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悠悠茶韵悟匠心

2024-10-16 14:45   江苏  

悠悠茶韵

悟匠心


万宝宁



南京地处丘陵地带,起伏的岗峦最宜种植茶树。雨花茶,作为南京的特产,以茶色碧绿、香气清雅、滋味甘醇,享誉国内外。自1959年诞生不久,就跻身全国十大名茶之列。今天,雨花茶人匠心巧运,推陈出新。雨花茶不仅有绿茶,也有红茶,形成了品种丰富、寓意深远的中国名茶。





起源

松树长青诞雨花


南京有悠久的种茶史。唐代,“茶圣”陆羽就到栖霞山采茶、品泉、论禅。摩崖刻石“试茶亭”,就是他曾驻足之地。两宋以后,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那时饮茶已逐渐成为南京人的生活习俗。


1958年,国家号召适宜茶叶种植的地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南京市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向省市领导报告,要求为创制名特茶立项。很快,时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冲同意了申请报告,并明确指示:“创制名特茶,纪念革命先烈,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不久,江苏省成立“江苏省名茶创制委员会”,把全省十多名制茶高手集中到中山陵园,组成专家技术小组,其中核心就包括中山陵园管理局茶厂高级工程师俞庸器先生。

 


▲1959年创制成功的松针状雨花茶

标准样


创制名茶,茶叶形状怎么定型,时代意义怎么体现?俞老反复琢磨着。一个下雨天,俞老骑着自行车回家,无意间瞥见被雨水打湿落地的松针,一个激灵,瞬间有了灵感:松树四季常青,如果茶叶形状定型为松针,不是可以寓意革命先烈万古长青吗?俞老赶忙向领导报告,彭冲书记立即表示:“定型为松针,不仅可行,而且寓意深刻。要抓紧完善技术,提高试制质量。”


1959年4月20日,正式炒制出外形与国内诸多名茶明显不同的松针形状茶。省、市领导将松针形状的茶叶正式定名为“雨花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摆上了1959年江苏省农业展览馆的展台。


自1959年南京雨花茶被评为全国名茶后至今,先后7次获得“全国名茶”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7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2022年3月,南京雨花茶成功入选中欧第二批地理标志保护清单。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制作

紧细圆直技艺精


“名茶不飘,飘茶不好。”雨花茶入水(85℃)即沉,根根直立。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可谓色、香、味、形俱佳。

 



制作雨花茶,在原料选择和技艺操作上均有严格的要求。


一是采摘。雨花茶茶树的品种是中小叶良种,清明前后开采,嫩度均匀,长度一致,不能一把采。采摘一级雨花茶鲜叶的标准是一芽一叶,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通常炒制每500克特级雨花茶约需5万个左右芽头。因清明前气温低,茶树生长较慢,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产量极少,因而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二是晾青。上午采回来的鲜叶及时摊放,走掉一部分水分。晾青过程中的水分散发是在鲜叶有生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水分沿叶脉扩散,经由叶面的气孔蒸发,让鲜叶内的酶带动各种成分的氧化,这样茶叶的色、香、味才易形成。


三是杀青。用高温杀死叶细胞,让茶青停止发酵,保留天然物质, 比如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等。传统做法是用手在60厘米口径平锅内来回翻炒,其时锅温在120℃左右,手不能碰到锅壁。通过不断翻动抖炒,让茶青受热均匀。现代制茶,工序有所改进,大多是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


四是揉捻。把杀青好的茶青拿来像揉面一般地揉,这时的茶青是熟的,虽然表面看起来有点干,但里面还是湿的。揉捻的轻重程度,决定了茶叶冲泡出不同的滋味浓度。揉轻了,茶条松散,味淡;揉重了,易产生碎末茶,味苦。所以,在揉捻手法上要“先轻、再重、最后轻”;中间解块3~4次,时间8~10分钟,初步成条。


五是干燥整形。揉捻完就进行干燥,把茶青水分蒸发掉,这是形成雨花茶特殊外形和品质的关键工序。在初步成条的基础上,用独特的搓条、抓条、理条的手法进行整形,形成雨花茶紧细圆直、两端尖尖的松针形状。


最后是筛分。这是雨花茶炒制技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筛分除杂,按粗、中、细不同外形的大小,分出不同的级别。



传承

茶韵流芳匠心传


雨花茶品牌经久不衰,茶韵流芳,这得益于南京这片水土的滋润,更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匠心传承。


讲到当代雨花茶的传承与创新,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


1994年,陈盛峰大学毕业,来到中山陵茶厂,先是担任技术员,经常深入梅花山、老果园、东沟等山间茶园劳作。1996年起,担任茶厂车间主任一职。期间,拜一批当年的老技师学艺,苦练炒茶技艺。2002年起,担任茶厂厂长后,博采众家之长,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雨花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同时,仍然亲自手工炒茶,并坚持带徒传承。工作之余,陈盛峰收集大量包括文字、照片和制作雨花茶的历史实物等有关雨花茶的史料,整理研究雨花茶文化的发展史。

 


▲陈盛峰手工炒制雨花茶


第二个要提的是“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蔚村。


赵蔚村出生于一个茶学渊源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在少年时代就接触到了茶文化。工作之余,他不断地学习茶叶知识,品味各类茶叶,积极参与茶叶品鉴评审活动。他用专业和热情,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也逐渐在茶叶行业中崭露头角。他制作的雨花茶成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指定用茶饮,2019年第二届全球苏商大会南京雨花茶唯一伴手礼。


敢于创新是赵蔚村制茶的特点。茉莉花与南京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茉莉花与雨花茶一起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有着独特的南京味道。为了学习制作南京茉莉花茶,赵蔚村多次到福建茉莉花茶生产企业学习,掌握了生产技艺。让雨花茶由鲜嫩芽茶,蜕变为馥郁芳香的茉莉绿茶。

 


▲赵蔚村在茶园查看茶苗的生长情况


从2015年起,赵蔚村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合作,共同研究南京本地红茶的生产技艺,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本地红茶生产技艺,成功申报了3项红茶生产技术专利。2018年,他开始尝试制作南京桂花红茶。经多次反复生产试验,最终确定了南京桂花红茶的窨、提技艺。如今,每到南京桂花盛开时节,他都会选择优质的南京红茶作茶坯,加入精挑细选的桂花,制作兼有桂花甜香和红茶醇厚口感的桂花红茶。


雨花茶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南京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雨花茶的色、香、味、形体现了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韵味,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精神。随着传承和发展,雨花茶的清香和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将会传遍世界。


(选自《南京史志》2024年第一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古都文脉、弘扬方志文化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均可,配相关图片;音频类(同时提交文本)不超过3分钟;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dfz2095@163.com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方志南京
弘扬方志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传承古都文脉,讲述南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