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 | 《红楼梦》中的民俗:“打十番”

2024-11-21 15:13   江苏  

【《红楼梦》中的民俗】



江宁区志办 陈家邦


曹雪芹在南京生活过很多年,对金陵乡间的风土人情知根知底。


《红楼梦》第十一回讲宁国府为贾敬做寿,有这么一段描写:


这里渐渐的就有人来了。先是贾琏贾蔷到来,先看了各处的座位,并问:“有什么顽意儿没有?”家人答道:“我们爷原算计请太爷今日来家来,所以未敢预备顽意儿。前日听见太爷又不来了,现叫奴才们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台上预备着呢。”


这里所说的“打十番”,正是早年流传于江宁麒麟东流镇(今麒麟街道东流社区)的民乐“十番锣鼓”。这具有浓郁乡土韵味的“十番锣鼓”,从明末至今在乡村时空相沿五百多年,承载着老南京乡民们几多苦乐悲欢的乡愁。





何为“十番”



“十番锣鼓”又称“打十番”“十番乐”,当年并非今江宁麒麟东流乡村独有,而有着极其广泛的民俗性。后随着扬剧、锡剧、黄梅剧等地方戏曲流行,各套路锣鼓随之发展,从而不断丰富了“十番锣鼓”的内涵,并流传于今江宁、栖霞、六合、浦口、溧水、句容、扬州和皖南等地方。

 


▲十番锣鼓


之所以冠以“十番”之名,是因为打锣敲鼓时配以凤点头、望家乡、迈虎步、挥手臂、舞鼓槌、扑腾跳、庆丰年、迎新春等十套动作,表演时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


“十番锣鼓”与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因而生存广泛。人们表演“十番锣鼓”,融入了民间生产、生活及时俗和信仰,表达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思想情感。通过“十番锣鼓”打击乐器,感受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绵延起伏、浑厚动听的美感。有时为使氛围热闹,还会加入大镲、板鼓、串铃、铜钲、唢呐等响器,以抒情助兴。


根据所用乐器不同,可分为清亮锣鼓、吹打锣鼓、开道锣鼓三种形式,其敲打以服务于乡俗礼仪、节日庆贺、抑恶扬善、祈福纳祥等场合。根据不同环境、场合,表演时注意强打弱击的此起彼伏,控制节奏、速度、缓急以及击鼓手法等不同技巧,时而轻重有序、抑扬顿挫,时而跳跃抃舞、擂鼓呐喊,时而紧锣密鼓、鼓乐齐鸣。


奏起时锣鼓喧天、铿锵悦耳,整个鼓点节奏气势恢宏、声势浩大、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令人陶醉,“艺”味无穷。




“锣鼓”往事



“十番锣鼓”虽说土俗淳朴,但土得有气韵、风趣、乐和,敲打出了美好的祝愿,喜庆的氛围,田园的情怀,让人感受到一种粗豪的乡野生趣。


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六十年代,每到春节期间,江宁麒麟东流周边的乡村艺人在“十番锣鼓”伴奏下,踩着锣鼓点,满怀激情,走街串户,舞狮子、探花船、耍龙灯、踩高跷、打花棍、闹新春,自娱自乐式的表演,热闹得不得了。


尤其是到了农历三月三,旧俗里东流有郗祺庙会,“十番锣鼓”是社火中重头戏,也是祭拜的仪式。以东流庙为中心,方圆四十八社(一村为一社)乡民身穿五颜六色服装,人声鼎沸,群情激昂,锣鼓开道,云集庙会。途中有的抬着塑像,有的搭着“人马”,有的举着社旗,有的拿着马叉(一种长齿铁叉),有的扛着万民伞,社火队伍蔚为壮观,绵延几里长。


那时,各社都有一支青壮年男子组成的祭祀锣鼓队,少则8面大鼓16人,多则24面大鼓48人,相间排列,两人左手抬着大鼓,右手握着鼓槌,击鼓鸣锣,边打边走,动作连贯,移动自如,有板有眼,节奏抒情。一路上锣鼓、炮铳(土炮)、呼喊声响成一片,路边人如潮涌,欢呼雀跃。


“十番锣鼓”伴随着村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让乡村贫乏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别有风情的色彩。

 


▲麻雀蹦


时过境迁,斗转俗易。如今,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娱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麒麟东流的“十番锣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但今天听到已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方山大鼓“麻雀蹦”“咚咚,咯咯锵,咯咯锵……”的表演声,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欢闹的乡村,“十番锣鼓”的表演场景清晰如初……


(图片来自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讲述南京故事、传承古都文脉、弘扬方志文化为主。来稿一经采用,即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文章字数在500~3000字均可,配相关图片;音频类(同时提交文本)不超过3分钟;漫画图片需加相关文案。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系。
投稿邮箱:dfz2095@163.com

 



希望您的关注  感谢您的转载

期待您的点赞  欢迎您的投稿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方志南京
弘扬方志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传承古都文脉,讲述南京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