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快速关注我们
目 录
一、“运河时代”的新一轮大基建正式开启
二、传统大基建出海
三、传统大基建进入“大维修时代”的双重影响
四、“房地产开发业务”仍处于政策和金融支持的敏感区域
8月26日,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很多同行对传统基建的落幕感到焦虑和彷徨,因为大基建是以往支撑国家经济增长和企业业务扩张的核心动力。在经济和房地产双重下行的背景下,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持续下行,政府缺乏卖地收入的情况下也更难支撑项目的投资建设,因此中国的基建将整体进入大维修和大维护时代。
与上述观察角度不同的是,市场方面认为中国以运河为主的新一轮大基建已正式开启,不仅包括国内,还包括出海,而在基建出海方面,目前在解决中国的过剩产能方面更是被寄予了厚望,尤其是“一带一路”最终可以带来的实践成果。
我们最近经常提到金融要跟着产业和政策走的话题,说通俗点就是国企、城投项目必须满足政策和我们机构端的要求才能确保取得资金支持,为此我们也将在本周六的专题会上详细举例分析一下如何将城市更新项目策划包装为历史文化保护、非遗、片区开发、EOD、特许经营权等项目,以确保项目的立项申报和政策性资金的获取。
因本文篇幅过长,为方便阅读,欢迎读者添加小秘书(微信号:yanjiuhui-2)领取本文的PDF版本,更多实务问题欢迎在我们8月31日举办的专题会上详细交流和探讨(详见《20240831交流会:城市更新(暨地产)的复苏时点;现状推进难点及应对策略;并购融资方案与财税筹划》),亦欢迎点击查阅“国企、城投项目的策划包装与融资实务课程集锦”,听取本文相关的业务实操视频分享内容。
一、“运河时代”的新一轮大基建正式开启
今年6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市场方面认为,中国未来的大基建方向就是运河,目前各省公布的投资计划已经达到了8500亿,加上水电站等超过了两万亿。以广西为例,因地理条件限制,北部湾优良的港口无法发挥优势,货物出口只能通过珠江水系运到广州港出海,这使得广西经济远远落后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大省,于是一条从南宁并经过钦州沿钦江入北部湾的运河就应运而生,这条“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建设工期52个月,累计投入约727亿元。据“樱桃大房子”的统计数据,同广西的举措类似,江西预计投入3200亿元用于修建浙赣粤运河,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湖南预计投入1500亿元用于修建湘桂运河,联通长江、珠江两条水系,进一步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经济圈;河南预计投入1416亿元用于47个内河水运项目的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发展;湖北预计投入784亿元修建荆汉运河,提升长江航运效率;安徽也预计投入900余亿元建设引江济淮工程。
跟传统的高速路和高铁不同,运河的后续维护成本很低,比如一条铁路的寿命是几十年,后期维修成本极高,而一条运河的寿命却能长达千年,且维护成本低了很多。从运送成本来看,水运的成本是陆运的十分之一,空运的百分之一,因此运河的经济价值相比铁路、高速公路也存在明显的优势。此外,运河足够多,水系足够丰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内地重新复制,对民生、经济来说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而且运河可以充当洪水分洪通道的角色,对防洪排涝的作用也非常明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历两轮基建的起飞,第一轮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全国各地开始建高速公路;第二轮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高铁、机场、地铁站引领的大基建再次出马;而从今年开始,属于运河时代的大基建已正式开启。
8月5日,柬埔寨人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中柬合建的柬埔寨运河项目正式开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偕夫人主持开工仪式。中南半岛的地理情况方面,我们澜沧江出国以后就叫湄公河,之后跨越好几个东南亚国家,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这条河的水量非常大,条件非常优越,出海口就在越南南部。换句话说,周边国家想要从湄公河运输货物,大家都得看越南的脸色。中柬合建的德崇扶南运河将为柬埔寨南部筑起一道坚固的战略屏障,守护其以金边为核心的政治中心、金边和西港为核心的经济中心,以及以洞里萨湖为中心的农业核心。中国帮柬埔寨修建的这条运河,实现了周边国家摆脱越南和美国控制的第一步,就像柬埔寨首相洪马奈说的那样,运河修建让柬埔寨人从今以后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呼吸了”,建成后可通行 3000吨级的货轮,每年预计可为柬埔寨带来8800万美元的收益。
二、传统大基建出海
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国办发〔2023〕47号)。《管理办法》指出,12个重点省份要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地方债务风险降低至中低水平之前,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47号文”将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2个地区列为重点省份,要求重点省份“砸锅卖铁”全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
截止当前,传统的大基建比如公路、铁路、桥梁在全国各省市已经基本饱和,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大基建项目的出海也就成了不二之选。根据2023年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基建总额达到了3万亿美元,大约人民币21万亿,相当于广东省一年半的GDP。出海的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基建项目,比如铁路、桥梁、港口等,并集中在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区域。出海投资是国家的顶层战略,尤其在全球建立自己的贸易通道,比如在老挝建设的中老铁路,当年花了70亿美元去建设,中国出资70%,占据70%的股份,获得了50年的经营权,2023年创下了累计2400万游客、近3000万吨的货物运输记录。再比如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中国投资了40亿,获得了35年的经营权,现在成了地中海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这个港口也成为了中国在欧洲举足轻重的一个贸易中转站。因此,传统大基建的出海在国家战略层面已举足轻重,对未来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也至关重要。
