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一”是一个单位的名称。它的全称是“五三一工程”,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我在五三一工作生活近三年,今年是我离开五三一50周年,所以要撰文回忆一下。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全面恶化。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成了中国的头号敌人。东北及内蒙等地的国防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苏联的威胁之下。
六十年代末,中共中央决定:以苏联援建的包头447厂、617厂为主要援建单位,倾尽全国军工实力,在我国的三线腹地:河南山西境内、南太行山脉的南北两侧,重新再建两座重型国防企业:五三一工程和五四一工程。
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批复)
中央委员会(70)军字第200号
复大口径高炮厂选定厂址问题
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并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军委炮兵、装甲兵、武汉军区:
关于选定新建大口径高炮厂厂址的报告悉。
同意大口径高炮厂厂址选定在河南省济源县以西地区。该厂的筹建机构由军委炮兵负责组建,基本建设机构由军委炮兵负责组建,基本建设由武汉军区负责领导,五机部协助。
希望你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发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精神,多、快、好、省地把大口径高炮厂建好。
军委办事组(盖章)
一九七○年五月三日
当时林彪派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去山西、河南选址。邱会作乘直升飞机转了一圈,决定五三一工程就选址在南太行山的南侧,黄河以北,王屋山下的山区之中。
五三一兵工厂主要生产大口径高炮。五四一兵工厂在山西,生产坦克。
五三一工程是当时我国建设的最大的火炮厂。太行山脉从燕山向南,到了河南新乡折转向西,形成了反L形走向,此段山脉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工程东西跨度近100公里,南北跨度近50公里,横跨济源、孟州、洛阳吉利区三地。
现在的南太行山有许多国家级著名景区:卫辉市石豹头晋豫大峡谷、辉县市八里沟大峡谷、焦作市云台山大峡谷、沁阳市青天河大峡谷。到了济源山势更加险要,这里是愚公的故乡,王屋山的主峰,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山高水长,水资源丰富 。
现在济源是河南省辖市,可当时只是一个小县。它北部是太行山脉,东南部就是华北大平原,西南部就是著名的小浪底黄河大峡谷。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入大别山的进军路线就在这里。
工程于1970年开始兴建,当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内蒙古、山西等四面八方的三线建设者们以“愚公精神”,肩扛手抬,用辛勤和汗水在短时间内将531建成了村庄里的都市、兵工战线的城邦。
70年代,五三一工程有驻军,有工厂,有学校,有商场,有邮局,有银行,有影院,有礼堂,聚齐了工、农、兵、学、商,是浓缩的社会,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五三一工程共有十三个分部,总部设在济源西郊李八庄。另还有一系列配套教育、医疗设施,一个大修厂、一个水泥厂、一个印刷厂、一个拥有500个床位的大型医院。
一分部位于济源市虎岭河谷地带。是五三一工程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分部。也是五三一工程的龙头老大哥。
二分部位于济源九里沟峡谷前段。三分指挥部位于济源九里沟峡谷后段。二、三分部同处一个九里沟大峡谷。这两个分部,基建部分已经全部建设完成,人造排洪河于道已经建成使用、铁路专用线已经通车、公路、电源、通讯全部贯通。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服务区、已经全部建成。
后面依次还有10个分部,分别在济源县各个山沟里。据说当时工程的规模可以做到将矿石拉进来,最后可以把大口径火炮拉到黄河滩边上试射,厉害得很哪!
(现在留存的二分部部分建筑)
1972年下半年,我在兰考县南彰公社南彰大队接到通知,让我去开封专区报到。在专区革委会政工组,又通知我到五三一工程二分部报到。这距我离开浙大在河南漂泊已经三年多了!
