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原本在市场中并无太多关注度的冰杯在市场中爆火,眼看进入冬季,冰杯的热度也并没有消散。“一年四季喝冰的”“零下十度也要喝冰美式”等声音依然活跃在各大社媒平台,这不仅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对品牌的创新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咖啡风味、水果风味等等风味冰块应运而生,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这种风味冰块的推出正好瞄准当下饮品市场中冰块太多、化的太快等影响饮品原本口味的消费痛点,加上社交平台中各种自制饮品的帖子分享,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其社交属性。这都成为推动风味冰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而且从不少品牌的入局也可以看去其未来潜力较大。同时也需要各品牌在工艺上、渠道上不断加强来提高冰杯的品质和知名度,也需要相关部门加紧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其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Section 1
风味冰块
随着蜜雪冰城上线一元冰杯、农夫山泉冰杯铺满各大线上线下便利店,冰杯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爆火。实际上,冰杯在市场中早就出现,市面上的冰杯主要来自几家可食用冰公司。虽然相关产品到夏季销量也并不差,但并没有像今年这么火爆,其爆火主要还是得益于上述品牌的入局。之后其销售场景也不断拓展,从便利店逐渐向街头小店扩展,且都“不愁卖”。
北京某便利店店员表示“刚进回来的货半天就卖完了,通常到中午就得开始补货”;武汉某便利店店员表示“我们店在学校旁边,很多年轻大学生喜欢来买,特别是一些刚打了球的,基本上不愁卖”。虽然夏季已过,但市场对冰杯的热情依旧,且对冰杯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由水制作而成的冰杯,对其口味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加上“一年四季喝冰的”“零下十度也要喝冰美式”等声音活跃在各大社媒平台,使冰杯的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寻求新的突破点,风味冰块应运而生。比如奈雪的茶推出了水果风味冰球,如草莓冰球、葡萄冰球等;瑞幸咖啡则推出了咖啡风味冰球等。这也都带动了品牌销售额的增长,前者在风味冰块推出后,相关茶饮的销量增长了20%,后者冰球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这也侧面反映市场对此类产品的欢迎程度。
此外,还有品牌将风味冰块与冰杯结合,赋予了冰杯更高的价值。前段时间,大桥道推出了咖啡冰杯在711便利店中上线,宣称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方便携带、随意DIY等特点,在市场中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在此之前,叮咚买菜、永璞咖啡也推出过类似产品,近期后者还在美团小象超市推出了冰萃3.0咖啡冰生巧风味冰球杯。
Section 2
瞄准现制饮品行业的不足
冰杯的火爆并非偶然,除了炎热夏季对冰饮的需求外,还有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近两年,由于冰块太多饮品太少、冰块融化后味道变淡等问题,消费者对于现制饮品品牌的吐槽不绝于耳。网友们纷纷在社媒平台上发帖称,“一杯喝四五口就没了”、“冰块多得吸管都插不进去”“我花十几块不是买冰块”等等。甚至有品牌还因此登上微博热搜,但品牌似乎并没有听到市场的声音,依旧我行我素。
从一些品牌的点单小程序上看,并没有设置少冰选项,为了解决咖啡味变淡的问题,网友们绞尽脑汁,有下单时直接去冰或重点备注放几块冰的,也有买来后把冰块都挑出来的,甚至有网友喝到一半选择手动添加咖啡粉。但有时即便消费者在点单时备注少放冰块也很大概率上不会理会。风味冰块的诞生也与现制饮品行业的消费痛点被关注到有关,正是由此不足,才会使消费者对风味冰块的需求进一步强化。
此外,这种风味冰杯不仅可以解决饮品风味被稀释的问题,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一杯现制饮品的价格大概在10-20元左右,甚至一些快餐店中“冰块+可乐”的组合一杯就卖到10元以上。而市面上普通的冰杯大部分价格在3-9元不等,也有1元的产品,风味冰杯的价格稍高,比如某品牌咖啡味冰杯售价4.95元/杯;某品牌水果味冰杯售价8.79元/杯等等。
在刚进入市场时,也有不少消费者吐槽其价格价高,“是谁在买3.5元一杯的冰杯”、“部分冰杯价格超10元遭吐槽”等等上热搜,但与此同时使其热度进一步提高,吸引了更多目标群体。比如有网友表示“出门在外喝饮料喝酒,买个冰杯爽爆了”、“买个冰杯,在办公室也可以喝到冰咖啡”等等。加上社交平台上自制饮品的教程,利用冰杯做平替饮品被更多人关注到,即便单个并被价格稍高,但以此自制饮品与现制饮品的价格还差一大截。这在消费更加理性的当下,对消费者显然更具吸引力。
Section 3
强社交属性
当前社交平台中有不少关于用冰杯自制饮品的帖子,以小红书平台为例,以“冰杯”为关键词搜索出现了1万+篇笔记。“冰杯+咖啡+椰汁=生椰拿铁”“冰杯+橙汁+咖啡=橙C美式”“冰杯+水溶C+养乐多=柠檬点点”等等多种多样的搭配出现在眼前,由于其百搭的属性,无论是搭配咖啡、茶饮、牛奶,还是果汁、鸡尾酒、金酒,冰杯都能与之完美融合,在市场中更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在此影响下,其社交属性不断被加强,与此同时也在吸引着大量的年轻消费者。冰杯百搭、好玩的特点使不同的消费者可以“创造”出不同口味的饮品,借助社交平台的力量,既可以“种草”别人,又可以被别人“种草”。这种不断尝试、种草的过程能够体现年轻人的个性化特征,使其在社交平台中受欢迎,满足了年轻消费者新鲜事物的追逐与分享欲。
