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琅勃拉邦到万荣、再到万象,这便是大多数人对老挝的印象。但实际上,这仅仅是老挝的北部而已。
坐着那辆我此生坐过最慢的巴士,我们用一天一夜共计20个小时,摇摇晃晃,穿越老挝整个中部,663公里,抵达老挝南部的门户城市——巴色。对这段行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旧文,我在老挝写的:老挝,一路坑
如果略过这一路坑,老挝南部绝对值得一去。
避坑方式也在那篇文里告诉你了,直接飞过去,机票价格其实仅400元左右。
巴色是占巴塞省的省会,占巴塞省占据了整个老挝的南部,包括波罗芬高原和四千美岛。
而311年前的占巴塞,则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占巴塞的古老,远超澜沧王朝。在澜沧国创立之前,它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一部分。
如今残存的历史见证者,便是占巴塞瓦普寺。
但与柬埔寨暹粒的吴哥遗址相比,瓦普寺冷清太多。
从我们买了门票,穿行过咖啡馆及售卖木雕的茅草屋,再到坐着观光车,绕过一个湖,停在一片开阔地,一路上几乎没有游人。
把我们放下后,观光车便离去了,只留下我俩和这片旷野。
环视周围,任何导览指示也没。
但很快,我们便确定了方向,这条两边立着林伽石雕,向远处小山延伸的,应该就是步道吧?!
步道尽头,分立着一左一右两座几乎对称的建筑,而建筑的样式,似曾相识。
先走进右边这座,虽显破败,但无论有印度教浮雕的山形墙,还是串珠似的窗棂,都与吴哥窟如出一辙。
(2013年底摄于吴哥窟)
左边这座,也是破烂不堪,好不到哪儿去。
但漫步其间,某个瞬间,似乎又不知不觉走进了吴哥。
翻出LP上的地图,我终于搞清了我们眼前的遗迹布局与方位。
我们面前右边这座,便是LP所称,位于中层的北阁,左边这座是南阁。
两阁据说建于10世纪中期或11世纪早期,比建造于1112年-1201年的吴哥窟还早。
从南迪大殿如果继续向南,有条古道通往吴哥窟。我好奇地打开GoogleMap搜了一下,如果步行前往吴哥窟,360公里,用时3天8小时。还真的可以步行去吴哥窟。
已经干涸的水池,建于吴哥王朝苏丽耶跋摩二世时期,也就是那位修吴哥窟的国王。
但瓦普寺的方位是坐西向东,跟古代柬埔寨的寺庙、宫殿、住宅一样,遵循婆罗门的教义,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
而吴哥窟却是坐东向西,因为它既是国王苏丽耶跋摩二世献给保护神毗湿奴的礼物,同时也是他为自己所建的陵墓。
搞清方向,继续前行。
道路一侧有五头蛇王那伽的石像。
蛇王那伽在古印度文明中是一条经过神化的蛇,其形象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在印度教中,那伽是毗湿奴的坐骑,到了佛教,它便成为佛陀的保护者。
那伽信仰在东南亚普遍存在,是柬浦寨宗教信仰的重要形象代表,我们在柬埔寨暹粒时,蛇王那伽无处不在,桥头、护栏、神庙、屋檐。
那伽是多头蛇神,有三头、五头、七头、九头之分。五头那伽是水神,常见于普通寺庙,七头多见于皇家建筑或重要寺庙,而九头更为罕见。
可见,只有五头那伽的瓦普寺,不过是吴哥王朝在统辖区建的一座普通寺庙,规模及规格远不及吴哥窟也是理所当然。
上坡,开始走一段陡峭的石阶。虽然青石板路参差不齐,但路两边的鸡蛋花树很美。盘根错节地与青石缠绕在一起,互相支撑着,度过漫长的岁月。
陡峭台阶的尽头,便是圣殿。虽然圣殿小小的,远不如山下的两座建筑大,却是瓦普寺的核心。树丛掩映中,无比神秘。
虽然门边的石雕像更大,但门楣上小小的那位才是毗湿奴。
在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中,梵天作为创造之神原本应高于一切,但在民间,保护之神毗湿奴与毁灭之神湿婆,似乎地位更高。
吴哥遗迹中,出现最多的便是毗湿奴,吴哥窟供奉的也是毗湿奴。
瓦普寺的圣殿原本供奉的是一尊湿婆林伽,所以LP上写的圣殿名称是“湿婆林伽圣殿”,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祭坛上,只有佛像,而非林伽。那是老挝人现在的信仰。
看来这是老挝人想出来的一种变通之道,既然雕刻于石头上的信仰无法抹去,至少,可以换掉供奉的主神。
就如同我们这一路过来,看到的几处撑着伞的佛像。
喜欢老挝的一点便是,明明是收门票的景区,却似乎又是无人的山野。(瓦普寺门票:5万基普/人,相当于16元人民币)
我们可以在这里静静行走,默默找寻,
那些散落于占巴塞王国的吴哥碎片。
1、瓦普寺距离巴色46公里,车程1小时,可以租辆摩托车骑过去。
2、如果打算从巴色一路南下,去四千美岛,也可以直接坐车住到占巴塞小镇。说是小镇,其实就一条街而已,而且小镇距离瓦普寺还有10公里距离,得叫个tutu车,或者租辆摩托车过去。
3、如果不想把行李搬来搬去,那就选第一种方式。这也是我俩的选择。
4、更多关于老挝旅行的功略,请看这篇:新鲜出炉的老挝自助旅行功略
--待续--
你的转发和分享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请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