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长囊模列蛾
Meleonoma longibursoides Zhu & Wang, 2024
投稿人:朱小菊(山东农业大学)
发现地:西藏林芝
分类地位:鳞翅目 列蛾科
长囊模列蛾 (腹部被切除)
长囊模列蛾隶属于鳞翅目麦蛾总科列蛾科模列蛾属。模列蛾属昆虫目前世界已知185种,中国已知157种。该属在中国的分布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它们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一类在进化和生态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蛾类。
长囊模列蛾的模式标本采集地为西藏林芝排龙乡,采集人为南开大学鳞翅目昆虫研究室戚慕杰副教授。模式标本保存地为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该物种成虫前翅长6.0-7.0 毫米。头黄色,头顶杂黑色和黑灰色鳞片。下唇须黄色;第二节自近基部至近末端外侧杂黑色;第三节腹面杂稀疏黑色鳞片。触角黄色;柄节背面黑色;鞭节背面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黑色,两侧黄色;翅基片黄色,基部杂黑色鳞片。前翅阔矛状;顶角圆;橘黄色杂黑色鳞片;前缘基部1/4具1黑色条带;前缘带黑色,自前缘中部偏外延伸至臀角处,内缘略拱;褶斑不明显,由数枚黑色鳞片组成,位于翅褶近中部;中室斑黑色;后缘基部具1枚黑斑;缘毛黄色,近顶角和近臀角处黑灰色。后翅和缘毛黄灰色。足黄色。
通过对成虫外形的描述和雌雄外生殖器的解剖,并与模列蛾属及其邻近属中所有物种进行比对,科研人员最终确定了长囊模列蛾作为新物种的有效性。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5536.3.6
15、藏华旌(Jīng)蛉
Sinonemoptera tibetana Zheng & Liu, 2024
投稿人:郑昱辰(中国农业大学)
发现地:西藏察瓦龙
分类地位:脉翅目 旌蛉科 旌蛉亚科
藏华旌蛉
旌蛉是一类形态特化且美丽的昆虫,隶属于脉翅目蚁蛉总科,其成虫具有特化的飘带状或丝状后翅及特化延长的喙状口器。旌蛉科世界已知154个现生种,主要分布于环境偏干旱且温暖的地区。该科分为旌蛉亚科和线旌蛉亚科,旌蛉亚科的后翅翅端膨大,呈缎带状或勺状,一些种类后翅甚至膨大成叶状;线旌蛉亚科后翅为细长的丝状,并不膨大。旌蛉多样化的后翅先后被证实具有伪装、平衡飞行等功能。一些种类极度膨大的后翅能够一定程度上吓退与它体型相近的捕食者,遇上体型较大的捕食者还能舍弃后翅自保;而后翅较细的种类能够将后翅翘起伪装成随风飘动的小草。
我国的旌蛉科在2024年之前仅有中华旌蛉一个物种。中华旌蛉隶属于旌蛉亚科,分布于云南怒江的干热河谷地带。由于数量稀少,该物种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关于它们的研究也非常匮乏。
2021年,中科院动物所的梁红斌研究员带领的科考团队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期间,团队中的刘虹女士和宁夏大学的赵宇晨博士在察瓦龙乡干热河谷中采集到3头旌蛉。当时我国已知唯一的旌蛉科物种——中华旌蛉,只分布于云南泸水地区。泸水的干热河谷与察瓦龙的干热河谷虽然同为怒江沿岸,但两地之间被密集的季雨林所隔离,两地间旱生物种的交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察瓦龙发现的旌蛉很可能是一个未被描述的新物种。梁红斌研究员当即将这一发现告知了中国脉翅总目专家刘星月教授,并在考察结束后邀请刘星月以及其在读博士郑昱辰到动物所检视了3头标本。经过详细的检视、解剖,并与中华旌蛉及中国周边国家的旌蛉标本进行形态与分子比对,刘星月教授与郑昱辰初步认为察瓦龙的旌蛉为旌蛉亚科的新物种,且与中华旌蛉近缘。
彼时,中华旌蛉被置于旌蛉属当中,而该属的成员主要分布于非洲。刘星月教授和郑昱辰基于现有的标本、文献、公共数据库的分子数据,对旌蛉亚科进行了分子与形态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旌蛉属并非单系群,应进行拆分。刘星月教授与郑昱辰建立了新属:华旌蛉属,将怒江沿岸的旌蛉归入其中。发现于察瓦龙的新种被命名为藏华旌蛉。
中华旌蛉(左)和藏华旌蛉(右)
该研究表明,我国的华旌蛉属与非洲的长腹部旌蛉亲缘关系最近。中新世之前,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山脉的隆升较缓,这为华旌蛉的祖先从非洲向东亚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随着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山脉的急剧隆起,古红河被分隔为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这些河流沿岸的干热河谷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华旌蛉属的祖先可能被限制在了这片干热河谷地区,并与非洲近缘属发生分化。在更新世晚期,随着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周边山脉降雨量的增加,其周边大部分地区变得更加湿润,喜爱干旱环境的华旌蛉栖息地逐渐缩小,最终横断山区碎片化的干热河谷成为了它们的避难所。
