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当作“补品”来输注的人不在少数。
身体虚弱、太瘦了、胃口差……就主动前往医院让医生给自己挂瓶“氨基酸”,认为输注“氨基酸”可补充营养,调节机体功能,对身体有益无害。
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就带各位重新认识一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生存的关键物质,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氨基酸。
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按照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大致可以分为 3 类[1]: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必需和非必需的概念不是从营养价值来评论,而是指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就完成代谢功能而言,所有的氨基酸都是需要的,每一种氨基酸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就是通过静脉输注来补充氨基酸的药品,是目前肠外营养中主要的蛋白质供给形式,临床上主要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患者,以及用于改善手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既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能补充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那么在身体虚弱、胃口不好、体重减轻时输注“氨基酸”不是正好吗
如果有这种想法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顺序反了
营养不良,首选「肠内营养」
输注“氨基酸”属于“肠外营养”疗法,即通过胃肠外(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素。
与之相对应的,是“肠内营养”,即通过消化道提供营养素,根据给予方式分为口服和管饲。
临床上,一般更推荐以下患者使用“肠外营养”[2-5]
其次,仅输注“氨基酸”不够
我们人体正常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水化合物(消化分解为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由氨基酸合成)、水、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
氨基酸只有在确保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如葡萄糖、脂肪乳等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才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如果仅输注“氨基酸”,氨基酸将以能量的形式消耗掉,造成浪费[6]。
因此,如果患者确实需要输注“氨基酸”,往往需要混合葡萄糖、脂肪乳一起输注;必要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入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素。
最后,输注“氨基酸”有风险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注的药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作为高渗溶液,存在着一定的输注风险,可引起恶心、呕吐、寒战、心悸、头晕、发热、胸闷、静脉炎等症状。据统计,输注“氨基酸”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4.55%[7]。
且部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含有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容易诱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哮喘、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因此
我们不能因为“氨基酸”可以补充蛋白质,认为它对身体有益无害,而在没有任何指征的情况下随意使用。
参
考
文
献
声明:本文旨在为读者分享和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1
END
1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工
作
人
员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