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就是人力车。
现在各大城市已经看不到黄包车了。不到60岁的人估计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黄包车。记得有一年春晚,冯巩演的小品中出现过黄包车,观众都瞪大了眼睛。
晚清时期,杭州主要的代步工具是轿、马、船、车。其中以轿为主,历史上杭城最多有过2000多轿夫。自清末到民国初期,拱宸桥日租界最早出现黄包车,开始时称东洋车,随着杭城城墙的拆除,道路的拓宽,东洋车逐步向湖滨、清河坊一带发展,名称也慢慢变为黄包车,随着社会的发展,黄包车终于取代了轿子,高峰时期杭城有1000多辆黄包车。随后杭城又出现了永华汽车公司,汽车从湖滨开到岳坟、灵隐,后来在官巷口清波门一带开通了汽车,以拉黄包车谋生的贫苦百姓对汽车的出现心怀怨懑,1929年杭城竟爆发过黄包车夫砸烧汽车事件。
过去有一句杭州话叫“盯牢黄包车”。这句话一开始只有“盯梢”的意思,当时的上流社会,人们出行全靠黄包车,男女之间的追逐,包括妻子对风流丈夫的跟踪,马路上的登徒子对漂亮小姐的搭讪等,黄包车是重要的道具,盯梢的目标自然就是黄包车。但这种状况毕竟只发生温饱思淫欲的少数有钱人身上,后来这句话逐渐扩展到穷人盯着富人借钱、下属盯着上司求工作、甚至绑匪盯着富翁投恐吓信、新闻记者盯着要人采访等等方面。上世纪七十年代,居民干部对家有子女上山下乡的动员、农村计生干部对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到城市房屋拆迁,乃至访民的上访,采取的方式都是“盯牢黄包车”。再后来,“盯牢黄包车”这句话演变成了无褒贬的中性词汇:一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行为都可用“盯牢黄包车”来表示。拿现今的话说,就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不过这句话现在也像黄包车一样,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现在杭州只有在北街的新新饭店门可以看到摆着辆黄包车,那是作道具用的,不许拉动。城市里是见不到拉黄包车的。
不过在发达国家日本,大城市里却可以见到人拉黄包车。
日本的黄包车并不是为了代步而再出江湖的,而是为观光旅游的人服务的。因为坐着黄包车逛街视野比车辆内更好,舒适度也不差,所以很受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的欢迎。
乘坐黄包车的人有了,那么,拉黄包车的人呢?不用担心,只要有钱挣,必定有人干。
在东京浅草,乘坐人力车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这里的车夫们,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收入。
据说拉黄色车人的月收入比白领还高上好几倍,有的车夫甚至在一个月内赚了将近130万日元(约为6万人民币)。这在日本工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物价的当下,使得“人力车夫”这一职业成为了许多人的梦想。
然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力车夫并不容易。申请者需要经过严格的面试和长时间的培训,只有约20%的培训生能够成功通过。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在不同的路况下平稳驾驶人力车,如何与游客互动,以及如何提供优质的服务。培训过程中,许多人因为难以承受高强度的训练而放弃。
日本的黄包车重量90KG,搭乘2名成人后的重量大约为250KG,最高时速约为20km。要从事这项工作,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东京从事这项工作的年青人当中,有三成是女生,许多还是女大学生!
日本的黄包车现象并不是交通不发达引起的,也不是就业困难引起的,实在是赚的钱多。可想而知,乘坐黄包车的车费也必定昂贵,普通游客如果不是钱包丰裕,是不会去体验的。
今人佩服的是日本青年女子从事这项工作,要有强壮的体力,要有足够的导游知识。不过不用担心,她们没有羞于抛头露面的感觉。自食其力赚大钱,自豪得很。
说完日本女生拉黄包车,再来说深圳地摊女。
最近这几天,深圳出台了开放路边摊的政策,人们可以在路边摆摊。于是街头上就出现了一群女孩子。她们把自己标志为“地摊女友”。在地摊上摆摊,卖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些衣着时尚的女孩们,面前摆着一张张的纸,上面明码标价各种服务的价格。比如说一元钱就可以拥抱一次,10块钱就可以接吻一次,15块钱就可以陪着看一场电影;20块钱就可以陪着吃一顿饭,或者提供一次家庭的家务服务,等等。
这些年轻的女孩们居然在地摊上,把自己以这种方式给卖了出去。很明显,这些人为的是赚钱,甚至是“躺着赚钱”,她们用这种情色的方式,出卖自己的方式。它是一个介于卖淫之间的灰色地带。
这是谁家的女儿?是谁家的亲人?她们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经济压力,还是想以此赚大钱?
杭州话说:“嫑好胚!”
想必看官必定想得到,老老葛把拉黄包车和摆地摊两件事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不多说了。
长按二维码 关注老老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