其“便利性”也是产品能够在市场都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打开杯盖,加入八分满的橙汁,再倒入一袋咖啡液,只需一分钟,就可喝到一杯橙C美式”,这种价格较低其仪式感较高的便利体验,也吸引了众多打工人,成为其疲惫生活中的“解药”。“七天不重样,十元喝到爽”,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特点。
还有部分消费者对冰杯需求属于是即时需求,比如下班路上想要回家喝杯冰饮,冰杯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有不少自制冰块无法替代的消费场景,比如在工位上想要喝杯冰果汁,从家里带冰块在工作地点备着显然不先现实,连锁便利店里的风味冰杯,正好可以满足其需求。而且有即时需求的这类消费需求的人群,往往对价格并不特别敏感,更在意的是自己当下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对于风味冰杯在市场中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
Section 4
冰杯生意还有可为
冰杯作为舶来品,2019年才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此之前,在日本、韩国市场中盛行,一年四季都畅销的属性使其早已成为各大便利店的标配。有数据显示,韩国冰杯的全年销量都相当出色,在韩国三大便利店的2020年畅销商品中,速溶咖啡和冰杯名列前茅。在日本的年销量高达25.7亿杯,甚至超过了瓶装水,成为大众高频消费品。今年夏天冰杯在我国市场的爆火,使得不少品牌将目光放到这类产品上。
据了解,中国冰杯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行业内入局者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如冰力达、冰极限、冰趣味、好淼、晓德等供应商;一类是711、便利蜂、罗森、全家、盒马、美团、等便利店商超推出的自有品牌冰杯;还有一类则是饮料、新茶饮等跨界玩家。也正是由于行业发展尚处于早期,行业内尚无头部大品牌,所以不少品牌想要尽快入局来抢占消费者心智及市场。
截止目前,在企查查上以“制冰厂”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3481家存续企业,其中成立时间一年内的公司有163家,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的企业只有9家,说明新入局玩家多以小微商家为主。这也就意味着有品牌只是想借助品类红利来获得短期利益,但同时也为真正想要在此领域深耕的企业留了更多的机会,风味冰块的出现或许对品牌提高竞争力会有较大程度的帮助。
据饿了么6月数据显示,“酒+冰块+饮料”搭配的外卖量同比增长211%,显著高于酒本身订单增幅;“饮料+冰块”的外卖搭配订单量同比增长142%。由此可见,市场对于冰杯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在纯水制成,风味也逐渐成为其关注点。在国际社交论坛上,网友们也有着关于冰饮冰块太多的相似困扰,并对可乐冰块和啤酒冰块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这都可以是产品的风味创新方向,冰杯生意还有更多可能。
Section 5
工艺上的加强
随着风味冰杯被越来越多品牌推出,其市场竞争未来也会更加激烈,单纯的在口味上优化升级并不能提高产品在众多品牌之间的竞争力,未来风味冰杯的竞争将从各方各面“展开”。值得注意的就是工艺上的比拼,现如今,在现制咖啡和现制饮品中的冰块往往比自己在家制的冰化的更慢,虽然冰块多被不少人诟病,但也有人表示“喝完还能对杯子里剩下的冰做再利用,倒进别的饮品,又成了一杯崭新的冰饮”。
从目前来看,市面上冰杯中的冰就不同于自己冰箱里冰冻的冰,前者更加透亮、不容易化,后者则泛白,化的快。这主要就是因为生产方式不同,家用冰箱制冰,是先从外面开始结冰,后再透到里面,所以冰块的内层温度并不低,水里的气泡也不会排出去。但商业制冰的方法是靠流水缓冻和分层结冰,相当于从里到外都冻了一遍,融化速度也就更慢。甚至有的工厂为了保证冰块结晶的纯度,有专门的设备来生产纯度更高的纯净水。
从市场需求来看,涉及到为冰买单的时候,“化得慢”显然是更受重视的关键价值点,这也就为品牌制造差异化竞争点提供了机会。由于消费者对“化得慢的冰”的需求更大,风味冰杯如果采用商业制冰的方法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有相关需求的消费者,还可能会较大程度的减少被替代的概率。随着未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在工艺上的提升或许成为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
冰块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影响融化的时间,越大块的冰化得越慢,这是因为大冰块的比表面积更低,而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球状物体的表面积较小,比起方形、异形的冰块,相对能延缓热量交换,也就化得更慢,所以风味冰杯的品牌在冰块形状上也值得进一步思考。还有一点较重要的就是需要提高消费者对冰块“化的慢”工艺的认知,毕竟还是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冰杯太贵,不值其售卖的价格。
Section 6
销售渠道升级
