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钦州米粉

文摘   2024-09-25 09:01   广西  

点击左上天涯闻谈关注我们


【天涯闻谈总1160

记忆中的钦州米粉


作者:吴小玲


猪骨头汤粉(当年的“二两六”)


今日广西以米粉王国而享誉海外,钦州切粉在米粉世家中一直占有地位。钦州人好切粉,好切粉之人被称为粉命,因为在物质生活较为贫乏的年代里,除了米饭和稀粥之外,似乎只有吃上切粉(米粉),才属于改善生活,因而便有了黄屋屯炒粉的故事。而现有的刮粉、卷粉、簸箕粉、石磨粉、粉利等众多的米粉家族的成员,以及满大街的钦州猪脚粉、陆屋酸醋粉、灵山烧鸭粉等,应该是20世纪80、90年代以后才慢慢出现的。回忆往事,那份儿时对米粉的眷恋仍在心中。


切粉


大米兑切粉


今天,米粉已经成为钦州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早餐吃上一碗米粉已成为很多人的常态。但谁能想得到在四十年以前,能够吃上一碗米粉不但不容易、而且似乎是人间美味。

1988年以前,钦州市区内只有一个菜市场,就是沙园市场。当时沙园市场的入口,从三马路往北的第一条巷子往里走即是。在巷口,有人民饭店的一个切粉供应点。每天,饭店派人定时拉来两大箩筐的切粉,人们排成长队购买,一般中午12时前后即销完。当时的米粉是手工磨米后,逐层放蒸笼蒸出来的,每一片都有一定的厚度,类似于今天的石磨粉,人们称之为切粉。购买切粉有两种方式,一是用一斤粮票加上两毛钱,可以买到两斤米粉,二是用大米来换米粉,大概是一斤大米加上5-8分钱可以换到两斤切粉。我家弟弟是粉命,每隔一星期或十天就想吃一次切粉。这一天,爸爸会给我们一毛钱,让我们几姐妹用量米筒从米缸中量出一筒米(约一斤四两),放在盆子里,我们几个拉着衫尾来到沙园市场排队换米粉。有时来迟了,切粉卖完了,只能败兴而归。一旦换到切粉,当天就犹如过年一样,高兴得不得了,其实也就是酱油捞米粉而已。当然,有时爸爸刚好在家,便在灶上烧火,在锅里放点猪油,放入切粉,再放点酱油炒一下,撒下点茐花,成为炒粉。这比单纯的酱油凉拌切粉要好吃多了。当时在沙园市场的猪肉摊旁边,有几家炒粉店,主打就是猪油加酱油和茐花炒粉,每一份二毛至五毛钱不等,其顾客主要是当时到沙园市场做生意的人,但真正消费得起的主要的还是猪肉佬。


二两粮票和六分钱


猪头骨熬汤


猪骨头汤粉(当年的“二两六”)


“二两六”的故事


“二两六”是1980年前后,钦州青少年心目中的一个米粉情节。“二两”是指二两粮票,“六”是指六分钱。它指的是在今天的东风市场正门(人民南路)右边,有一间大门向南开的东风饭店,出售的猪头骨汤米粉,价格是二两粮票六分钱一碗。由于这碗汤粉是用猪头骨原汤配米粉出售,其原料是钦州当地的手工切粉,用一个大海碗装上,放点茐花,淋上一大勺骨头汤,咋看上去,粉面油光发亮。端上海碗,趁热用筷子把切粉拌一下,往嘴巴一送,感觉粉质爽滑、肉汁四溢、口感饱满、回味悠长。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猪肉要凭证供应,能够喝上一碗猪头骨汤,的确不容易。“二两六”迅速成为东风饭店的招牌米粉,吸引了不少顾客,特别是吸引了与东风饭店相隔一条马路的钦州一中的学生。“二两六”风靡钦州,成为当地青年人心中的最佳米粉。但这二两粮票六分钱也不是谁都能消费得起的,记得,我们几位初中同学,攒了很久的钱,才找到一个机会,一起相约从位于五马路的钦州三中出发,差不多穿越了整个老城区,来到东风饭店,痛快地过了一次“二两六”的瘾。后面虽常把“二两六”挂嘴边,但只能是偶而为之。


猪脚粉


钦州第一摊猪脚粉


猪脚粉是钦州的美食名片,也是钦州人民对广西米粉家族的贡献,但钦州最早的猪脚粉由谁做起呢,目前可能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在上学路上,总看到有一位约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妇女,用手推着一台用自行车改装的人力三轮车,走在从四马路经攀桂街到钦州三中(现五马路旧三桥底下)的路上,一边推车,一边卖粉。其车上放着几样东西,一是一大箩筐切粉,二是一大煤炉,炉上有一个大锑煲,煲内炖着已做好的带汁的红烧猪脚,三是一些装有酱油、酸醋等佐料的瓶子以及一些碗和筷子。当时,钦州三中附近有建筑公司的一个预制板车间(现小董起义烈士纪念陵园一带),还有钦州扎钢厂和造船厂(现钦江西岸三桥底一带至把水渡口)、水运公司住宅区,是一个人口富集区。米粉的销售对象主要面向这几个地方的工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一个凭票证供应猪肉的年代,但由于自由市场逐步开放了,市场上也可以出售私人宰杀的猪肉(当时养猪的家庭每年每户必须要卖一头猪给国营食品公司,换取一张屠宰证,凭证才能自由屠宰一头猪,放在市场上出售)。但人们在买猪肉时,一般都会买五花肉、半肥瘦和瘦肉等,至于猪脚,由于个大量重,费用高,一般人消费不起。这样,有人看出了商机,专门采购猪脚,精心制作成五香脆皮猪脚,把猪脚肉带汁装在大锑煲中放在炉子上保温,再配一箩筐米粉,装上人力三轮车后,沿街出售。人们买上二至三两米粉,用开水烫一下,用大海碗装上,挑上一块带皮带筋的猪脚肉,淋上一勺炖猪脚的汤汁,吃上后顿觉味蕾大开,精神位爽。由于猪脚含胶原蛋白多,油水足,加上各种配料一起烹制后,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价格也合适(当时,一碗切粉二三两,淋上猪脚肉汁,价格是一两毛钱,一块猪脚肉,价格是两毛五分钱),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同,猪脚粉便由流动摊位变成固定摊位。这位推着三轮车经营猪脚粉的妇女,后来在四马路东头的自建房里开了一家老罗婆猪脚粉店。四十年过去了,这家猪脚粉店还在开着。

如今,钦州猪脚粉已广为人知,猪脚粉文化的承载者——猪脚粉店也在大街小巷不断出现。猪脚粉店不断地迎合大众的需要,推陈出新,甚至走出钦州、走向广西各地,享誉全国。但我的心中,那一抹影像,一个推着由自行车改装的人力三轮车慢慢前行的行者的影象一直没有消失,这是四十年来,钦州人民不断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宿影。



作者简介:吴小玲,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西历史学会理事、广西民族学学会理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THE

END


总       编:方   文

执行主编:谢凤芹

责任编辑:张蔓燕

组       稿:散板如歌

美       编:青   豆




往 期 推 荐

一个人有一个丽江(外一篇)

北京记忆

脚下有力量 肩上有担当

一生初心不变

莲(看图写诗句)

邕城有约

十六字令.打工人的中秋(三首)

美食·黄屋屯炒粉

我家门前那道海沟

薄暮时光(组诗)





天涯闻谈
以文载道,以文化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