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 候选名单(一)

文摘   2025-01-22 08:15   北京  

1、苏轼无爪蜉

Behningia sushii Zheng & Zhou, 2024

发表人:郑徐弘毅(南京师范大学蜉蝣目课题组)

发现地点:长江北段(湖南省、湖北省)

分类地位:蜉蝣目 无爪蜉科

苏轼无爪蜉 稚虫

元丰五年(1082年),苏东坡在游览长江北段的赤壁矶后写下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千古绝句。千年之后的2024年,一个全新的蜉蝣物种在长江北段的波涛之下被发现。为了纪念这场跨越千年的缘分,该蜉蝣物种被命名为“苏轼无爪蜉”。

苏轼无爪蜉的稚虫深居于河底极细腻的泥沙中。它们的身体呈圆筒状,看起来像一只小鼹鼠;三对足高度特化,末端没有爪,这样的足不具备爬行能力,却让它们能高效地穿行于泥沙之中。这样的生活习性在蜉蝣中并不多见。

苏轼无爪蜉的成虫非常娇弱,足和翅都很柔软。成虫的寿命可能只有几个小时,它们于凌晨羽化,只需要在江面扑棱几下,在日出之前就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

苏轼无爪蜉成虫

由于栖息于河底的淤泥中,苏轼无爪蜉能够适应浑浊、缺氧的环境,但这也让采集它们变得非常困难。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人员在长江边过滤了数天的泥沙,终于获得了宝贵的稚虫样本,随后在实验室中饲养了3个多月才得到了成虫。

作为底栖动物,各种蜉蝣的稚虫能取食水中的微生物与小颗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水体,也为各种鱼类、甲壳类动物提供了饵料,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飞向天空的蜉蝣成虫,也为许多鸟类提供了食物。同时,成千上万的蜉蝣在几天时间里集中羽化、婚飞,像雪花一般铺满河面,之后又迅速归于沉寂的景象,也是河流上的奇观。也许当年的苏东坡真的在长江上曾见过这样的恢宏场面,才发出了“蜉蝣于天地”的感慨。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不仅孕育了沿途灿烂的文化,更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家园。苏轼无爪蜉的发现,不仅在昆虫学上有着重要意义,也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第一大河所蕴含的宝藏。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00305316.2024.2312271


2、无常鲎(hòu)蜉

Prosopistoma wuchang Zheng & Zhou, 2024

发表人:郑徐弘毅(南京师范大学蜉蝣目课题组)

发现地点:云南省 怒江福贡段

分类地位:蜉蝣目 鲎蜉科

无常鲎蜉 稚虫

论形态的奇特,鲎蜉几乎算是昆虫中的第一梯队。如果只看外形,很少有人会把它们和蜉蝣联系起来,甚至不会认出它其实是一种昆虫。

鲎蜉的的稚虫有着非常独特的圆盘状胸部,这种长相与其他蜉蝣大相径庭,却和海洋中的活化石——鲎有些相似,“鲎蜉”这个中文名也是由此而来。鲎蜉的稚虫生活在湍急的河流底部,特化的口器和肠道内容物表明,它们是以其他小动物为食的掠食者。

鲎蜉的成虫和稚虫在形态上差异极大,而雌雄成虫的外形也有很大的区别。雄虫的翅脉极为柔弱,无横脉,每条主要的纵脉伴随着一对极弱的闰脉。雌虫则完全是另一副模样,尾丝极短,身体短胖,翅脉也与雄虫不同。有趣的,是它们的翅面上隐约可见许多均匀的平行折痕,这可能与翅膀在稚虫阶段的折叠方式有关。雌虫的足高度退化,甚至不具备爬行的能力。同时,雄虫身体呈白色,而雌虫则呈黑色,这让科研人员联想到中国神话中的“黑白无常”,因此将其命名为无常鲎蜉。

无常鲎蜉雄成虫(上、中)与雌成虫(下)

由于成虫寿命较短,对鲎蜉成虫的研究相对匮乏。此前,亚洲地区报道了16种鲎蜉,但均未观察到成虫。无常鲎蜉成虫的发现,是整个亚洲地区对鲎蜉成虫的首次报道,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蜉蝣作为水质指示昆虫,对水质、水流、含氧、污染等指标极为敏感,无常鲎蜉的发现为怒江流域的底栖生态系统研究、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信息。此外,该研究还重新拍摄了中国以往报道的几个鲎蜉物种的彩色图片以及解剖特征,并为该类群的鉴定和区分提出了新的思路。

