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量大增,今年国自然拿A有多难?函评专家:都挺好的,但名额有限啊……

学术   科学   2024-07-17 07:31   上海  

星标小张聊科研,关注更多科研推文!

函评(网评、一审)已经结束,大家对国科金的普遍印象就是“卷”,但是卷到何种程度,多数是根据自己和周围人的反馈得到的信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我们与6位一审专家进行了沟通,并简单了解了他们评审的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注:由于学科方向、地区单位、专家观点等诸多因素不同,以下总结仅限于少数几位专家的观点总结,不能代表所有学科方向、所有专家的情况,所以如果观点与你知道的不同,那以你知道的为准,勿抬杠。

6位专家中,鉴于有些本子是跨多个学科的,所以专家和评审的本子大致方向为:肿瘤口2位,神经口2位,药学口1位,免疫口1位。几位专家拿到的本子数量比往年大约多了1/3-1/2,原因我们都知道。其中,A(优先资助)和B(建议资助)的比例明显压缩了(总比例大约20%-30%)

下面我们以神经科学领域的X专家情况说明大致情况:Ta去年拿到的本子是10项,今年是15项(面上项目,这点要注意,因为总体而言,面上项目申请人条件更好),按照评审比例要求给的结果是:A(优先资助)2项,B(建议资助)2项,其余都是C(11项)。由于是面上项目,他们这个领域的竞争很激烈,关于是否遇到打招呼的情况,X专家没有透露。

下面我们以X专家评审的情况说一下:

2位优先资助A的申请人团队的综合实力很强:

  1. 文章基础明显比其他申请人好很多;

  2. 本子质量:设计和写作确实好,但与其他申请人相比,差距没有文章那么大;

  3. 主题延续性和可行性,特别是可行性

下面分别从“文章基础”、“本子质量”和“主题延续性和可行性”三点展开说一下,有些是专家X的原话,为避免传达错误,我们用蓝色标出,大家自己理解即可。

01
文章基础

评A的两位申请人:

  • 甲(评A)虽然没有主刊,但是有一篇Nature老牌大子刊(25+)的大通讯研究,领域顶刊1篇(15+,也是大通讯),其它的文章大约有7,8篇,是中科院一区和二区的(大约一半对一半);

  • 乙(评A)的情况比甲略微差一些:领域顶刊1篇(15+)大通讯,中小子刊2篇(15+和10+)大通讯,其它的有3篇中科院二区的(6-7左右)。

评B的两位申请人:

  • 丙有1篇口碑很好的小子刊(10分左右),中科院一区文章1篇,二区文章3篇;

  • 丁没有子刊文章,但是有一篇中科院一区综合期刊的文章1篇(12分),二区文章也是3篇,所以大致上丙和丁情况差不多。

C的申请人:

  • 有的申请人文章数量很多(有位申请人有40+篇,不过方向太杂)

  • 另外由于大家的文章比较多,会首先看有没有主刊、子刊、领域顶刊、中科院一区10+等,且主要考虑一作第一和大通讯,选择考虑共同署名。

所以从X专家来看,由于申请人的文章代表作质量差距太大了,只看文章就基本确定了给甲乙A和B的第一印象

02
本子质量

这一部分没办法问的特别细,所以把一些X专家的部分“原话”放上来,大家自己看吧:

“相比文章代表作和科研体系的差距,本子质量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况且大家现在的本子都很好,甚至都很像了,不管是选题、写作模式,甚至用的技术都差不多;甚至有些申请人虽然前期基础一般,本子质量却非常高,这类项目之前评审的时候是有概率拿A的”;

“所以我在给一些“前期基础还不错,本子写的也很好,主题相关的申请人”打C的时候,是想把心里话也写上去的:各方面都挺好的,但是名额有限啊,我也没办法,实在对不住了”;