从渠道看,目前冰杯的销售既包括便利店,又包括即时零售、社区电商平台,比如在美团小象超市可以购买到某品牌冰杯、果音霸气柠檬冰杯;叮咚买菜也在售卖厂牌冰杯和自有品牌的咖啡冰杯、水果冰杯等。可见,目前品牌对冰杯的销售渠道也更加重视,有数据显示,今年大暑前后冰杯外卖量同比去年增长350%,超市、便利店、仓店都加入了卖“冰杯”的行列。
品牌之所以将销售渠道逐渐下沉,与整体市场的大趋势有关,在渠道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保持近场化的购物习惯,小超市和便利店依然是现代渠道中的主要增长渠道。数据显示,中国线下市场共有600万+门店,其实大规模的业态都是小业态,包括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等,未来小业态的占比在整个渠道业态会很高,小业态的连锁化率会很高。风味冰杯想要在未来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知名度也应该重视小业态和终端市场。
就像过去的农夫山泉、可口可乐深度分销体系一样,冰杯品牌的竞争可能也会去抢终端、在当地商超铺设冷饮柜出售。而这对产品丰富度要求就会较高,只有产品丰富了,终端才愿意用品牌的冰箱。有了足够多的产品,才能够把冰箱撑起来,供给给终端。在销售渠道的打造背后也需要品牌不算创新研发,比如某品牌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未来2年内,将推出3-4条产品线,每个产品线推出N+品类。这样利于更多消费者对冰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开拓消费群体。
向终端渠道贴近的过程对品牌的供应链也是考验,因为冰杯属于食用冰,其冷链运输要求较高,运输途中受气温跟路程影响,大概会有2%-3%的损耗,随着距离变远,损耗也会逐渐增加。这也就需要品牌在供应链上优化升级,比如成立较早的上海晓德,有天津、上海两家工厂,渠道覆盖范围更广。
Section 7
行业标准亟需统一
随着即时零售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增量消费空间。以冰品冰饮为例,预计2026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实现四倍增长。风味冰杯作为其细分品类或许也将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但行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比如行业标准的统一。
当前“冰杯”所属的食用冰类别,只有行业标准。据了解,纯净水冰杯多数执行的是《冷冻饮品食用冰行业标准》(SB/T 10017-2008),而部分带风味的冰杯执行的则是冷冻饮品的国家标准,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由于食用冰的生产门槛相对较低,且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可能会影响冰杯产品质量,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在此背景之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3月发布的公告,另一标准《QB/T 8022-2024 冷冻饮品 食用冰》将替代前述标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也发布了《食品用冰生产和经营规范》,拟围绕食品用冰的生产、检验和销售等冰块卫生安全问题,规范食品行业卫生生产制冰和安全用冰。这为食用冰行业健康发展起到标准导向作用,也有利于为风味冰块等创新产品的竞争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无论是众多品牌入局推新,还是社交平台的推动,不可否认,未来风味冰杯市场有着相当值得期待的发展空间。只不过目前食用冰杯的生产和销售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该赛道想要获得长期发展,还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食用冰的质量和安全。
行业思考:冰杯在今年夏天可谓是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直至现在其在市场中的热度依旧不减,还颇有更上一层楼之势。近段时间不少品牌开始推出水果风味、咖啡风味等风味冰杯,在市场中又引发了不少关注。从市场需求及产品特点来看,风味冰杯的火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品类不断进步的结果。未来,随着各品牌制冰工艺上的加强、销售渠道上的完善,以及相关部门政策提高,风味冰杯在市场中还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运营:铁兵
监审:香君
有探索 有观点 有态度
食品产业新媒体
往期推荐:
气泡果汁市场“硝烟起” ! 真果VS工艺仍是博弈重点
根据目前的气泡果汁来看,品牌正在围绕添加真实果汁、果汁含量以及健康化等做文章,也需要找到更具差异化和竞争力的方式。
鸡肉的加入为薯片增添了一份健康色彩,相对来说也更适应当下的零食健康化潮流,这类产品的出现带来了更为多元的选择。
在无糖茶种类上不仅局限于乌龙茶等大品类,普洱、龙井等品种也逐渐出现在市场中,在无糖茶口味上,地域和品种细分趋势明显。
在当下休闲零食市场中,米果优势可能并不明显,主要是米果零食出现了产品老化的问题,品牌需要对米果品类进行创新和升级。
研究行业 / 客观报道 / 推动发展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点“在看”,让食安时代的声音传播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