论文连接:https://doi.org/10.1163/1876312X-bja10070


3、泰顺等蜉

Isonychia taishunensis Huang, Shen, Zhang & Cheng, 2024

发表团队: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浙江师范大学

发现地: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分类地位:蜉蝣目 等蜉科

泰顺等蜉 稚虫

2022年4月,浙江师范大学采集团队在大溪源采集水生昆虫时,采集到一只等蜉幼体。最初,团队成员以为该幼体与是已知种——江西等蜉,但DNA条形码鉴定结果表明,该幼体与江西等蜉的遗传差异高达10%,说明其很可能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新物种。但由于之后一直未能发现新的标本,对该物种的研究陷入了停滞。

直至2023年,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的项目支持下,浙师大采集团队和泰顺分局工作人员在大溪源水域再次采集到8头老熟稚虫。经过后续的研究证实了该新物种的有效性。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泰顺等蜉。

泰顺等蜉的稚虫在形态上与江西等蜉相似,但可通过鳃板颜色将两者区分开:泰顺等蜉具有两个深色或紫色的色斑,且背板浅色中线仅出现在第一到第四背板上,而江西等蜉所有背板都有浅色中线。另外,泰顺等蜉的老熟稚虫出现于5月,而江西等蜉的老熟稚虫出现于8-9月。出现时间的差异也意味着两个物种之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泰顺等蜉成虫形态目前未知。

泰顺等蜉的发现使得泰顺的生态环境价值得到充分肯定。泰顺县作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之一。新物种的发现有助于激发泰顺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蜉蝣作为主要水生昆虫的指示生物,泰顺等蜉也为开展水质监测提供了新的监测物种。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5437.4.6


4、蔡氏洪涛蜓

Hongtaous caii Liu, Ren & Yang, 2024

发表团队: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

发现地:内蒙古赤峰市道虎沟

分类地位:蜻蜓目 阿克塔斯蜓科

蔡氏洪涛蜓

作为一类古老的昆虫,蜻蜓早在约3亿年前便已出现在地球上。远古时期的蜻蜓体型一度非常巨大,例如出土于美国早二叠世地层的巨脉蜻蜓,翼展可达71厘米,是已知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然而巨大的体型也使得蜻蜓难以形成完整的化石,目前已知许多蜻蜓化石都只保留了残缺的身体部分,使我们难以看清这些远古生灵的全貌。

位于我国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的道虎沟出土了大量的精美化石,其中不仅有恐龙、哺乳动物、早期被子植物等古生物领域的“明星”,也包含了许多史前昆虫。2024年,我国科研人员发表了一种出土于道虎沟层的巨型蜻蜓——蔡氏洪涛蜓。

蔡氏洪涛蜓的化石出土于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地层。蔡氏洪涛蜓体型巨大,体长近10厘米,翼展可达17厘米,其体型超越了所有现生蜻蜓。更可贵的是,蔡氏洪涛蜓的化石保存得极为精美,头部、腹部、生殖器等结构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蔡氏洪涛蜓属于一个已经灭绝的蜻蜓家族——阿克塔斯蜓科Aktassiidae。此前,阿克塔斯蜓科仅出土过部分残缺的虫体,蔡氏洪涛蜓的发现,让我们终于了解到这类蜻蜓的全貌。同时,蔡氏洪涛蜓还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阿克塔斯蜓科物种,将该科的化石记录提前了1300万年。

蔡氏洪涛蜓具有一对似半圆盘状且具尖突的尾须,该结构可在雌雄蜻蜓交尾时用于固定雌性的头部,与现生蜻蜓独特的“心形连结”方式相似。这表明,现代蜻蜓的常见交配方式可能早在1.65亿年前就已形成。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46/palaeoentomology.7.2.7


5、雅韵金蛉蟋

Svistella yayun He, 2024

发表人:何祝清(华东师范大学)

发现地:西藏察隅

分类地位:直翅目 蟋蟀总科 蛉蟋科

雅韵金蛉蟋

雄虫(上)和雌虫(下)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螽斯、蟋蟀这些鸣虫情有独钟。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螽斯羽,诜诜兮”、“蟋蟀在堂,岁聿其莫”等诗句。而欣赏、饲养鸣虫的传统也一直流传至今。

