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南拳与大罗山红色传承(3.管益银)

文摘   2025-01-27 00:05   浙江  

温州南拳与大罗山红色传承(2.李平)


  温州人 温州事 温州史  


温州南拳与大罗山红色传承(3)


3弘扬 

星火燎原迎解放 投身建设新家乡
工作练武两不误 弘扬武术映辉煌

——管益银(1920年-1998年)

    年少时即与李平相识的管益银,也受到李平习武的熏染,后也沉浸于习武传武之道,并得到李平的无私相助和毫无保留的武术技艺相传,走上革命的道路。

    与李平同龄的茶山青年管益银早年耳闻目睹李英才在茶山传授武术、传播革命道理的事迹,在其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革命的火种。十二岁时因生活所迫就离乡去城里舅舅家在朔门横街的面坊当学徒(当年的学徒都是先干勤杂,看牛、割草什么事情都得做),因管益银勤恳朴实肯干,样样活都做得有模有样,很得舅舅的赞赏,舅舅也有意培养他,让他在处理各种事务的锻炼中学会待人接物。在1941年秋后的一天,在舅舅的牵头下,他认识了当时在朔门头, 以传授南拳功夫为掩护的党的地下革命工作者李平先生。此时,李平刚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走出,得到浙南特委的悉心栽培,武术技能不断长进,思想也有了较快的提高,深受周边青年人的青睐。

     管益银通过与地下交通员李平的交往,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因两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在与李平的交往过程中中,两人的联系逐渐密切,原来李平就是在茶山传授武术、传播革命道理的李英才的后人,两人的关系更加深厚,并且也开始跟随李平练习五鸡拳。命运在悄悄安排了他和李平一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李平也深知管益银出身贫苦,具有革命精神,服从党的安排,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就有意识地向他传播革命思想,把管益银列为党员发展对象。1945年,随着李平对管益银的深入了解,经过向组织汇报后,向管益银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因为管益银是茶山人,父亲李英才也在茶山一带从事过以传武方式秘密开展党的活动,李平对茶山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情怀,决定回到茶山一带以教拳习武为掩护,开展地下党工作。

    这对管益银是个极大的考验,自己从茶山这个边远山村来到城里谋生,不仅已经学徒出师,也已经熬出头了,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自己也20多岁了,这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大龄青年了,而且当时也正在与一个女孩相处,管益银面临人生、事业、爱情、政治生活关键时刻的重要抉择。最终选择了与李平共同去茶山传播革命思想的道路,义无反顾地放弃在城里已经站稳脚跟的工作,密切配合李平在大罗山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之前正在交往的女朋友怎么也想不通,好好的城里人不做,要回到山旮旯里去过穷日子,便与他断绝来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考察,李平发展管益银加入共产党,管益银终于在194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发挥自己茶山本地人的优势,配合李平的工作部署,密切联系与山上、山下亲朋好友的来往,先后发展了50多位党员,对党在大罗山、茶山一带革命火种的传播和党的地下工作的拓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当人民解放军主力渡江南下,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之时,1948年迎来浙南游击纵队括苍支队在人民解放军主力渡江南下的有利形势下,成功收复大罗山。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推进,浙南地区陆续获得解放,并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解放后茶山、大罗山行政区划设置为茶山乡、罗北乡,归永嘉县管辖,管益银任罗北乡党总支书记,罗北乡因李英才的早期农民运动的开展做基础,后经李平、管益银的巩固与发展,到解放初期有50余位共产党员(是当时梧田片区唯一建"党总支"的乡政府),为浙南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工业落后,出口物资不多,以丝茶出口为主,由于受到美国为主的西方列强的制裁,茶叶出口大多销往苏联等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国家为扩大茶叶生产,提高质量品位,加大出口,特令华东区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华东地区茶叶生产的优势,推陈出新。温州茶厂1955年在出口茶叶评比中,一级珍眉以“香高味醇”被评为出口茶的“状元”,引来前苏联专家到温州茶厂考察。茶山作为温州茶厂茶青的产地之一,又紧挨着温州市区,交通相对方便,被推荐作为苏联专家的考察点,管益银责无旁贷承担起苏联专家的接待任务,全程陪同,并分享他自己的全部经验,顺利完成接待工作,受到苏联专家和茶厂、市供销社领导的肯定。

    管益银一边在为地方基层乡镇党务与行政管理工作,一边继续发挥自己武术的专长,收徒开展武术传承与推广,为培养武术人才不遗余力,倾其所有。直到1962年收徒黄亚武,使其武术衣钵得以传承,并得到发扬光大!

    李英才、李平、管益银以武术传承的方式,传播革命火种的事迹在茶山广为传颂,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未完待续)

作者:管明华  李石泉

关注温州情公众号
公众号编辑:丁乙

往期选读

蛇年说蛇 | 老祖宗为何敬畏蛇崇拜蛇?

毕庶璞——“21军解放杭州”视频中的熟悉面孔

温州电业老照片

红色故事——浙南农民“老大哥”叶廷鹏

“浙南近代机械工业先驱”——李毓蒙

方先佩:从温州鳌江大岙底走出的一代名医中国著名版画家赵瑞椿的艺术人生

如园•池上楼的峥嵘岁月(中)

温州港往事——永宁 普济 民主 “长”字头 繁新 喜鹊

你家孩子会长多高?我国儿童(男/女)终身高估算公式出炉

回忆温州百里路小学的“大办钢铁”

温州情
瓯越情怀 高端读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