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见证历史的小粉桥1号

2024-11-13 12:10   江苏  

南/京/记/忆

—见证历史的—

小粉桥1号

吴鹏


在繁华喧闹的南京新街口西侧有一条小巷,名字叫小粉桥,为何是这个名字似乎已难以考证。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这里曾有座小桥,桥上常有人以卖米粉为生。如今虽然小桥早已没了踪影,但路口却仍矗立着一座小小的院落,门牌号牌上清楚地写着“小粉桥1号”。











生命救援地

走近小院,就能看到一幢灰色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静静地掩映在高大的梧桐树下。匆匆而过的人们想不到80年前这里曾是一座挺立在日本侵略者嗜血刀丛前的城堡,是一艘庇护和平生灵的诺亚方舟。临时居住在这里的一位外国人用人格与道义的力量保护了数万中国人免遭侵略者屠杀。他的名字叫约翰•拉贝,这座小院也因他而被人们永远铭记。



 

进入这座小院,只见两层小楼的侧面栅墙上爬满郁郁葱葱的青藤,从地面一直攀缘到了楼顶。院子西北角的一株老槐树半边树干已经干枯,但还是顽强地生出几缕新鲜的枝丫,展开的绿色叶片生机盎然。东北角的墙边有一个窑洞状的砖砌结构,这是当年院内防空洞的入口,约翰•拉贝曾在这里掩护了数名中国同胞。



 

约翰•拉贝1908年来中国工作,自1911年起,先后担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北京与天津代表处的代表,后来转任驻南京分公司的经理。1937年11月,在侵华日军开始对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发起猖狂进攻时,约翰•拉贝先生以国际人道主义的胸怀留了下来,并担任由国际友人联合成立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约翰•拉贝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1932年到1938年是他在中国的最后阶段。在南京陷入黑色恐怖深渊的时刻,他利用自己的纳粹党员身份,在自己租住的这座小院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并领导10多位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拉贝还在这幢小楼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客观翔实地记述了侵华日军丧心病狂的杀人游戏和惨绝人寰的暴行血案,已成为日本无法抵赖的大屠杀证据。

 


▲故居陈设品


几十年后的今天,这座小院门口的墙壁上竖起的铜铸板画,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年拉贝和其他几位外国友人的头像,旁边还有翩翩起舞的和平鸽,头像下方展现出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横幅以及当时抢救难民的情形。有一个带有红十字标记的角楼出现在画面的醒目位置,那是当年被确立为安全区的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整个画面凸显着那段恐怖黑暗流血的历史。



友谊见证地

小院中间,我们可以看到一块黑色大理石基座,上面安放着约翰•拉贝的半身雕像,下面镌刻着熠熠生辉的文字——“约翰•拉贝1882—1950”。

 



拉贝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1938年春,拉贝离开南京返回德国之前,南京人民送给他一块红绸布,上面写着“济难扶危,佛心侠骨”,但自此以后,拉贝再未返回过中国。在德国,拉贝多次在柏林发表演讲,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疯狂暴行,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宣扬着正义。为此,他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由于他的纳粹党员身份失去了工作,一度还遭到逮捕,致使他穷困潦倒,陷入困境。但善良总会有善良来报答,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曾在中国土地上呕心沥血保护中国人的“辛德勒”。消息传到南京后,不到十天时间南京市民就募捐了1亿元(1935年11月至1948年8月流通的法币币值,当时约为2000美元的购买力)汇给拉贝,并寄去了物品和食物,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1950年,他在德国因中风去世,此后他在柏林的墓地因其后代无力续费,1996年被墓园管理方拆除。得知此事的南京市政府一次性为他续费40年,并请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为他重新设计了墓地。为表示感谢,拉贝的后代把拉贝的墓碑迁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使他又回到了曾生活30年并做出重大贡献的土地上。



 

为了永远铭记拉贝拯救大批市民生命的事迹,南京市人民政府把拉贝曾居住过的这座小院定为重要民国建筑,并在2013年5月由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选自《南京史志》2022年第二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古都文脉、弘扬方志文化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均可,配相关图片;音频类(同时提交文本)不超过3分钟;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dfz2095@163.com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方志南京
弘扬方志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传承古都文脉,讲述南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