每当夏秋之交,全国的花鸟鱼虫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鸣虫争奇斗艳。其中除了常见的蝈蝈(优雅蝈螽)、蛐蛐(斗蟋属)、油葫芦(油葫芦属)等传统鸣虫外,还有一些奇特有趣的“海派鸣虫”。比如一种俗称“大黄蛉”的蟋蟀,便是海派鸣虫中的佼佼者。别看它个头小,叫起来那可是响亮又动听,让人爱不释手。

不过,这些小家伙的分类研究可不容易。直到2009年,何祝清等人才完成了“大黄蛉”的正式命名,将其命名为安徽金蛉蟋。之后,科研人员又相继发现了暗端金蛉蟋、银翅金蛉蟋、误用金蛉蟋等多个物种,让我国的金蛉蟋家族愈发壮大。

在2023年7月,何祝清等人在藏东南地区进行昆虫调查时,偶然听到了一种之前从未听过的鸣声。循着声音,何祝清等人发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小蟋蟀。从金灿灿的体色来看,它可能属于金蛉蟋属,但那独特的鸣声却和所有已知的金蛉蟋物种不同。回到实验室后,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鸣声分析的三重证据,这种蟋蟀被证实为金蛉蟋属的新物种,命名为雅韵金蛉蟋,种名“押韵”体现了其独特而优雅的鸣声。

雅韵金蛉蟋鸣叫声

雅韵金蛉蟋的发现,不仅彰显了藏东南地区独有的生物多样性魅力,也凸显了进一步深入探索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迫切需求。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尚有无尽的未知物种等待我们去发现。在雅韵金蛉蟋的发表过程中,科研人员不仅采用了传统分类中基于形态描述和分子测序的研究方法,还从我国的鸣虫文化中汲取灵感,通过对鸣叫声的分析证明了这个物种的有效性,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研究结合的典范。

论文链接:https://doi. org/10.3897/zookeys.1193.117612


6、夜煞乌黯螽

Melanabropsis nightfury Yin, 2024

发表人:尹子旭

发现地:海南尖峰岭

分类地位:直翅目 沙螽总科 丑螽科

夜煞乌黯螽

乌黯螽属Melanabropsis,过去曾属于直翅目蝗螽科,如今被归入直翅目沙螽总科下的丑螽科。它们体长3厘米左右,体色乌黑,不会鸣叫。乌黯螽属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省及日本,是一类鲜为人知的昆虫。

2024年之前,中国有记载的乌黯螽属物种仅天目乌黯螽一种。2018年,昆虫爱好者尹子旭偶然间看到一张拍摄于海南的照片,照片中的昆虫是一只黯螽,但其形态不同于国内所有已知的种类。遗憾的是,照片的拍摄者并未采集标本,这只神秘昆虫的身份也成了一个谜团。但尹子旭并没有放弃。次年,他亲自前往海南寻找照片中的黯螽,也委托朋友帮忙寻找,但都没有成功。

直到2022年,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尹子旭的朋友在海南采集到了一只黯螽若虫,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变为成虫。这只黯螽正是2018年照片中的那一种!尹子旭随后便展开了对该物种的研究,最终在2024年将其发表。

尹子旭将该物种命名为“夜煞乌黯螽”,其种名“夜煞”来自于著名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中的飞龙——夜煞。

电影“驯龙高手”中的主角“希卡普”和夜煞“没牙仔”

图片来源: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 Official Franchise Site | DreamWorks

一方面,夜煞乌黯螽拥有与已知所有其他乌黯螽不同的宽阔翅膀,配上乌黑的体色,让人联想到电影中体色漆黑、双翼宽阔的飞龙“夜煞”。而另一方面,“驯龙高手”中,主角希卡普和夜煞“没牙仔”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在这场跨越物种的友谊的友谊中,一人一龙都获得了成长,而在他们的努力下,人与龙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在影片的最后,人类和飞龙和谐地生活在了一起,共享着同一片天空与海洋。通过“夜煞”这个名字,尹子旭希望现实中的人类也能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好世界。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5474.1.8

宝宝的画和天牛的话
一、亲子功能。展示宝宝的绘画作品,将来可能也有书法作品及其他手工作品。这属于小家庭的自娱自乐。 二、昆虫世界。主要是关于天牛的书籍、论文、物种、趣事等等的介绍。这属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小圈子里跟同好的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