大玻璃罐,里面分别装着葵花子、奶油瓜子(小西瓜子做的)、奶油花生米,偶尔会有外面裹着一层白色糖衣的花生米。下面柜台里有各种零食,蜜饯有杨梅、橄榄。最便宜畅销的是“老鼠屎”,学名咸金橘,因为形状像老鼠屎。糖果有水果糖,各种颜色的小圆糖,有时还会有椰子糖和高粱饴,我最喜欢的是用彩色透明塑料纸包装好的橘子口味的软糖。记得小学高年级时,我还见过几次类似“士力架”的白色巧克力,里面夹着花生米,那时已经是80年代初期了。



▲20世纪70年代百货商场柜台


柜台的中间部分,一边是卖糕点类的,摆放着那种勾人回味却很少再吃到的美食——鸡蛋糕。两块相叠包装,烤制的火候是那么地道,浓浓的豆油香夹杂着草鸡蛋的味道,不焦也不嫩,吃到口中糯糯的,有种噎人的感觉。再配上一杯凉凉的茉莉花茶,就是我放学后的下午茶。柜台里的糕点还有金刚脐、油球、开口笑、马蹄糕……另一边是烟酒柜台,柜台里放着大众消费的烟酒:大前门、南京,双沟、洋河大曲。柜台上面是部分散装的饼干:玩具饼干、动物饼干、万年青、奶油饼干,还有蛋黄元。只记得这么多了,估计也就这些。这里我最喜欢的是一分钱一小纸包的月饼屑子(苏式月饼面皮脱落的渣渣),我从小就不喜欢甜腻的月饼内馅,家里的苏式月饼都让我扒光了皮,这时我只有向家人讨要一分钱,去福昌小店购买。


小店的进出口紧挨着豆腐店,这里就是传说中打酱油的地方。酱油缸、醋缸、酒缸,都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必需品,相对比较热闹,但不是小朋友喜欢的地方,只是偶尔会被派遣打打酱油。


福昌小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也有满足不了我们的时候。那时女生都喜欢比吹泡泡糖,有一首儿歌:“泡泡糖,泡泡糖,不能吃只能玩,吃下肚,烂肚肠。”细细长长的,小拇指粗细,大约8厘米长,一毛钱4个。




泡泡糖当时可是紧俏商品,只有升州路车站旁的大店里有,每人限量,只能买4根,而且不是天天有。小朋友每次得到内部消息后,前一天晚上就想办法筹钱,一分二分的,大家那可是齐心协力,放下一切踢毽子、跳橡皮筋、格房子的恩怨,一根泡泡糖按照出资多少分着吃。


第二天一早就去用石头排队,天亮后,再去认领自己的石头,当时的人可真自觉,不但不插队,连石头排队都承认。买到的兴高采烈地走一路吹一路,没买到的、没钱买的,屁颠颠地跟在后面,指望前者玩腻了,能分一点尝尝,或者捡一张糖纸收藏也好。不知道谁后来出了一个主意,一根泡泡糖加一颗生花生米,可以吹出更大的泡泡……




随着时代的变迁,福昌小店和升州路大店早已成为平地。儿时的记忆也渐渐模糊,想起外婆一句时常挂嘴边的话:想当年,南京的牛肉饺儿可好吃了。至于有多美味好吃,我也没吃过。现在轮到我说了:想那福昌小店里的……


(选自《南京史志》2021年第四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古都文脉、弘扬方志文化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均可,配相关图片;音频类(同时提交文本)不超过3分钟;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dfz2095@163.com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方志南京
弘扬方志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传承古都文脉,讲述南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