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记忆中的马巷

2024-10-12 15:02   江苏  





刘有海

马巷位于升州路东段北侧,是一条老街小巷。1992年,中山南路拓建南延至长乐路时,将天青街、马巷、铜作坊等一些小街巷拓宽拉直。之后,马巷之名,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记忆。



 

马巷的得名,相传是因为不远处有一个赛马比武场,那时有许多骑手在此休息歇脚。以前在城南提到马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因为过去,绫庄巷加工帽子、绒庄街加工绒花,然后都拿到马巷门市,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形式售卖。由此,这里一年到头都是人流如织、热热闹闹。



(壹)


从宋元开始,南京丝织业就很发达,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康熙年间,内秦淮河一带有织机五六百架,每天缫丝、整理、梳理和织造时的下脚料很可观。聪明的南京人就把这些下脚料通过整理、染色、打绒等工序做成绒条、绒线等。



 

绒花是南京的特产,特点是产量大、花色品种多、做工精美,绒花丰满、形神兼备。绒花的制作是把各种粗细长短的铜丝,上面缠满各种颜色的绒毛而成为各种绒条,再把各种大小、颜色的绒条搭配加工成小鸟、花卉等造型,如喜鹊登梅、梅花三弄、富贵花开、孔雀开屏、凤凰朝阳等等。有的绒花上面还有一连串闪闪发光的小珠子,戴在头上摇曳生姿,好看极了。由于南京绒花好看又便宜,丰满又鲜艳,一般人家都买得起,所以销路很好。南京周边、苏北、安徽、山东及河南的商贩都到马巷来批发绒花。卖绒花的店铺较大,有三进深。绒花不能挤压,只能放在竹编筐中,很占地方。运输绒花用一个竹子编的笼筐,筐口要大,大约一米,但是每层(高度)很浅,担子每头有五六层,这样装的绒花才多。



 

小时候,老家六合的农村妇女们到了过年过节,总喜欢在耳鬓旁或发髻上戴一朵绒花,又或在胸前别一朵绒花,顿时人就显得精神和漂亮许多。19世纪60年代后,绒花的产量和戴的人就少了。



(贰)



旧时从升州路进入马巷(南口),有几家卖帽子的店铺。此处帽子品种多、大众化、价格便宜,所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商贩和居民来此购买。商贩多了,马巷也就有了旅馆和小饭馆。


小时候父亲每年都会带我到马巷买帽子,记得买过童子军帽子和有舌头的制服帽子。1954年夏天,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到冬天又是罕见的极寒,达到零下14.5度,父亲带我到马巷买了一个绒毡帽,那一年许多家长都为男孩子买了绒毡帽御寒。那时,走进马巷就像是到了帽子的海洋,每家店铺都把各种帽子挂在一张撑起的网上,放到街边以吸引顾客。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帽子使人眼花缭乱,夏天戴的、冬天戴的应有尽有,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儿童帽——老虎帽、兔子帽等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马巷还有做戏服的店铺。做戏服有许多规定,不同人物、行当、剧情都有特定的服装,衣服料子质量要好,颜色要纯,搭配要好,最费功夫的就是绣花,一针一线来不得半点马虎。戏服店铺还做演戏用的头盔、高底靴(鞋)子和凤冠霞帔。

(叁)


马巷南段最热闹。向北走,在马巷中段西边有一个断头巷子叫观音巷,据说这里曾经有个观音庵。再往北一点,东边是小砂珠巷,小砂珠巷不长,向东走一点就到了大砂珠巷。大、小砂珠巷相接的巷口有一口大井,井台很大,整天都有妇女在此洗菜、淘米、洗衣服。

 



过了小砂珠巷,顺着马巷往北不远就到了锡箔店,那时人们在清明、端午、七月半、冬至等日子都要祭祖。祭祀祖先需要用到锡箔纸叠出来的银锭(锡纸元宝),因此对锡箔纸的需求量很大。那里的锡箔店铺门面很宽,一半是柜台和放成品的地方,另一半是打锡箔的地方。打锡箔需要师徒两人共同进行,师傅坐在凳子上,前面有个方形的铁砧,铁砧上面及四边有弧形便于锡箔的敲打,徒弟坐在边上浅坑中的小凳子上。打锡箔时在一层纸上放一小块锡片,层层叠叠共有二三寸高,用类似牛皮纸的纸包好(这种纸内行称为黄金纸,敲不破打不烂,制作方法保密,市面上买不到),纸包再用细绳扎好,师傅用小方铁锤敲,徒弟双手举起大的方铁锤用劲敲打,小铁锤打到哪里大铁锤就跟着打到哪里,纸包中锡片要全部都打到就要凭经验和手感。



 

马巷北口的东面是府西街,相接的转角处开有当时南京最好面馆之一的刘长兴面馆,以长鱼面、熏鱼面、大肉面和小笼包最为有名;沿府西街向东,南面不远是城隍庙,北面是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大门。北口西面是南捕厅,不远有一个酱园店,他家的豆腐乳远近闻名,连城北的人都跑来买;再往西一点,南面就是甘熙故居,故居的几个大门都开在南捕厅方向。


(选自《南京史志》2022年第三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古都文脉、弘扬方志文化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均可,配相关图片;音频类(同时提交文本)不超过3分钟;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dfz2095@163.com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方志南京
弘扬方志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传承古都文脉,讲述南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