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立骨《白杨礼赞》

文摘   2025-01-28 11:55   河北  

一字立骨《白杨礼赞》

文/陈晓东

中国作家协会原会员颜雄曾经这样评价茅盾的《白杨礼赞》,茅盾同志的《白杨礼赞》,是五四以来现代散文创作的珍品。它有着深邃的思想,高远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茅盾的散文名作《白杨礼赞》。

什么是礼赞?百度百科中有这样的解释,礼赞的意思是隆重地赞扬或赞美。

作者为什么要隆重地赞美白杨树呢?听教师读课文,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来回答。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我们就围绕“不平凡”来一字立骨,深入理解这篇课文。

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围绕“不平凡”一字为白杨树立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片段一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样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文章开篇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展现出其广袤、平坦,给人一种“雄壮”“伟大”之感,同时又用“单调”来衬托白杨树出现的不平凡。在这样看似单调却又蕴含着磅礴力量的环境中生长,白杨树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

这是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片段二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了细致刻画,它“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这种挺拔、整齐、向上的外形姿态,与其他树木的弯曲、杂乱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白杨树的不平凡。

这是白杨树外形姿态不平凡。

片段三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作者由白杨树的外形深入到其内在精神,指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这些精神品质使白杨树超越了普通树木的范畴,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是不平凡的。

这是白杨树内在精神不平凡。

片段四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作者赋予白杨树以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象征着“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象征着“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种由树及人的象征,极大地提升了白杨树的精神高度,使其“不平凡”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这是白杨树象征意义不平凡。

小结: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精神不平凡,象征意义不平凡。

为什么作者要极力从多方面热情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诱降,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同时日寇也向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中国抗战形势严峻。

解放区军民坚持斗争: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毫不妥协,坚持抗战,一次次粉碎日寇“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展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抗战意志,成为民族解放的希望。

个人背景

新疆讲学经历:1938年底,茅盾应邀前往新疆学院任教,开展进步文化活动。1940年5月,因新疆形势恶化,茅盾离开新疆。离开新疆后,茅盾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他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深受鼓舞和感动。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于1941年3月创作了《白杨礼赞》,借赞美白杨树来歌颂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学习《白杨礼赞》,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发——

在当今社会,《白杨礼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像白杨树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同时,《白杨礼赞》也启示我们要保持正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温馨提示:

订阅一字立骨课程,您除了获得一字立骨的方法和理论(3个视频),还将获得一字立骨《秋天的怀念》(含更新的课件)《猫》《范进中举》《老山界》《卖油翁》《杞人忧天》《故乡》《我的白鸽》《智取生辰纲》《梅岭三章》《观沧海》《小圣施威降大圣》《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一棵小桃树》;一个词立骨《伟大的悲剧》,一句话立骨,含《说和做——记闻一多的言行片段》《变色龙》(两个);思想立骨,含《江雪》整合教学、《春望》整合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愚公移山》《皇帝的新装》《阿长与〈山海经〉》《回忆我的母亲》《狼》《台阶》《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秋思》《溜索》,共计31个课件,31个教学实录或文本解读。一字立骨课程将让你学会一字立骨的方法,使你在教学中更加聚焦文本,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一字立骨课程仍在持续更新中,将进一步补充新的理论、新的课例;一次订阅,除了现有的课程内容,你还将享受陈晓东老师不断更新的新思考,新成果。每次更新,我都会发布文章进行提醒。

订阅一字立骨课程方法:点击下面图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订阅。凡是订阅一字立骨课程的老师,加我的微信(cxd6168),你将被邀请进入一字立骨核心团队,深入、系统地学习一字立骨的方法、理论和具体课例,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字立骨课例。如果你仅仅想初步了解,加我好友后我会邀请你进入一字立骨二群。



附:一字立骨三十篇精彩文章集锦(点击链接即可观看)

文/陈晓东


  1. 一字立骨《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此教学设计曾获市一等奖)

  2.  一字立骨备《故乡》(第三稿)

  3. 一字立骨《范进中举》

  4. 一字立骨陈忠实《我的白鸽》

  5. 一字立骨《小圣施威降大圣》

  6. 让我们拥有一份忧患意识——一字立骨《杞人忧天》

  7. 从小人物看大社会 ——《变色龙》教学实录(一字立骨《变色龙》)

  8. 我用这样一个字撬动整篇《变色龙》——谈《变色龙》如何一字立骨

  9. 以《我的叔叔于勒》于勒为例,教你如何认识小说中的人物(3288字)

  10. 一字立骨《智取生辰纲》

  11. 一字立骨《梅岭三章》

  12. 如果你想为《观沧海》一字立骨,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13. 真没想到,《卖油翁》里最神奇的一个字竟然是你!

  14. 一字立骨王湾《次北固山下》

  15. 我这样为《天净沙·秋思》立骨,用问“为什么”来切入文本

  16. 一字立骨《一棵小桃树》(“小”字立骨)

  17. 一字立骨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18. 一字立骨《愚公移山》

  19. 一字立骨精品课程上新——《阿长与〈山海经〉》

  20. 我这样一字立骨《回忆我的母亲》

  21. 一字立骨《狼》

  22. 一道跨不过去的门槛——一字立骨解读李森祥《台阶》

  23. 我这样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字立骨

  24. 我这样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字立骨

  25.  一字立骨《说和做》教学设计

  26. 一字立骨郑振铎《猫》

  27.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站立起来 ——以《江雪》为例谈我的一点教学思考

  28. 一语立骨《望岳》《春望》

  29. 让成长性思维助力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30. 一语立骨研究之通过《皇帝的新装》看集体无意识 课堂实录

  31.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记我一个人的同课异构《老山界》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一字立骨陈晓东,在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路上,我们携手同行。



作者简介:

陈晓东,广东省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读书先进个人,语文湿地栖居者。2016年开始进行“一字立骨教学法”研究,在中国教育报追光课堂网络平台面向全国语文教师主讲“一字立骨法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曾应邀到北京、山西、湖北、河北等地运用一字立骨法做课,执教公开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在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清澜杯”教学大赛中,三次获得一等奖。热爱写作,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字立骨陈晓东”, 2011年在北京新华社出版《中学生写作素材集锦》一书,与特级教师王君、司艳平、魏志强共同为省级刊物《快乐作文》撰写专栏——“京浙粤鲁四人聊”,现已出版著作《打败作文这只小怪兽》。


一字立骨陈晓东
陈晓东,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语文高级教师,2016年在北京名师大讲堂讲公开课时提出“一字立骨“教学法,希望在语文课堂上,甚至在人生中,找寻那最有特色的一“字”,一以贯之,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和人生之路,都摇曳多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