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吉林毓文中学1969届毕业生。离开学校已经55年了。但母校至今仍然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1966年,我从船营四小毕业时正逢特殊时期,1968年春季才来到毓文中学上学。1969年末,我们毕业。尽管我们在学校时间不长,但特殊年代的毓文中学,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在那特殊年代里,学校设置里出现许多军事化名称。如年级叫连,班级叫排。我们六九届学生分10个排,每个排大约50多人。我在校时加入了共青团,是六排排长,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
那个年代,我们在学校以学毛著,学工,学农,学文化为课程:学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毛主席语录;到汽标厂劳动,向工人阶级学习;到蛟河农村插秧,向贫下中农学习;学习初中数学、语文、物理等文化知识。那时教学环境较差,但老师们还是尽心尽力把基础知识向我们传授。
在校时间一年多,我们排换了三任班主任,三位班主任都是认真负责、令人尊敬的师长。第一任是于家海老师,于老师后来离开了教育系统,在市中心医院担任过党委书记。第二任是刘凤芝老师,她后来调到四中任教,1978年得病住院,我去医院看望过。再后来老师逝世,没得到消息,未能送老师一程,非常遗憾。第三任是崔景禹老师,崔老师后来调到延边,失去了联络(我曾通过延边教育局找他,没有结果)。
因历史原因,我们在校读书仅一年半左右就结束学业,1970年1月,我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当户长的集体户11名同学,分到当时磐石县驿马公社滚马岭大队11小队。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毓文中学,我与有着共同回忆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八十年代开始,我数次组织本排同学和学年同学聚会。1988年夏,一连六排同学第一次聚会,当时邀请班主任于家海参加了。参加聚会的39名同学,先是在毓文门口集合,以学校为背景拍照留念,之后乘车去丰满松花湖疗养院,一叙旧日时光和分别后的思念。
1990年夏,我们六排同学在银河大厦聚会。期间,同学们来到毓文小院,请校领导贾成森讲述学校历史,同学们很受教育和启发。2014年5月,毓文中学六九届同学在渤海大酒店第一次聚会,有108名同学参加。2018年6月,六九届同学第二次聚会,在华纳大酒店举行,有204名同学参加。毓文中学工会主席鲁斌代表校领导参加了。10个排的同学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
2017年5月5号,是毓文百年校庆,我和潘德林合作,写了一首歌《每当我走过毓文门前》,做为献给学校的礼物,在人民大剧院演出了。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学校党委书记给参加演出的校友们每人一束鲜花。
通过百年校庆,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更系统深入的了解,许多知名校友的感人事迹也在我的心中平添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自豪。联想起1998年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与朝鲜两江道做粮食贸易,酒桌上,朝鲜两江道商业委员会委员长(相当于省商业厅厅长),知道我是毓文中学的毕业生,马上站起来给我敬酒(金日成曾在毓文中学读书),当时让我感到十分骄傲。
时光荏苒,我虽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但是对毓文中学的关注没有丝毫减退。这所学校培养教育了我,也培养教育我的女儿,我的外孙女现在正在毓文高三就读。一所学校承载了我家三代人的青春记忆。至今,每当经过临江门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那里——毓文母校,我钟情挚爱的地方……
本文为张兆荣先生授权发布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本文图片由张兆荣先生提供
特别鸣谢张兆荣先生对吉林乌拉永昌源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