于是我离开兰考,乘火车往西,经开封过郑州到洛阳转车,坐焦枝线火车往北,到济源火车站。那时候的济源火车站又破又小。出了火车站,有五三一工程的军用大卡车把我拉到了二分部。
安顿下来后去政工组报到。一个姓刘的军人负责分配来报到的大学生。同行者有的分到技术科、供应科等部门,他将我分到教育科,说是去子弟学校教书。我认为他弄错了,就跟他说:浙江大学不是郑州大学那样的综合性大学,是理工科大学,我不应该去教书。他根本听不懂,问:“你学什么专业?”我说光仪专业。他又问:“光仪是干什么的?”我想,说光学仪器他可能也不懂,就说:“眼镜就是光学仪器。”他大声说:“我们这里不需要眼镜。”真是“秀才遇见兵”,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们这里不需要眼镜”这句话,后来就在大学生们中传开了。
到五三一来的大学生们,有的来自清华、北航、北京理工等北京名校,有的来自河南本地如郑州大学,也有像我那样来自外省大学。有的到技术科,有的到供应科。到教育科的有我、来自郑州大学中文系的王某、来自北师大的广东人梁某。
学校造在生活区与行政楼之间的山坡上,一幢三层楼的房屋,跟其它办公楼、车间、家属楼等一样,都是民工在短时间内建造的,属于“干打垒”建筑,虽然糊糙,倒也实用。
学生都是包头老厂内迁来的工人与技术人员的子女,地有军人的孩子。那个年代“读书无用”盛行,说是学校,其实完全不正规。我在那里负责教英语和工业基础知识,没有教学要求,只要课上得下去就行了。
工作是简单的、轻松的。生活比在兰考舒服多了。一人一个房间,吃饭到山下食堂,虽然也分粗粮细粮,但是只要肯化钱,还是能吃饭吃好的。有时候拿全国粮票到附近老乡处换只鸡,换些蛋,还能打打牙祭。
大学生们还有个别中专生在一起,能聊天娱乐。分部有乒乓球队,有时还搞搞友谊赛。闲暇时间围在一起打打排球,煞是热闹。有图书室和宣传组,我借来了手风琴和萨克斯,奈何无师不能自通,终究学而无成。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就是那时候读完的,书也借而不还,至今还在我手上。
大学生们虽然聚在一起也下围棋、打桥牌,甚至从老工人手中借来麻将玩,但是不少人也在自学专业和外语。
厂区内有广播站,有邮局,有电话班,有商店,有礼堂,有医院,俨然是个小社会。
工作、生活单调乏味。学非所用、远离家乡,这些都是当时的烦恼。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找工作难的困境,我们当时不用担心没有工作,吃饭是有保障的,但是没有择业和迁徙的自由。户粮关系成了套在头上的枷锁。
1971年9月13日,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五三一工程和五四一工程面临下马一。事实上,我被分配到五三一工程二分部时是1972年下半年,工程下马与否尚未确定,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531工程下马是不可避免的了。往后的日子里,人员陆续撤走,大学生们也各寻门路调离。当时杭州控制人员进杭,但教师可以优先引入。于是当年刘某一句话“我们这里不需要眼镜”把我发配到子弟学校当老师,反倒成了我回杭州的福音了,真是造化弄人!1975年我终于调回了杭州。这时我已经在河南漂泊7年了。
后来五三一工程一分部改建为中原特钢,依然是大型军工企业。二、三分部下马之后,中共中央第二政法干校搬到此处,该地区处于九里沟风景区,风景优美、空气新鲜,中央的老干部们来此学习休养,应该是很不错的。但后来因为地域偏僻、文化落后、生活贫乏,中共中央第二政法干校终于搬迁离开此地前往郑州,成立河南政法大学。后来河南省又在此成立河南省第四监狱,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地理偏僻、远离人烟。二、三分部九里沟大峡谷的背后就是巍巍太行,两侧是悬崖绝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罪犯关押到此地,可谓固若金汤、万无一失。可由于太偏僻了,一旦罪犯逃跑进入巍巍太行,事态严重、后果不堪设想。最终,河南省第四监狱也离开了。
人们来到五三一工程二、三分部的地界,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芜,一片凄凉。铁路专用线没有钢轨,只有路基。人造排洪河道两侧,比足球场还要大的厂房成了老百姓的牛圈。大量的生活区设施和生产区、办公区成了鬼城,当地老百姓不住,害怕闹鬼。济源市政府将二、三分部所在的九里沟大峡谷,开发成了济源市九里沟风景区。废弃的生活区经过改造后安排附近山区的农民下山居住,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老旧厂区被开发成了老兵工酒店,成为当地一个特色。
五、六、七、八四个分部合为一体,在济源市南部丘陵地区成立了五三一工程冶金专科学校,校长是当年五三一工程第一分指挥部总政委,在河南中专界排行老大。后该校整体搬迁至南阳市,这一搬,给济源南部丘陵地区造成了永久性的经济打击,该地区从此失去了电力、没有了道路,经济一蹶不振。
进入九十年代,济源积极依托五三一工程留下的工业基础,发展了一大批企业,冶炼厂、焦化厂、钢铁厂、水泥厂遍地开花。五三一留下的废弃厂房经过改造也为扶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俱往矣!老老葛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去五十年前呆过的地方了。我始终在想:当年偌大的一个工程,建造时的决策、下马时的拍板,考虑过这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么?至于说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在那里耗费的岁月,更不值得一提了。
有一句话好像是这样说的:“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我在五三一的日子正好诠释了这句话。
长按二维码 关注老老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