三、传统大基建进入“大维修时代”的双重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大基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尤其是“铁公机”(即铁路、公路与机场)领域实现了中国跨越式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也为国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需注意的是,截止当前,不少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供养”压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养不起、养不活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尽管很多基建项目都是采用PPP等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等模式,并有效减轻了地方政府在项目前期的直接财务负担,但随着项目的推进与运营,地方政府后期的补贴压力也与日俱增。此外,随着时间推移,基建“老龄化”不可避免地到来,在经过10多年的高强度运行和利用之后,中国正在迎来“基建大维修”的新阶段。相较于项目前期建设所带来的显著投资拉动效应,“基建大维修”阶段,后期的维护与修复工作将产生巨额的成本。
8月26日,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对于新一轮“运河时代”的大基建,除了国家战略方面的考量,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后期维修和维护成本方面的考量。当然,就传统基建进入“大维修时代”而言,今后的影响也将非常深远,一是基础设施服务的涨价将越来越普遍,今年以来多条高铁线路陆续涨价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二是随着基建维修与维护负担的日益加重,公共财政在其他公共项目上的投入将受到挤压,进而可能引发社会福利水平的缩减。鉴于上述原因,对于财政部等六部门8月26日联合印发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2月印发的《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在政策出台的初衷上反而变得更容易理解。
四、“房地产开发业务”仍处于政策和金融支持的敏感区域
自2020年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已经有多个城市的有轨电车出现了停工、停运的情况,甚至被直接拆除。一边是寥寥无几的客流量,一边是沉重的日常运营养护成本,而养不起的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一些地方的沉重包袱,这背后的根源就是经济和房地产的下行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尤其是卖地收入)的锐减。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经济困境之下,指望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上马项目以拉动GDP增长或许是最后的选择,但传统基建和房地产开发类的项目还是受到了很多的抑制,尤其是政策性资金以及金融机构等都不愿意给予支持。具体来看,在“闻房色变”的当下,我们做的很多国企、城投项目的投资都得想办法规避“涉房业务”的问题,比如将地产开发项目策划调整为“非涉房”的项目,以此解决政策性支持障碍和我们机构端投资款进入的限制问题,不过项目本身的资金自平衡依旧是关键中的关键。
与地产开发项目相似,城市更新项目方面,同大湾区广州、深圳等地的专项债、专项借款对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的支持以及商业银行对城市更新项目可提供的更新贷、拆迁贷等有明显的不同,内地绝大部分城市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城市更新项目的贷款都在收紧或暂停,因此内地城市想开展城市更新的话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因为资金很难到位。我们在《没钱搞配套了》一文中详细提到了项目的策划和包装的思路,对于很难从银行拿到钱的城市更新项目,在立项、申报方面我们建议尽量做一些变通,比如将城市更新项目调整为历史文化保护或非遗类项目、片区开发项目、EOD项目、特许经营权项目等进行立项并申请政策性资金。在具体模式方面,城市更新项目的拆迁工作可以直接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处理,政府按服务合同的约定支付拆迁服务等费用以完成一级土地整理;片区开发也还是可以考虑,其中通过肥瘦搭配实现项目的自平衡是重点;广州的做地模式虽然很多同行认为可能存在隐债新增风险,但通过搭建基金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其实可以避开这个问题;还有就是115号文提到的城市更新的特许经营模式,只要不涉及到需要用整理后地块的未来土地出让金作为支付(融资还款等)来源的,基本都不会存在什么障碍。
更多基础设施及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相关业务的交流与合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
西政地产金融研究会2024年交流会安排表
1. 房地产的复苏时点
2. 下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
3. 城市更新市场何时复苏
8. 城投平台当前的融资困境暨融资渠道与融资产品梳理(202407)
9. 央国企的救市困境
西政地产金融研究会是由西政资本的投后管理中心组建的,以“打造国内最专业的地产金融精英阶层”为宗旨的专业互助和资源共享型组织。研究会以西政地产金融研究院为依托,以房地产和金融实务为导向,主要开展房地产、城市更新、城投、跨境、财税业务等方面的专业研究与交流活动,致力于打造地产金融领域兼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精英交流平台。
入会申请事宜欢迎查阅如下链接,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西政地产金融研究会会员管理制度
一、城投业务
1. 城投债认购
2. 城投非标业务:股权投资、F+EPC、保理等
二、地产及城市更新项目前融业务
1. 招拍挂拿地及城市更新项目前期融资
2. 保理、融资租赁及供应链融资
三、财税及跨境业务
1. 城市更新及开发建设项目税筹服务
2. 金融产品销售、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及税筹服务
3. 资金出入境及跨境投融资服务
1. 联系人:研究会秘书
2. 电话:0755-26652505
3. 手机:17724726245
4. 文章转载请联系:yanjiuhui-1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登录我们的小鹅通平台,了解更多交流会视频第19-22期可免费观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