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问到底系列|锹甲,为什么叫“锹”甲?(文字版)

文摘   2025-01-19 00:01   北京  

锹甲,为什么叫“锹”甲呢?
很多喜欢昆虫的孩子,一开始都是被锹甲们巨大的双角所吸引,很多大朋友也不例外。锹甲作为甲虫中最耀眼的明星,不但爱好者众多,并且很多人都在饲养和研究它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种群信息与生活知识,可以说,锹甲的知识比其它昆虫的知识还要更深入人心,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刚认识锹甲的人往往又会面临一个灵魂问题:
为什么中文名叫“锹甲”?而不是俗称的“叉叉虫(或者叉叉甲)”呢?
在如今流行的众多的资料和文章里,很多人都作出如下解释:
锹甲,锹形虫,这里的“锹”字来源于日本,即日本武士盔甲前额部分的“锹形”前立,像一个叉子。因为日本人是亚洲最早开始将锹甲当作宠物饲养的,所以他们的命名便在东亚地区流行了开来,于是台湾的锹甲名字就用了“锹形虫”一说。引入到大陆之后,锹形虫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为了”锹甲“,这个名字也成为了中文正名。
但是如果我们刨根问底下去,这个名字的描述其实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这个知识的引用只是对于约定俗成的认可,其实并没有解答很多人的疑惑。
那么有没有专家学者对于锹甲的名字做过考据和修订呢?的确是有的,这篇论文也应该就是现在中文媒体上对锹甲各种命名解释的由来:
“锹甲”名称的由来及中国锹甲属的中名问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这篇文章提到了两个知识点:
1,作者认为:“锹”的另一说法是指“该科昆虫的鞘翅形状同圆锹铲土的铁质部分相似。具体“锹”字是指“上颚”还是指“鞘翅”,在一些较经典的日本昆虫学文献并没有明确的释义。
2,国内很多人其实提议过将“锹”改为“鹿”,因为无论是拉丁学名还是印象,“鹿角”更符合一些,但是因为约定俗成的原因,改名工作便不了了之了。
这部分知识也进入了中文AI的语境,成为了大模型数据的一部分。
对于第一个知识点,其实作者不小心犯了一个历史谬误,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对“锹”字无法理解的原因。

我们对“锹”字的认识,是从小的教材中会学到“铁锹”一词,从而对锹的认知便是今天最常用的现代铁锹形象,一种半圆形或者方形的铲子。所以如果强行和“锹字联系起来,很多人只能联想到锹甲的腹部鞘翅形状和铁锹的图案有点相似,于是便附会了一下。但严格来讲,这个特征并不是锹甲所独特的部分,而用形状很随意的铁锹来命名也有点过于简单,所以这个附会在很多人看来就有点很强行的意思了,自然结论也就只能模棱两可,而无法解开很多人的疑惑。
事实上,锹这个字在现代铁锹诞生之前就很明显早已存在于汉字语境中了,如果我们探究这个名字的起源,或许能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锹”字形容有两个叉子的甲虫是日本人首先使用的,并且“锹形前立”是一种日本古代就有的装饰性物品,那他们使用的,恰好就应该是“锹”这个字的汉字古意。
所以我们反而要回到我们自己的历史中来,在汉字的历史源流里找到“锹”的意思。因为日本所使用的汉字,很大一部分都停留在古代汉语的意思,而非现代汉语。
当然,现代铁锹为什么叫锹,我们一会儿也就知道原因了。
现代的“锹”,是一种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工具,铲土拌泥很方便,那古代的“锹”是什么呢?
一般查询一个古代汉字,早期可以在《说文解字》中找,后期可以参照《康熙字典》。这两者算是汉字源流中的比较官方的解释,于是我们得到两个答案:
“锹”,在康熙字典中只有一个解释:同“鍫”。
“锹”,《說文》無「 」、「鍬」。《正字通.金部》:「鍬,同 。」按漢字構成之各部往往能更換位置,或置上下,或置左右。故今定為「鍬」之異體。
“鍫”字读音(qiao),和“锹”同音,从它的偏旁部首看来是一种金属器具,《康熙字典》有详细解释:
【廣韻】七遙切【集韻】千遙切【韻會】遷遙切【正韻】此遙切,音幧。【玉篇】臿也。【揚子·方言】畚鍫也。江淮南楚閒謂之臿。【集韻】亦書作鍬。
“鍫”,在江南地带也被称为“臿(cha)”。
所以,锹就等同于臿。
“臿”这又是个什么字?
“臿”的古字形也展示出了它的样子,是舂米的尖头形状器具。因为在日常中的重要性和普及程度,作为几千年农业国家的中国,这个汉字不仅是一种农业器具“臿”的指代,经过组合还成为了一种动作的一部分,即深入,插入。注意到了吗,当我们把提手旁放到臿的旁边,插这个字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动作,成为一种会意,于是我们也就知道“插的意思了。 