“关于评审意见,其实上面这类都不错的本子是最难写评审意见的,反倒是前期基础不好、本子写作有问题等好写很多。就算本子写的再完美,也总能挑出问题来的:不管是客观问题还是主观问题。客观问题里面“设计有缺陷”这个要求高一些,不过也不难,评审几年后大家就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了。”

“比如我最常用的问题就是:你这么设计,有没有合理充分的依据?你做这个药的时候,为什么做这个浓度和时间点?为什么选这个细胞系?要知道这个细胞系是某个基因突变的,你还要用另外的某个基因不突变的细胞系做啊!如果两个细胞系都是某个基因突变的,那你就不能统称某个疾病啊,你至少要说明是某个基因突变的疾病分型吧,所以设计上不够严谨吧。另外,你前期的实验证据都是支持你的假说,那你有没有考虑其它的可能性呢?你排除了吗?如果没有,那你怎么证明你做的这个主题是主要,甚至是最重要的呢?”

“写作上提问题就更容易了:比如一个词的写法前后不完全一致、统计里面P是不是斜体等等,图看不清楚都能说明写作不够规范”

“实在不行了,还有主观问题可以提。比如关于某个研究方向,我的观点是反对的,但是你的观点是支持的(虽然你本子里面说是有争议的,但是你申请的项目是支持的!);另外,我认为本子里面某个部分的写法应该按照我的写法来,但是你写法怎么不一样?再比如,我喜欢简洁(或者详细)的写作方式,你的本子写的太复杂(简单)了,是不是也说明你对本子的基本写作规范了解不够呢?”

“最后,我给的建议还是尽量按照Paper(文章)审稿的学术标准来,虽然不能给A甚至B,至少给C的时候给点能帮助申请人提升的学术建议,不管是创新性、临床意义、设计上还是写作上。人家辛辛苦苦写2个月,我写评语要是不负责一点,实在对不住申请人,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都不容易”

03
主题的延续性和可行性

同上,下面我们也放上X专家的部分“原话”:

“主题延续性这点,不管申请人前面的文章好还是差一些,多数本子问题都不大。这几年我留意了一下,出现文章和基金申请的主题相差大的常见情况是:申请人因为换专业、换科室造成的,比如Ta原先是做肿瘤研究的,现在课题组做神经科学研究,不过文章还没有发出来,所以会有这种困境:之前做肿瘤的研究有文章基础,但是课题组以后又不做了;新方向神经领域现在又没有代表作。我在评审的时候,看到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不管情况如何,只要你申请的项目前期有很好的文章和预试验支持,我就认为主题延续性是可以的。

“关于可行性好不好,我个人不完全是从本子上体现的项目可行性判断的,虽然本子上可以写的天花乱坠,我判断的角度是:申请人前期的研究水平(比如文章水平),是否与你的本子里面的水平相差不大?如果申请人前面的文章都没有不错的代表作(至少5分二区系统性的实验研究),而如果你本子里面设计的内容都能完成,都够发2篇领域顶刊的文章了,这里的Gap (差距)可不仅仅是仪器、有样本等硬件就能弥补的,这种情况我是不太信的。

对于评A的申请人,甲申请人团队的文章基础好,又是沿着大文章申请的项目,团队和体系都有,甚至我自己团队没有的一些技术他们都做的很成熟了,所以我确实相信他们获得资助后还能发大文章和优秀结题。

最后,从文章基础、本子质量、主题延续性和可行性3个角度,特别是专家X的个人情况和观点,大家可能对该领域“卷”的情况管中窥豹,有一些了解了。当然,如果你作为评审专家或者申请人,了解的情况不同,可以留言共同探讨。

你对国自然“卷”的理解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



-广告-

在基金准备中需要帮助?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与我们沟通






“小张聊科研”团队郑重声明:我公司对外联络的渠道为企业微信及企业邮箱,请大家认准@解颐生物的企业微信,及@joyebio.com的企业邮箱。

阅读推荐:

    小张聊科研
    聊聊跟科研有关的感想心得,如基金,文章和实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