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兴
南京记忆
马学仁 刘政纲
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每一条老街深巷都藏着说不尽的烟火故事,而位于城南繁华地段的刘长兴,便是这样一家承载着无数南京人记忆与情感的百年老店。其招牌下“百年老店,长兴长青”似乎也昭示着它的辉煌历史。
起家
1926年夏,南京城南人刘国发来到府西街,支起四张八仙桌,开了家“刘长兴饺面店”。经营品种大众化,地址也不在繁华之处,怎样才能让生意红火起来?为此,刘国发潜心研究了薄皮小包的制作方法:一是改进了外皮制作工艺。采用无酵点碱、温水制皮的独创新工艺,使外皮既有韧性,又有可塑性。二是改良了肉馅的用料和调配。选用皮薄肉香的“南乡猪”猪肉,并用“三伏秋油”、盐、糖、生姜、香葱等佐料调馅,再将猪皮熬成的皮冻切碎后拌入肉馅中。待肉馅蒸熟后,皮冻化为卤汁,肉馅嫩滑可口。于是一种“皮薄、馅大、肉嫩、卤多”的新汤包就脱颖而出了。
当时的报纸在介绍这种薄皮小包时说:“当包子送上桌来,用筷子夹而取之,刚一离笼,包子即刻成了葫芦形状,盖因底部形成一晶莹的圆球,汤水在其中荡漾,中间是大圆球,肉糜在焉,再上端当为葫芦顶了。及尝,鲜美异常,不感油腻。”进而还总结出吃薄皮小笼包的口诀:“慢慢移,轻轻提,先开窗(咬一小洞),后喝汤(卤)。”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刘长兴很快就闻名遐迩,一些达官贵人也来此一饱口福。
闻名
不过,真正让刘长兴远近闻名的还是跳跳面。刘长兴跳跳面的压制方法很特别,将面粉、食用碱与水和匀呈半干状,铺在案板上,用木杠一端固定,另一端骑坐操作人员,反复碾压直至成很薄的面片,然后用大刀均匀地切成条状。用这种方法压制出来的面条,富有韧性,耐嚼有劲道。其下面方法也与其他的店不一样。先把面条放入开水锅里煮开,去掉碱味,再挑进清水锅里“过汤”,然后放进另一口骨头汤锅里煮熟。面条起锅后根根分离,呈半透明状,吃到嘴里软硬适中。面条的汤是制作浇头用的卤汁和高汤,浓郁香美,风味独特。
刘长兴的面条好,浇头更好。当年南京有句口头禅:“刘长兴的大肉两头都沾着边”,就是说他家的浇头大肉号称八寸长,从大海碗这边搭到那边。刘长兴的面条浇头不仅有大肉、熏鱼、长鱼(鳝鱼)等品种,还会随时令变化。
发展
刘国发治店极严,立有“清规戒律”。包子出笼,他会亲自品尝,先取一只切开,对馅心仔细观察,不满意的不允许上桌。倘若客人吃包留下了顶盖,他就要仔细分析,是包子皮擀制的问题,还是包制的手法问题,又或是蒸制的时间不够。一旦找到原因,立即进行整改。由此,刘长兴饺面店发展迅速,1935年门面扩大到4号,与马巷北口东侧相连,前后有四五进,有八仙桌50张,“南乡猪”每天要用四五头。刘长兴的服务方式与众不同,开店之初就不设“雅座”,宾客不论尊卑贵贱,凡光顾者一律排队依次入座,达官贵人为一饱口福仍络绎不绝。
1956年公私合营,为了扩大经营,刘长兴在三山街开了分店。1958年,刘长兴迁到了中华路178号,营业面积达到260平方米。由于工艺精益求精、管理严格规范,刘长兴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管理先进、服务质量高、产销领先的知名餐饮企业。1986年,刘长兴薄皮小包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刘长兴参加商务部举办的名特小吃比赛,最终以最高分夺得“金鼎奖”。1997年刘长兴获中国烹饪协会“中华名小吃”认定。1999年,刘长兴的“香菇蒸饺”“螃蟹包”“薄皮小包”获江苏省贸易厅“江苏名点”认定。
1996年9月,白下区饮食公司更名为“南京刘长兴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年底成立“刘长兴饮食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刘长兴”这块金字招牌,发展刘长兴连锁事业。
岁月悠悠,刘长兴依然在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南京的烟火故事,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或许,它不仅是一家餐馆,而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南京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节选自《南京史志》2023年第四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