在文章发表前夕,论文作者郑昱辰出于兴趣希望能亲眼目睹藏华旌蛉的芳容,并希望补充更多藏华旌蛉的模式以供后续研究,遂前往模式产地并再次发现该物种,并拍下珍贵的生态照片。
藏华旌蛉 郑昱辰摄
我国的干热河谷地带不仅孕育着如华旌蛉这样美妙的昆虫,同时还栖息着诸多干热河谷特有的动物植物类群。这种独特的生境以及这些特有的类群,是探索相关物种演化的天然实验室。然而,我国西南地区碎片化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系统也非常脆弱,近些年因大量的农耕与旅游开发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对这一区域特有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威胁。针对我国干热河谷地区的特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亟待加强。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zoolinnean/zlae026
16、长跗古刺鳞蛉
Archarhachiberotha longitarsa Wang, Ren et Wang, 2024
投稿团队: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永杰团队/首都师范大学任东团队
发现地:内蒙古赤峰市道虎沟
分类地位:脉翅目 螳蛉总科
长跗古刺鳞蛉
说起长着镰刀状捕捉足的昆虫,许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螳螂。不过在昆虫中,长有捕捉足的类群还有很多。其中有一类昆虫,它们演化出捕捉足的时间甚至比螳螂更早,它们就是螳蛉总科昆虫。螳蛉总科隶属于脉翅目,其下的螳蛉科和刺鳞蛉科物种都长有捕捉足,形态与螳螂非常相似。
现生螳蛉科昆虫
图片来源:https://www.inaturalist.org/observations/10251565
化石证据显示,早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一些螳蛉总科昆虫就具备了发达的捕捉足,且捕捉足形态具有极高的多样性。然而,由于在白垩纪之前的化石证据不足,目前对螳蛉总科捕捉足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还知之甚少,尤其是步行足向捕捉足演化的过程仍然存在很多谜团。
2024年8月,广东省动物所王永杰研究员与首都师范大学任东教授研究团队题共同发表了一个出土于我国东北中侏罗世地层的新属种——长跗古刺鳞蛉。长跗古刺鳞蛉的化石标本近乎完整,状态良好,昆虫侧展保存;虫体长约6毫米,前翅长约 5毫米。最重要的是,该物种的前足兼具了捕捉足和步行足的形态特征:其延长的基节、粗壮且腹侧具刺的股节等,与捕捉足结构一致;发达的跗节则接近于步行足类群。
长跗古刺鳞蛉的捕捉足
长跗古刺鳞蛉的前足形态与已知的具捕捉足的螳蛉总科昆虫均不同,这意味着它们的捕猎行为也存在差异。模拟研究发现,长跗古刺鳞蛉能通过跗节与股节和胫节协同完成对猎物的控制,而不是和现生螳蛉一样主要用股节和胫节控制猎物。
由于该新种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且生存年代相当古老,因此不能归入到螳蛉总科任何已知类群中,而是代表了螳蛉总科具捕捉足支系的基干类群。
长跗古刺鳞蛉的发现为探究螳蛉总科捕捉足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其生存年代(约1.65亿年前)正位于陆地植物从裸子植物逐渐向被子植物转变的早期,该新物种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地球生态环境打开了一扇窗。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jse.13125
17、孙氏逸仙蛉
Yatsenia suni Shi, Yang & Ren, 2024
投稿人:师超凡(中山大学)
发现地:辽宁省北票市
分类地位:脉翅目 螳蛉总科 螳蛉科
孙氏逸仙蛉
螳蛉科具有捕捉足和延长的前胸,乍一看似螳螂,部分种又形似黄蜂,可谓形态奇特、造型千奇。螳蛉的演化历史却比螳螂更加古老,出现捕捉足的时间也远早于螳螂,目前研究估计螳蛉起源自约两亿年前,并在白垩纪达到鼎盛。
孙氏逸仙蛉所在的逸仙蛉属是我国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螳蛉科的第4个属,其化石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含化石地层归入义县组,年代为下白垩统巴雷姆阶至阿普特阶,距今约1.26-1.13亿年。
孙氏逸仙蛉属于螳蛉科下的中螳蛉亚科,该亚科的所有成员均已灭绝。中螳蛉亚科的捕捉足结构相对原始,缺乏现生螳蛉中较为常见的股节主刺。其翅脉也与其它化石属种和现生螳蛉具有较大差异。
