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老物件:缝纫机

2024-11-18 17:52   江苏  




老物件

缝纫机


南/京/记/忆/




王裔华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缝纫机是家庭重要的资产,它工作起来“哒哒哒”的清脆声响,仿佛是时代的脉搏,跳动在老南京人的记忆深处。


我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部老式上海飞人牌缝纫机,家人几次说要把它处理掉,我始终舍不得,因为它凝结着割舍不断的情结。我与缝纫机的点点滴滴,实属生活琐事,微不足道,但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关爱与真情,以及一代人勤劳质朴的品格和风范。


01



缘 分 



我父亲是个缝纫工,新中国成立前从扬州乡下到南京门西老乡私人裁缝店学徒做缝纫工,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私合营,在门东旭东服装厂继续做缝纫工,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晚年还继续在家里摆弄缝纫机,到80多岁才停歇下来。


父亲虽然与缝纫机终身为伍,但却长期没有属于自己的缝纫机。20世纪70年代中期,老家祖宅拆迁得到一点补偿款,父亲用这笔款项购买了一台熊猫牌缝纫机。从此,他下班后只要有空就在家里摆弄缝纫机,家里经常发出嘀嘀嗒嗒踩缝纫机的声音。

 



我家简易的服饰都是父亲来制作,一些小修小补基本是用缝纫机来完成的,我妹妹也会踩缝纫机,经常用缝纫机修补衣裤。母亲虽不会踩缝纫机,但她经常在缝纫机前做些针线活,比如钉个纽扣、缝个衣边什么的。父母收入虽不高,但因为家里有缝纫机的帮助,我家在穿衣方面简朴完整,达到了当时的“温饱水准”。

02



学 习 



我家在工作与生活上与缝纫机有不解之缘,我更是通过和缝纫机的接触,感受到邻里长辈对我的关爱。我家前厅是一家裁缝店,店名叫仙鹤街裁缝店,是20世纪50年代街道组织、由几位老大妈自带缝纫机办起的裁缝店。店面30多平方米,有3台缝纫机,两块木板搭起来的两个长条桌,几根长竹竿横在墙边用来挂衣服,一只煤炉用来烧水和烧熨斗。店里设施比较简陋,有个水缸,每天有人运送自来水倒在里面,店房用木板围挡,三面漏风,没有风扇和取暖设施。

 



那时我家还没有缝纫机,我出于对缝纫机的好奇,平时没事会去摆弄它,店里几位长辈非但没有阻止和批评,反而教我如何去踩缝纫机。初学缝纫机时,踩踏板由慢到快,手脚上下配合,掌握了规律,就能运转自如。学习过程中,机上的丝线缠绕机芯,或把针头弄断是常事,但是经过不断实践,我也能将缝纫机用起来,可以打个补丁、拷个边。


几位长辈多数都没有什么文化,店里需要写个告示、填写表格之类的,基本是我帮助完成,尽管那时我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每次都很高兴担负起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03



故 事 


裁缝店掌门人余长林奶奶是店里唯一一个会裁剪技术的,每次裁剪前,她都会在脖子上挂一根皮尺,然后细细察看布料,若有所思,接着会用专用粉块在布料上画来画去,随后用大剪刀果断地将一片片布料咔嚓咔嚓地剪下,最后将裁好的布料包扎起来递送到缝纫工手上去缝制。1965年我外公去世,留下一件蓝色的新长袍,母亲找她给我改做了一套衣服,那套拆改成的学生装衣服式样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记得店里年纪最大的是一位北方人。她个子高高,面目慈善,曾经缠过脚,虽不是完全的旧式小脚,但还是留下旧时缠绕的痕迹,故走路不是很利索。在店内她主要做一些手工缝纫活,手指经常见裹胶布,可见根根针线含辛苦,后来她买了一部新缝纫机,开始做打补丁的活儿。我学会用缝纫机来打补丁就是跟她学的:先把新布块剪好,然后用大头针别在需要打补丁的地方,最后慢慢地在缝纫机上转圈……


随着社会的发展,裁缝店慢慢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最终仙鹤街裁缝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也关闭了。


(选自《南京史志》2023年第三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古都文脉、弘扬方志文化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均可,配相关图片;音频类(同时提交文本)不超过3分钟;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dfz2095@163.com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方志南京
弘扬方志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传承古都文脉,讲述南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