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 不可与共乐

文摘   2024-08-09 13:57   海南  

俞老师与董宇辉的恩怨,终于随着“与辉同行”的彻底剥离而告一段落了,吃瓜群众总是希望能从中汲取点什么,讲给孩子听,做后车之鉴,故有此文。


俞老师不愧是英文系毕业,又在英语教育行业浸淫大半生,可谓深得西人“太极”之精髓 (职场故事|美式“太极”)。


先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对方分离出去,之后再“礼送”出局。


这一手太极打得真是从里子到面子都有了,而对方还无话可说,堪为经典案例。


只是董宇辉这个以一己之力在教培行业整个倾塌之下,凭借东方甄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之人,就这样和东方甄选彻底脱钩了。


关于这种操作,中国也有一种说法,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据说最初出自范蠡之口,他认为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中国历史上的汉高祖和明太祖也皆如此。


打下天下后,大杀功臣,杀得昏天黑地,乾坤为之变色。


当然,嗜杀背后的反噬也是猛烈了,祸起萧墙,说的就是他们,吕后篡权和燕王靖难之役都是王朝的劫难。


对照俞老师从创业早期礼送“三驾马车”开始的各种“不可与共乐”之后的沉浮,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


历史就是在押着相同韵脚中不断螺旋式前进。


不过天家打架,关“牛马人”何事?


“牛马人”还是好好琢磨一下这样领导的共性,以及在避无可避中,如何破局而出吧。


汉高祖以善用人出名,麾下能人辈出,耳熟能详的成语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带兵多多益善等所形容的能人,皆为汉高祖夺取天下时的股肱之臣。


而俞老师恰好也是以“海纳百川”汇聚名师出名。


汉高祖原本市井无赖,明太祖本是赤贫要饭,和他们手下所统领之人比,可谓有相当之距离。


俞老师当年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励志故事也说明了,他和书卷气爆棚的他北大同学王强,以及老师徐小平相比,也有一定距离。


不知与手下牛人出身的天差地别,是否让这些“上位者”内心有着深深的恐惧?


好在牛人再牛,最终都需要聚拢在领导者的麾下。


俞老师就是这个领导者。


可惜的是,在“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魔咒之下,这些牛人在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都是要被鸟尽弓藏的。


初代新东方牛人将新东方引领到了做强做大的路上了,于是他们的历史使命完结了,纷纷被清场。


宇辉同学亦然,东方甄选已然将新东方从教培的倾覆中翻盘,那么宇辉同学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了。


于是便有了小编的不满,小孙的摔手机,有了“与辉同行”的诞生,有了最终的彻底剥离。


这一环套一环,看似步步紧逼,成为“牛马人”无法跳出的宿命。


但其实,最初给出这个定义的范蠡,也给出了逃出生天的解药。


解药就四个字。


范蠡跑到齐国后,给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小伙伴文种写信,说“子何不去”,建议文种同学赶紧跑。


可惜文种没听,还想要与勾践共富贵,可惜最终却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范蠡的生与文种的死,告诉我们,“牛马人”若不幸遇到这样的领导,那么就可以按照范蠡指出的明路,跳出重围。


即时刻警醒自己当初入局时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作为工具人,在取得阶段性胜利时,就退步抽身早,如此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自己留一份可腾挪的空间。


因此宇辉同学估计是走晚了,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好在现在网络发达,“云丈母娘”们为他撑腰,让沽名钓誉者不得不为了所谓的好名声,让渡一些利益出来。


如果没有这些“云”相助呢?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估计罗永浩同学会更有发言权,或许这也是他至今意难平之所在吧。

毕竟辛辛苦苦九死一生地协助领导打下江山,最后要坐江山时,却被领导一脚踢开。


搁谁身上,都会到底意难平吧。


因此,我们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引导孩子读读范蠡的故事,在抚古思今中,比照一下现世的纷扰。


或许更能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吧。






打怪升级职场妈
育儿旅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