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容不得天马行空的假设,然而在探究历史变迁之际,造物主却又常常不会备齐已知条件,只让醉心于此的人不得不去利用屈指可数的蛛丝马迹,借鉴既往的规律,以“可能”为标尺,努力推演还原出大概的历史真相。也正因此,本属于社会科学的历史学有时也被人揶揄成自然科学——今天讨论的话题就不乏这种意味。
一、
据地方史料记载:清同治五年(1866年),鉴于吉林周边匪患猖獗,有甚时几欲近逼吉林城,为加强省城防御,时任吉林将军富明阿、副都统富尔逊“倡率文武员弁,劝捐派员修筑土围城垣,(同治)六年十月工竣”。此为吉林城清乾隆七年(1742年)之后的第二次扩建。经过这次扩建不仅让吉林城的城区面积向西、向北有了很大的扩充,还最终形成了奇特的“琵琶形”城区。
早在第一次扩建后,吉林城一度拥有小东门、大东门、巴尔虎门、大北门、西门等五座城门。第二次扩建后,除被保留的小东、大东、巴尔虎三座城门外,西侧、北侧增建的城墙上,自西向东又新建了五座城门。此际八座城门的命名也不再如以往那般粗放,而是引经据典,并结合城门所在的方位和区域特征,赋予了带有期许祝福意味的雅致新名。如迎晨沐光的大东门取名朝阳门,城市北端的主门取名北极门,通往校场演武厅的西门取名德胜门等等。不过其中也有难明就里的城门名字,就比如小东门的新名字为何被叫作东莱门。
小东门位于吉林城东南角,是清乾隆七年吉林城东扩约1100米时所建,此前吉林城早期外城土墙上开有几座城门未见明确记述。吉林城两座城门为何区分大小,疑似与时间先后无关,而应与城门规模有关:小东门的大小或应小于大东门,最初时极有可能只是一个便门,但1867年改称东莱门之后,根据史料记述,城门高12米,建有一层城楼,城门规模已与朝阳门无异。
清道光年间成书的《吉林外纪》记载,小东门借粮米行街与将军公署相通。民国版《永吉县志》记载更名为东莱门的城门之外东到东大滩,北通新开门道路颇宽坦;东莱门之内则通洄水湾子、三道码头等处。只不过《永吉县志》所列已是民国时期情形,相较更名时不仅发生了些许变化,也很难解释地貌地情与“东莱”有着怎样的关联。
二、
有人说东莱门的命名源自“紫气东来”。传说紫气为富贵吉祥的征兆,具体又与做官的“官气”有关,之所以从东而来,又附会于“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天相中有紫气东来”的传说。不过“东来”为何变成“东莱”,则语焉不详。其实在汉语中“东莱”通常是指山东半岛上的一处古地名。1867年时,尽管吉林城东关的昌邑屯已成屯百余年,但居住屯中的大多数山东人,故乡并不是“东莱”(山东半岛),而是山东省的内陆。更何况当时的山东移民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还没有能力左右城门取名,因而东莱门的命名应与山东移民无关。
拆开“东莱”二字,其中“东”显然与方位有关,“莱”在古汉语里则有野草的含义,有田地荒芜的含义,也有除草的含义。查阅历史记述,姑且不论早在小东门时代,其城门外似乎就比大东门外还要热闹,单说城外若仅有一望无际的荒草地,则根本没有修筑城门的意义。更何况本就迷信的古人为城门取名,断也不会与田地荒芜这种败兴的意境扯上关系。鉴于“来”字在古汉语中的本意为小麦,审视“莱”字的古意,东莱门取名似乎倒可以攀附上“莱”字“除草”的含义,这也与东莱门外清代中期的地貌街景扯上隐隐约约的关联。
据史料记载,吉林城建城之初的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城东江畔就由旅居吉林的山西人集资,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东关帝庙,继而又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东关帝庙周围修建了龙王庙和松花江神庙,其中松花江神庙为官修官祭的庙堂。三座寺庙均香火鼎盛。
