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主食是“含油大户”,贪多身体可能受不住,你吃过几种?
民生
2024-11-11 07:04
山东
老张是个退休的老厨子,几十年做饭的手艺练得精细,对吃更是讲究。每周他都要去菜市场买新鲜的食材,还喜欢研究点新菜式。最近老张的血压有点高,社区医生小李建议他适当减少油脂的摄入。老张一听就不乐意了:“我平时做饭油都控制着呢,哪有那么多油!”小李笑了笑,问道:“老张叔,咱爱吃的炸油饼、锅贴这些,最近是不是也没少做?”老张愣了一下,辩解道:“这些不算吧,就是普通的主食嘛!”小李耐心地解释:“别看这些食物表面不油腻,但有些主食确实是‘含油大户’。吃多了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的!”听完,小李便详细给老张讲解了这几种“油多”的主食类型。老张恍然大悟,决定少吃一些含油量高的食物,健康一点生活。这6种主食是“含油大户”,贪多身体可能受不住,你吃过几种?主食是我们每天饮食的基础,但有些看似健康的主食,实际含油量惊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或体重管理者,常吃含油较高的主食可能会增加心血管和代谢负担。油条是一种传统早餐小吃,外酥里嫩、口感独特。然而,油条之所以酥脆美味,主要是因为它经过高温油炸,吸收了大量油脂。据研究,一根油条的含油量可以达到10-15克,相当于三勺普通食用油。摄入过多的油条会对心血管产生负担,特别是对于血脂较高的人群来说,油条带来的反式脂肪更是健康的隐患。食用油条过多不仅容易发胖,还可能影响心脑血管健康。锅贴外焦里嫩,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特别是早上当做主食。但锅贴的制作过程往往要先煎再蒸,这使得锅贴表面油量不小。锅贴不仅外皮有油,内馅也常添加少量的油来提升口感,这样一来,整个锅贴的油脂含量就相当高了。尤其是市场上贩卖的速冻锅贴,为了延长保存期,往往会含有更多的油脂,建议大家适量享用。然而,制作蛋黄酥的酥皮离不开猪油、黄油等高油脂成分,蛋黄本身也富含油脂。一块蛋黄酥的含油量甚至可能超过一份小炒,特别是在糕点师傅们为求酥脆的口感时,油脂含量往往会增加更多。对于三高人群和减肥者,蛋黄酥更是“不能多吃”的食物。制作时将馅料包裹在面皮中,再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春卷经过高温油炸,外皮吸油较多,导致整体含油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家庭自制时,一般不会控油处理,油脂含量可能更高。市面上出售的速冻春卷油脂含量也不可小觑,常吃可能增加肥胖和高血脂的风险。油饼是很多家庭早餐的常客,外酥里软,尤其适合蘸汤。然而,油饼是以大量油脂油炸至金黄,再放凉食用,油脂含量相当高。油饼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吸收油,还会因高温油炸产生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成分,比如反式脂肪酸。经常吃油饼不仅会增加身体的油脂负担,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影响身体代谢。千层饼层层酥脆,常被当作主食或零食食用。制作千层饼时,需要反复涂抹油脂来增加层次,使饼口感酥脆。有研究指出,每100克千层饼含有约20克的油脂,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油脂的摄入量。中老年人群如果过量食用千层饼,可能会加重心血管负担。这些“含油大户”主食食物虽然美味,但过量摄入会带来健康隐患,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油炸、酥皮类主食容易形成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对心脏健康不利。油脂摄入过多还可能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引起脂肪肝等问题。尽量选择蒸、煮、炖等方式,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以免过多的油脂积累在体内。在选择主食时,可以用粗粮、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替代,如玉米、燕麦等,这些食物的油脂含量低,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在家中制作这些食物时,可以适量减少油的使用量。比如在炸制油条时,可使用控油吸纸或减少油量。适量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帮助减少油脂在肠道的吸收,保持消化系统健康。这些含油量高的主食虽然美味,但在健康面前还需适量食用。吃得健康、吃得安心,才能保障身体的长久健康。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