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在网络用语中,指的是旁观或关注某件热门事件的行为,通常带有轻松好奇的意味。
可见此“瓜”乃“八卦”之“卦”,并非真瓜。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热点话题时,可能会说“吃瓜群众”,表示自己是旁观者,对事情持围观态度。
这种表达体现了现代网络文化中人们对新鲜事的兴趣,以及在不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满足好奇心的心理。它源自于现实生活中的闲聊和八卦习惯,但在网络空间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文化含义的扩展。
“吃瓜”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到大量的新闻和八卦,这为“吃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平台。
老老葛也算一个“瓜众”——“吃瓜”的群众,眼下有了一个“瓜众”吃瓜的心得。那就是食勿言。因为老辈教导我说:”食勿言,卧勿语。”所以想到这三个字。
我有一个公众号,名曰《老老葛说》。起初用这个公众号只为动脑、动笔,以防阿尔兹海默症。初期多写《聊斋》等古文及杭州故事,不为流量,也不为点赞,纯粹是自娱自乐。
后来偶见网络新闻,杂七杂八,于是也当了“吃瓜群众”。吃了几个瓜,似觉还有些味道,于是也多嘴多舌起来。
网络大V的帖子,有的实在戳人肺管,像那个司马某、张维某、陈平……于是自不量力,也来发言。
对社会热点新闻,也耐不住寂莫,多嘴多舌。对抵制日美、鼓吹极左,颂扬文革等也成了我议论的对象。突发事件、俄乌战争等等也去说上几句。
“说项依刘我大难”,写的文章往往被一个大红点内的惊叹号加上“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而枪斃。辛辛苦苦的笔墨(虽无墨亦无纸)被一风吹过,实在不爽。
猛然想起五十多年前,周围大字报铺天盖地,看大字报跟现在网上“吃瓜”似无大区别,看就看罢,从未有过什么写一张贴上去的冲动。如今垂垂老矣,倒去轨是轧非了,岂不是老热昏了!
再回头看,自觉可笑。什么铁链女、老鼠头、U型锁、官腐败……仔细回想,真是“吹皱一池春水,于卿何干?”
天下大事,自有食肉者谋之,吾辈何苦多嘴多舌?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忧国忧民,更不是我这种人的事。忧自己的医保卡余额还剩几何,忧工资卡里还有几多钱,这才是正事。
环顾四周,同伴们无一人有公众号。众人皆发早安帖、谈养生经。热气腾腾却人兽无害。都是去龙驹坞路上的人,只有我一人吃了瓜还在说三道四,真是蠢透了!
古人云:“山河大地己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罢了!罢了!瓜且吃,食勿言。
长按二维码 关注老老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