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真的安乐吗?》

美食   2024-11-02 09:58   浙江  


近日,网上热议上海女网红沙白10月25日在瑞士安乐死的事。


沙白是一名教英语托福的老师,后来去新加坡创业,事业很成功,身价早就过千万。她不仅精通多种才艺,还曾游历过40多个国家。然而,命运弄人,红斑狼疮这一病魔却悄然缠上了她的。


她20岁时确诊得了红斑狼疮。随后的20多年里,疾病多次复发,每一次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尽管她努力与病魔抗争,但病情还是逐渐恶化,最终引发了严重的肾炎,导致肾衰竭。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手段后,沙白确定自己已经无法康复,于是决定前往瑞士进行安乐死。


从决定赴死之日起,她录了许多视频,在视频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尤其是和父母之间两极化的关系。


沙白的家庭是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个优雅得体,自我意识很强的上海女人,她励志要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多才多艺的高贵淑女。因此沙白从小学习钢琴、舞蹈、绘画、外语等才艺,而沙白不仅漂亮还很聪明,每一种技能都学的很好。沙白的父亲是个数学高级教师老师,他把女儿当成小公主。


沙白确诊红斑狼疮后,沙白生活不能自理之下,只能搬回家里住,但母亲跟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知道你得这个病给我带来多少麻烦吗”?沙白听到母亲的话,犹如晴天霹雳,难以置信从小宠爱自己的母亲竟然这样对待自己。


之后沙白去医院治疗,母亲3个月没有去看过一次,理由的她不会坐出租车。但讽刺的是,沙白决定去瑞士前希望能走的明白,特意去做了检测,发现她的红斑狼疮基因来自母亲。但她和母亲对峙时,母亲却拒不承认,还把责任往丈夫家族这边推。


这些年沙白频繁犯病,后来还要每周透析,每次都是父亲陪着她。前段时间,沙白的病又爆发了,她实在坚持不下去,决定去瑞士。而沙白的父亲第一时间没有反驳女儿,而是和她一起办理签证,还陪着女儿去旅行。


在最后的旅程中,沙白说自己最近好受一点了,父亲带着哭腔说,再坚持一年吧,陪陪爸爸,爸爸已经78岁了。


然而,沙白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她不愿意再为了苟活而失去自我。她渴望解脱,渴望摆脱病痛的折磨。


在瑞士安乐死的当天,沙白与父亲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在视频中,沙白的父亲眼眶红红,显然已经哭了很久。但对着镜头,他还是露出了笑容,希望女儿能够安心离去。沙白也在视频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意,她表示希望父亲能够好好生活下去,不要为她过于伤心。



网民们对沙白的死充满了争议。有人认为她过于自私,不考虑家人的感受;也有人认为她勇敢无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家人的爱。


老老葛也来轧是轧非,并不是来表示自己站在哪个观点一方,只是对有的网民的说法表示鄙视。


自我了结,古今中外皆有。杭州人称为“寻死”。我很小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年轻邻居因为得痨病久治不愈,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骗母亲出去买一碗,趁机上吊死了。


人有选择活着方式的权利,也应该有选择死亡方式的自由这是私事,是个人自由,别人或同情或鄙视,那也是别人的事。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指人生的价值。而人死的方式可以有种种不同。绝大多数人,人生的价值既非泰山,也非鸿毛,所以说是芸芸众生。人的死法,大多数也是死于病榻。像沙白这种死法即所谓“安乐死”,是要有条件的,除了法律允许外,还有一个字:钱。


有句话叫“死于非命”,中国人很聪明,把一切因果称“命”,一切死亡中,凡是不是自然规律例如衰老等造成的死亡,则称为“非命”,如车祸、战祸、天灾、谋杀等。而“安乐死”属于“命”还是“非命”呢?我说不清。


有一个叫郭松民的人写了一篇《一个消费主义者大事张扬的死亡》,他反对沙白赴瑞士安乐死。他拿保尔柯察金的励志故事来反证,说沙白赴瑞士安乐死是错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消费享乐,而在于奋斗,在于和命运搏斗。他认为,沙白曾经有机会通过激素疗法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是她放弃了,因为激素疗法会使人变胖。换句话说,她为了延长消费主义的人生,而有意识地缩短了自然生命。


我鄙视郭松民的说法。保尔柯察金是英雄,沙白是凡人。拿英雄要求一般人,太高大上了!


安乐死是最后无路可退时的个人选择,死本身不值得赞扬,但选择死的方式则是个人的权利。沙白这场安乐死花费高达70多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想选也选不起。


网络上有人褒扬沙白,我觉得没有必要。人家是寻死,毕竟死对她父母来说是极大的不幸,有什么值得褒扬呢?


生难、活难、生活皆难,唯独死亡非常容易,一夕之间便是阴阳相隔。为活着的人想想,沙白寻死不该褒扬。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仅仅是为自己活着,可能早就不想活了。很多人的信念中,活下去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哪怕无比煎熬也会逆来顺受地承接所有艰辛。

不是害怕死,而是不能死。沙白有选择死的自由,许多人连死的自由都没有呢!


我不指责沙白,也不褒扬沙白,唯一不赞同的,是她不应该把安乐死的事尤其是视频放到网络上。


我尊重沙白的选择,悲悯沙白的不幸。不谴责沙白的个人行为,也不高调宣扬放弃生命,不拔高“死亡”的意义。


沙白最好的了断方式应是悄然进行的。而非“轰轰烈烈”的声张,毕竟这有传染效应。所以把它放到网络上,是不恰当的。


选择安乐死是个人自由。但是把安乐死变成了盛典,则未必是一种令观者愉快的演出。再安乐的死,也是死。再高级的死亡,也是死亡。这种高调“华丽赴死”的“勇气”不值得赞美与褒扬。毕竟它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效应。


长按二维码   关注老老葛说

老老葛说
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说杭州话 讲杭州故事 讲聊斋故事 说时政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