另外,据《吉林外纪》和《吉林统志》记载,清雍正十年(1732年,另有《吉林通志》记载三坛建于清顺治二年,应有误),根据清代省府东郊设“坛”祭天的规制,在今文庙东侧曾修建了三座祭坛——先农坛(俗称天坛)、社稷坛、神祇坛(即风云雷雨山川坛)。三座祭坛均“高三尺,面阔二丈四尺”,上有正殿三间。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产是三座祭坛存在的意义,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犁田除草。
三、
史载三座祭坛均与农业生产祈福有关,且每年的祭祀活动都是由官方主持。其中每年仲春或季春亥日(农历二月或三月的十二日)由官方在先农坛举行仪式,耆老牵牛、农民扶犁,地方官吏执鞭秉耒,在田地上九推九返,以祈求丰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农历二月、八月初五日)由官方在社稷坛举行祭祀。每年春、秋仲月由官方择吉日在神祇坛祭祀,另外遇到旱涝灾害时,地方官也会“素服请命”,在神祇坛举行消灾的祭祀。作为官方在吉林城东关主持的重大祭祀活动,三坛祭祀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尽管没有见到明确记载,但可以想见三坛初建时,官方举行祭祀活动,需要绕行才能抵达。因而清乾隆七年扩建城垣时,特意在与之相邻的江岸附近开辟一座城门,以便官方祭祀三坛。同时民众举办盛大的关帝庙会、娘娘庙会时,也经由此处,不必绕行大东门。
因此本人斗胆臆测:1867年时,正是据三坛祀农,取“莱”字意,并结合方位,为小东门更名为东莱门,祈求农事兴旺。然而历史却很快赋予这座与农业有关的城门以特殊的机缘。从东莱门出现在历史上之后,城门内外几乎所有与农事有关的事物均被时代大潮冲散,荒僻的东关大地成为吉林城由近代迈向现代的重要舞台,推动着吉林城的快速发展。于是乎人们更愿意相信东莱门的取义源自“紫气东来”,只不过此时东来的“紫气”已不是旧时宣讲的“官气”,而是为吉林城带来革旧布新良机的时代东风。
四、
和清代吉林城其他几座城门一样,东莱门凝聚的“气色”也极具有别其他的鲜明特征。历史上东莱门内江沿北侧为连片的青砖府邸,为吉林城达官显贵钟爱的高档住宅区。东莱门通往粮米行街东口(白旗堆子)的胡同叫作蒙古旗胡同(后改称正蒙街,解放后为公安街),《船营区志》记载清朝时这一带有蒙古旗人居住,故而得名。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蒙古旗胡同的得名,是源于清代管理吉林地方蒙古八旗事务的协领衙门(关防处)设于此处。据《永吉县志》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年)编定户口时,吉林地区蒙古旗共“八牛录,户七百三十,丁口二千四百零五”,统归蒙古旗协领管理。因丁口有限,蒙古八旗没有像满洲八旗那样按旗属分设八个协领、分置八处官署,而是只设一名协领,统设一个“蒙古旗协领衙门”。
史载蒙古旗协领衙门位于小东门内,衙署颇具规模,其正门在民间俗称“小东门内北大门”。史载这个衙署有:正房三楹为协领印房,左右为八旗牛录房,各三楹,衙门南侧有箭道,附设官菜园。结合比照手绘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吉林城八门图》,可以看到蒙古旗胡同被标为东莱门通往城内将军署的主干道(经白旗堆子胡同——粮米行街)。
另外,作为城市通衢,除官府衙署外,东莱门内还曾有一些有趣的人文风貌。如蒙古旗协领衙门北侧曾有一座虫王庙(也叫八蜡庙),专门祭祀虫王。旧时科技落后,迷信盛行,传说每年六月初六是虫王爷寿诞,吉林城东关多私人菜园,于是在这天“各菜圃备牲礼,祭神祈年赛愿”(《永吉县志》),举办盛大的虫王庙会,求虫王告警害虫,不要滋扰农业生产 。据《吉林市市区文物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吉林义和团曾在虫王庙内设过坛场,策动过“扶清灭洋”的活动。
