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工业:吉林市曾经最重要的轻工业门类

文摘   2024-10-23 09:10   吉林  

吉林市火柴厂,地处吉林市昌邑区青年路三十八号。厂址占地面积五万四千三百六十四平方米,厂房占地面积一万五千八百五十平方米。现有职工近一千三百人。这个厂是吉林市生产日用安全火柴的唯一厂家。的历史反映着吉林市火柴工业的沿革情况。

吉林这座古城,地理环境优越,木材资源丰富,铁路水运发达,是兴办火柴业的理想之地,所以远在七十年前这里就兴起了火柴工业。一九一四年三月,日本人佐藤精一、内恒实卫等发起集资十八万日元,在吉林市东大滩护昌路二十二号创建了吉林火柴股份公司(吉林燐寸株式会社)。因采用“招财商标”,故人们称它为吉林招财洋火公司。公司由大股东千原三郎任董事长,西尾安雄任常务董事,佐藤精一、前田伊职、内恒实卫任董事,井上源太、奥本和人任监察人。

该公司的厂址占地面积八千六百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一百六十二平方米。工四百五十人。火柴年生产能力一万八千箱。厂里的动力设备:一台十五马力的蒸汽机。火柴生产设备:截锯机一台、旋盒机两台、切梗机一台、排杆机六台、卸梗机三台。除这些设备外,沾油、沾药、刷沙、装盒、装箱等工序均用手工操作。制材设备:大带锯两台、小带锯二台、大圆锯一台、拉灰条小圆锯一台、拼火柴箱板小圆锯五台、截锯机三台。

该公司于一九一四年九月开业。开业后生意兴隆,产销两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一九一五年四月九日,在长春新市街设立了分工厂,同年九月一日开业。职工一百五十人,火柴年生产能力一万六千箱。一九一七年收买了中国人经营的双城堡火柴厂,职工一百五十人,火柴生产能力一万六千箱。一九一八年一月,收买了前东亚奉天火柴厂,设立奉天分工厂,职工三百八十人,火柴年生产能力四万箱。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购买了双城堡兴华火柴厂的机械设备,吉林市西关日本驻吉林帝国领事馆后面(现西关宾馆后面的柴草市,永昌源注:关于日本领事馆在西关的记载目前为孤证,《吉林市轻工业志》只记载在西关宾馆后面)设立分工厂,于当年十二月七日开业。厂址占地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四百六十六平方米。职工一百五十人。年生产能力一万八千箱。

为时不过五年,吉林火柴股份公司便发展成为跨省、跨地区的东北最大的日资火柴公司。一直到一九二一年为公司的兴盛时期。这年火柴产量达十一万箱,资本金额由原来的十八万元增长到七十五万元。该公司所以取得如此高额利润,是因其残酷地剥削了工人。当时工人每天早五点上班,晚五点下班,一天劳动十一个多小时,而每个工人平均日工资只有三十五钱(0·35元)。

吉林火荣股份公司,除生产黄磷火柴外,还大量 生产火柴 杆供应分厂并销往日本、上海、香港、澳门和印度等地,生产军用材、汽车箱板、方材、板材和道木等,远销日本等地。生产火柴包装箱,销往其它火柴厂。

当时吉林市,在日商创办吉林火柴股份公司后,本国商人也起来创办火柴工业。瑞双吉(满族)、微全庆等人发起集资大洋一万五千元,在吉林市德胜街创办吉林时宜火柴厂,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开业。总经理金海红(安徽人)。董事:王绩先、王杏五、解玉田、白焕廷、胡芝轩。监察人吴仲先。一九一六年时宜火柴厂改组,厂名改称为吉福火柴厂,由徐文林任总经理。

一九二〇年刘鸿儒(山东掖县人)集资大洋十万元,在吉林西关第五区界路南门牌十六号(市制镜厂厂址)创办吉林增昌火柴股份公司,经理任福章(山东掖县人)。采用“长城”和“宝天东”商标。火柴年生产能力二万五千箱。开业后国货畅销,获得厚利。一九二七年更名为吉林众志火柴厂,由孙子俊任经理。一九二三年九月孙郁烈、孙光烈两兄弟(山东招远县人)集资大洋十二万元,在吉林东关团山子创办吉林金华兄弟火柴厂。商标为“兄弟”、“飞艇”“福禄”。火柴年生产能力十一万五千箱。一九二八年二月,宋心斋(山东掖县人)、陈万昌(河北临榆县人)集资十五万元,在吉林东关东大滩石碑街(现市纸袋厂址)创办吉林泰丰久火柴厂。商标采用“泰山”、“三洋”、“三鱼”。年生产能力一万五千箱。