中螳蛉亚科的昆虫很可能代表了螳蛉科昆虫演化的初始阶段,相关研究也证实其捕捉足类型代表了螳蛉捕捉足演化的原始状态。孙氏逸仙蛉的发现对于进一步发掘中生代螳蛉化石多样性、完善螳蛉科系统发育关系、估算螳蛉支系分歧时间、探究螳蛉及其捕捉足早期演化过程和揭示形态演化与物种多样化的协同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孙氏逸仙蛉的属名与种名献给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纪念先生创办中山大学一百周年。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360/TB-2023-1170
18、靛蓝无翅跳小蜂
Apteronotus indigus Kang, Hu & Luo, 2024
投稿团队:新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形态分类团队
发现地:新疆若羌县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分类地位:膜翅目 小蜂总科 跳小蜂科
靛蓝无翅跳小蜂
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广袤神秘并且高寒的土地上,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形态独特令人瞩目的新属——无翅跳小蜂属。该属目前发现了3个种,靛蓝无翅跳小蜂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昆虫分类学领域的物种资源,也为高寒无人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增添了珍贵的一笔。
靛蓝无翅跳小蜂体型非常微小,体长仅0.7毫米左右。其头部无明显的后头脊;中胸盾片稍短于头宽,表面覆盖稀疏的刚毛和刻纹,三角片顶端分离;并胸腹节中部长度短于小盾片的一半;雌雄成体均无翅;腹部第一腹板后缘中部向内切,产卵器不突出腹部末端。靛蓝无翅跳小蜂以靛蓝色体色为显著特征,赋予了它们神秘的美感。
靛蓝无翅跳小蜂分布于新疆阿尔金山地区,其分布地平均海拔在4200米左右,生境主要为高原沙土荒漠和高寒草甸。不足1毫米的微小体型和栖息地严苛的自然环境,使该物种的发现过程充满了困难。
靛蓝无翅跳小蜂生活环境
无翅跳小蜂属的发现,不仅让我国的跳小蜂类群更加丰富,更彰显了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作为高寒生物多样性热点的生态重要性。这些美丽而微小的生命也提醒我们,每一片看似荒芜的土地都可能孕育着不为人知的生命奇迹,也呼吁我们更深刻地关注并保护高寒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897/zookeys.1193.116791
19、琥珀锥痣细蜂
Conostigmus electrinus Wang & Chen, 2024
投稿人:王旭(安徽师范大学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科研团队)
发现地: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类地位:膜翅目 分盾细蜂总科 大痣细蜂科
琥珀锥痣细蜂
琥珀锥痣细蜂是一种颜色奇特的新种寄生蜂,属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类群:大痣细蜂科。这类昆虫多为重寄生性,亦有部分种类为初级寄生蜂,广泛寄生于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长翅目、脉翅目等多个类群。在我国,锥痣细蜂属仅有8个已知物种。因此,琥珀锥痣细蜂的发现无疑为我国锥痣细蜂属的物种多样性增添了新的篇章。
琥珀锥痣细蜂全身散发的琥珀般的光泽,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模式标本采集自中国辽宁省抚顺市的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这一地域恰好是著名的琥珀产地。以“琥珀”作为这个新物种的种名,不仅体现了这一物种独特的魅力,也巧妙地为其赋予了深厚的地域特色。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897/jhr.97.126202
20、南昆锥痣细蜂
Conostigmus nankunensis Qian and Wang, 2024
投稿人:王旭(安徽师范大学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科研团队)
发现地:广东省惠州市南昆山自然保护区
分类地位:膜翅目 分盾细蜂总科 大痣细蜂科
南昆锥痣细蜂
华南农业大学的许再福教授长期深耕膜翅目昆虫分类学研究,怀揣对昆虫的热爱与执着,足迹遍布山川田野,采集了众多弥足珍贵的昆虫标本。南昆锥痣细蜂是昆虫学家许再福教授于南昆山采集过程中的发现。
南昆锥痣细蜂隶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属旗腹蜂类、分盾细蜂总科、大痣细蜂科、锥痣细蜂属。该物种体长仅1.4-1.5 毫米,通体黝黑;触角如丝般细腻修长,共11节;头面部特征显著,面沟清晰可辨,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识别印记。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54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