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天涯闻谈关注我们
【天涯闻谈】总1177期
乐民青龙节
作者:钟剑肖
中秋节那天是广西乐民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也叫青龙节。
中秋节月圆之夜舞青龙,是乐民镇独具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中秋节这一天,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乐民镇旅居外地的游子们都会从全国各地携儿带女回到家乡来参加青龙节的活动,喜爱这个活动的外乡人也会从四面八方汇聚乐民镇,只为一睹乐民人舞青龙的精彩表演,和当地人度过一个全世界最热闹最疯狂的狂欢之夜。
八月十五舞青龙,是乐民镇传承了二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节庆活动,这个活动的由来有二个传奇典故:
其一:龙伏虎。
乐民镇中秋节舞青龙这个活动始于清朝中期。乾隆年后期,天下大旱,百姓生活艰难,民不聊生。其时廉州知府康基田带领地师(风水师)陈某和一帮手下巡回廉州各地,来到乐民镇时,看到的是土地干旱,水田干裂,民众生活非常艰难。康基田和地师陈某登上笔架山顶放眼观望,陈某感叹说乐民是个山清水秀良田万顷的好地方,却隐藏着一只吃人的恶兽。康知府听了惊问地师此话怎讲,恶兽是什么?陈某说:乐民这个地方原先是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地方,但是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只恶虎,就是这只恶虎在这里搞事作妖的。康知县惊问恶虎在那?陈某说:这是一只白额虎精,来无影去无踪,一般凡人是看不见的。康知县急道:这如何是好?陈某说:康大人稍安勿躁,容陈某细细想来。陈地师再观看了一番山脚下一片干枯的土地说:猛虎虽然凶猛,但还有比虎更凶猛的野兽——龙,只有龙才能对付这只恶虎。
第二天正是月圆中秋节,陈地师让镇长叫人砍来芭蕉叶做了一条青龙,于当晚圆月出来时舞龙驱虎。传说舞龙后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雨,连着下了三天三夜。自始之后,每年的中秋节,乐民镇都举行舞青龙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其二:水克火。
乐民镇地处六万大山延脉南部,小镇四面群山环抱,虽然有多条小溪从山里流下来,但这点水源只够全镇人的生活饮用。乐民镇没有一条江河流经,每年秋季,乐民的山地和农田就干旱龟裂,经常导致颗粒无收。为了祈求雨水灌溉庄稼,乐民人于是便在农历八月十五之日用芭蕉叶扎成长龙,于当晚圆月出来之时舞起青龙,祈求龙王下雨,浇灌万物生长。
每年的中秋节来临之前,小镇人就提前做龙头的工作了,先用竹子编织成龙头框架,然后缝上五颜六色的布料和金光耀眼的泊金纸,使龙头看上去既漂亮又威武。因为是青龙,而且做龙身的材料必需是青一色的芭蕉叶。为了保证芭蕉叶的新鲜和翠绿,镇民们必须于八月十五之天一大早就到镇附近砍下大量的芭蕉叶带回镇里,下午才开始动手扎龙身。用红绳子和细铁丝扎龙身,扎好龙身后在芭蕉叶的骨梗上插上无数个竹筒和烟火,然后往竹筒里倒上煤油,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很细致而繁琐的,而且必需在天黑前做好,所以,几乎全镇的成年男人和女人都参加扎龙身这个工作,以保证天黑月亮在笔架山顶露出圆脸时准时起龙。近二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的乐民小镇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扩大了好几倍,从只有一条街道发展扩建了几条街道,所以,青龙也从以前只做一条龙变成了做几条龙。以街道的区域来划分,有东西面北四条街和新城区,每条街道和新城区各做一条青龙,龙身长约八十米到一百米左右。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从笔架山露出笑脸,众人一齐点燃了龙头和龙身的蜡烛和香火,青龙瞬间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随着引龙师一声喝彩:“起龙喽”——。于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众人举起了龙头抬起了龙身,分别从各自的街道出发,先去龙头社(太君庙)祭龙开光,祭罢再回到镇上跑街窜巷,龙经过每一户人家门前,户主都点放炮竹。由于龙身很长,需要很多人才能抬举奔走,所以,几乎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参加舞龙。外乡来的观光的客人,只要喜欢也可以去抬龙身一起舞龙。火龙走街窜巷数个来回之后,五龙便汇聚在小镇中心宽阔的十字路口,这时人们也从各处汇聚到这里,人山人海,观看五龙交汇的精彩表演。在天上一轮明月银辉普照下,在鞭炮齐鸣烛火冲和锣鼓喧天中,五条威武的火龙或腾飞翻滚,或蛇走游龙,或交汇擦肩,此时的舞龙活动达到了高潮。舞龙活动至22点结束。舞龙结束后立即㓥龙,众人哄抢龙骨(红绳子),满心欢喜的把龙骨拿回家挂在屋檐下,以求全家平安多福。㓥龙后全镇人都吃龙粥(白米粥),据说吃了龙粥身体健康,福寿延年。
舞青龙活动一般要经过祭龙、起龙、舞龙、驱瘟、穿行、交集、屠龙(龙升天)、吃龙粥等程序。这个活动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舞龙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家安康。
乐民镇的青龙节,每年的中秋节如期举行。这个活动于2012年成功申请了广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钟剑肖,笔名:越州女人。现居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总 编:方 文
执行主编:谢凤芹
责任编辑:林巧云
美 编:青 豆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