同理,汉字之博大精深,在于它的形象化:舀字也是同样的道理。手在上面和臼舂的组合,便是舀的动作。
所以,臿就是一个用来穿刺的器具。和耒耜一样,臿也是最古老的农业器具之一。《韩非子·五蠹》中有:「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赤瑕驳荦,杂臿其间。」
那么,“臿”长什么样呢?

我们从古书中可以看到”臿的形制,这不就是铁锹吗?古人和现代人一样,铲土的工具都大差不差。那臿和今天的铁锹一模一样,那是不是意味着古代的锹字也就是今天的铁锹意思呢?
故事还没有结束。
漫长的历史除了造就了文字的演变,自然也有技术的变迁。这些变化造成了很多事物含义的变化,也形成了有趣的“名物的历史,而这一切,都是博物学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正因为我们古代已经有了臿和锹,所以现代的铁锹就有了名字。锹的形象也应该从古至今都没什么变化,那么,锹甲难道真的就是因为鞘翅的形状所以叫锹甲吗?
不,如果我们要严谨地追溯回去,除了古书上的记载,我们还需要去各种文物档案中寻找“臿”的痕迹,于是就能看到臿最真实的形状:

等等,这又是什么形状?
古代的冶炼技术并不像今天那么发达,所以他们的锹并不像今天那么完整,而是一个金属制的端部,包裹着木质的锹的部分,当木质器具损坏或腐烂之后,剩下金属制的锹的元件可以继续使用,也可以保存很久,于是即便是几千年后,我们也依然能看到臿和锹在不断地重复利用中变成了在博物馆看到“臿”的样子:
是的,虽然臿原本是现代铁锹的样子,但是锹形,在古代只是指代铁臿前端的金属部分,这个双头的金属器具才是锹和臿的真实形象。
无独有偶,如果不断对臿和锹进行追溯,我们或许或发现古代名物的混乱和乱中有序,很多事物并没有确定的名称,而是不断地相互影响。在各种大禹治水的壁画中,”耒臿“的形象,恰好就是这样的两头尖的形制,其实就是对臿和锹最早的一种描述。
现代文物研究和汉字研究都只是一种共识和假说,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更加具体的名字故事就需要更多的研究,很多器具的名字产生混淆也是正常的,耒耜,耒臿或许都差别不多,更有甚者,只要是有齿的,可以刺入土中的器具,都可以被称之为臿,所以最后留下来的真实文物,也就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臿的最接近的形象——

这些博物馆中留下来的臿头,便成为了锹 字最古老的形象。而对于隔壁武士头上戴的农用器具形状,自然也就用最常见的形象来表示了。
这,就是“锹形”的真正来历。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不只是嘴上说说,一个传统事物的名字有其非常久远和深刻的历史,恰好就是文明史的一部分。所以。锹字最后保留了下来,我们也得以回溯我们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事物之一。
也就有了今天要解密的“锹形”的含义。

博物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
一个名字的来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随意和简单。
其实在日本武士的头盔前立中,不仅有“锹形”,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形制,已经相当于图腾一样了。
机核的这篇文章就讲到了日本武士头盔(其实也是兜虫的“兜”的来历)的前立的各种形状。为此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锹形”是对中国古代农具的一种图腾认可呢,还是它们就是用锹甲当做了图腾呢?
这可能就不得而知了吧。

联系方式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工作室介绍

            

      本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

      专注于自然纪录片拍摄与自然教育,以及一又老师的活儿


      工作室与各个社区、学校与自然教育机构、儿童教育机构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风景区,郊野公园等机构合作


      如有机构或团队有合作需求,欢迎联系银河老师



      

      用自然本质的方式认识自然

            用不同生命的视角观察世界      


-扫码关注-

欢迎关注:

银河自然博物工作室


认识自然,亲近自然

点击"在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宝宝的画和天牛的话
一、亲子功能。展示宝宝的绘画作品,将来可能也有书法作品及其他手工作品。这属于小家庭的自娱自乐。 二、昆虫世界。主要是关于天牛的书籍、论文、物种、趣事等等的介绍。这属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小圈子里跟同好的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