东北火柴工业兴起阶段,主要控制在日商手里。一九一九年东北的百分之八十火柴工业被他们所控制。吉林火柴股份公司则是东北最大的日资火柴公司,它年产火柴达十一万箱,占东北火柴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华资吉林时宜火柴厂年产火柴为一万五千箱,只占吉林市火柴产量的百分之十四。吉林火柴股份公司自一九二三年八月奉天分厂遭受水灾后,就逐渐衰落下来。到一九二八年,吉林市华商火柴业却能与外商火柴业相抗衡,年生产能力可达七万箱,占吉林市火柴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六。

当时火柴业相互竞争激烈,到一九二六年五月,吉林火柴股份公司的股东 千原三郎、山本俊磨、久称田孙兵卫将百分之六十股份卖给瑞典火柴公司,于是吉林火柴股份公司被瑞典火柴公司所掌握。建于一九二〇年的吉林增昌火柴厂在竞争中失利,于一九二六年二月三日被吉林火柴股份公司和吉林金华兄弟火柴厂收买。其中日资占百分之六十,华资占百分之 四十,成为中日合资企业。但不久吉林增昌火柴厂解散,招集华股改办吉林众志火柴厂,由孙子俊任经理。

典火柴公司控制吉林火柴股份公司以后,与我国商人所办的民族火柴业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结果,吉林市的民族火柴业在竞争中失利,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吉林众志火柴厂、吉林金华火柴厂、吉林泰丰久火柴厂都处于休业停产状态。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将吉林火柴股份公司的瑞典股份买回,使之完全成为日资火柴业。吉林市的民族火柴业也丧失了自主权,吉林众志火柴厂被日寇勒令禁止生产。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九日,吉林众志火柴厂并入吉林金华火柴厂。伪满时期,吉林市华人办的火柴工业只有金华和泰丰久两家了。这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垄断了吉林的火柴工业。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伪满洲国政府公布了“一九二”号勒令,颁布“火柴专卖法”,并设专卖局。当时吉林、长春两地火柴年产量情况如下:

日资火柴业

吉林火柴股份公司:二万七千九百六十六箱

长春日清火柴公司:二万五千零四十五

长春洋火公司:四万二千七百四十六箱

长春宝山火柴公司:五万六千三百九十三箱

合计:十五万二千一百五十箱

华资火柴业

吉林金华火柴厂:二万九千一百二十三

吉林泰丰久火柴厂:一万零七十箱

合计:三万九千一百九十三箱

日资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九点五二,华资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点四八。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光复后,我人民解放军接收了吉林火柴股份公司,改名为吉林光复火柴厂。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我军战略转移,国民党政府占领吉林。同年七月四日吉林省建设厅接收吉林光复火柴厂,将它更名为吉林省火柴第一厂。当年七月中旬开工生产,日产火柴三十箱,最高日产量六十箱。一九四七年九月一日吉林省政府决定,该厂由省生产供应局管辖,改称为吉林永吉火柴厂。

一九四八年三月九日,吉林再度解放,人民政府没收了吉林永吉火柴厂的全部敌伪资产,归全民所有。吉林省人民政府工矿局于同年三月十一日,委派刘子斋()任厂长,厂名更为吉林市火柴厂。这个厂解放前厂址占地面积八千六百五十平方米,厂房占地面积六千六百零三平方米。职工约一百五十人。工矿局接收该厂后,生产发展很快,到一九四九年末,职工人数已达五百六十七人,日产火柴一百四十箱,产量和质量,均已超过日伪时期水平。

吉林市解放后,私营的金华火柴厂和泰丰久火柴厂,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也迅速恢复生产,得到了发展。九五二年长春火柴厂并入吉林市火柴厂后,职工人数增加到六百四十六人。一九五五年吉林金华火柴厂和吉林泰丰久火柴厂实现了公私合营。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泰丰久火柴厂并入金华火柴厂;一九五六年金华火柴厂并入吉林市火柴厂,改称为地方国营吉林市火柴厂。一九五七年,该厂的制材车间并入吉林市木器厂,从此吉林市火柴厂成为省内生产单一品种火柴的唯一厂家。

建国以来,吉林市火柴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先后投资数百万元,修建厂房和更新设备,工厂面貌焕然一新,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厂的生产蒸蒸日上,一九八三年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国家轻工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单位,一九八四年被省轻工业厅列为省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所产的中档火柴被省评为优质产品。一九八五年进入我市六好企业行列,所产的中档无硫火柴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优秀新产品。这一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七百八十九万元,火柴产量达到四十七万件,利润达到一百九十万元。吉林市火柴厂这个中型企业,今天正在经营管理科学化和生产设备、技术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

本文选自《江城史志》1986年7月创刊号,原标题《吉林市火柴工业沿革》,作者李文庆。

部分照片取自相关史志

吉林乌拉永昌源
以我们的视角,介绍东北的物产和文化,分享心得和感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