进入民国后,东莱门内侧市井风情剧变:清光绪年间,法国传教士兰禄业开始在通天街丰乐胡同开办教会,后来此人在东莱门内江沿处,筹划利用庚子赔款建造新教堂。不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里长期为天主教青年会使用,直到1917年,教堂才开工兴建。1926年教堂竣工,此即吉林江沿天主教堂,直到今天,这座教堂堪称是吉林市的标志性景观。2013年,教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从清末民初开始,东莱门内文教卫生事业也快速兴起。《永吉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蒙古旗关防处箭道(射箭训练场)改建女子师范学堂(试办,1908年正式设立官立女子师范学校于今一实验小学)。后来蒙古旗关防处改建为省立图书馆及国民第六小学。1921年,在女子师范学堂旧址,成立了吉林省立女子中学——学校校门向西开在蒙古旗胡同上。1938年,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迁至蒙古旗胡同,与女高(已更名为吉林省立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共用校园。1948年两所学校校址上为吉林省联合女子初级中学校,1957年更名为吉林市第十中学。学校一路演化,即后来的吉林女子职业高中(《吉林旧影》)。此处今为吉林市广电文化中心。
1934年7月1日,位于三道码头街的“吉林省立医院”由伪满民生部直接管辖,改称“吉林国立医院”。1938年,因该医院病房紧张,无法满足诊疗需要,日伪当局于是在伪省立图书馆处兴建了新诊疗大楼。1941年12月25日,新建门诊大楼落成,已更名为“吉林省立医院”的医院院部、门诊部迁入新址。吉林市解放后吉林省军区接管该院,改称“吉林军区第22后方医院”。同年12月27日交还地方管理,更名为“吉林省立医院”。1954年群众医院合并到省立医院。1955年因省政府迁往长春,吉林省立医院更名为“吉林省第二医院”。1957年医院由省划归地方,改称“吉林市中心医院”。
五、
从东莱门得名开始,城外的发展就与农事渐行渐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吉林末代将军达桂的努力下,由官商悦明阿主持,在东莱门外北侧修建了吉林宝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即向吉林城提供照明用电的发电厂。从这时起,吉林城的衙署、学校、商户、居民陆续拉线接电,开始使用了电灯照明。吉林百姓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另据《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五辑》记载,1902年时,英国传教士高积善(James Greig)利用庚子赔款,在电灯厂东侧修建了著名的吉林施医院(免费教会医院,分男、女施医院),由于病人增多,这家医院后来也开始收费,医院也改称男医院和女医院。这是吉林地区最早的西医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这家医院还培养了大批从事西医工作的医务人员,并建立了高级护产职业学校。诸多努力使得高大夫医院在吉林城拥有着极好的诊疗声誉和社会声誉。
清朝灭亡后,官祭三坛就被废止,民国时期祭坛与房舍相继衰败。时代赋予了三座农事祭坛旧址以全新的使命。民国十五年(1926年),吉林省实业厅彻底拆除了三坛,创办了吉林省工艺讲习所女子部,民间俗称女子工厂。这个工厂为二层欧式洋楼,开设有裁缝、染织、美术三科,所知成品在河南街的专卖店销售。解放后此建筑曾被吉林省公安厅、市委第一幼儿园等单位使用,现为吉林市妇联托幼中心。
说到东莱门外最重大的变化,当属吉林大桥的兴建。在 清代,东莱门与松花江神庙之间有通往江南地区的改集街渡口,但当时吉林城居民往返松花江两岸,通常会经城内码头通行,改集街渡口并不繁忙。民国十九年(1930年),吉林市政筹备处对吉林城周边进行科学规划,江南地区被正式定义为未来“大商业用地”。1937年1月25日,伪吉林市公署编制了《吉林市大都邑计划》,对吉林市进行再次规划,江南地区被定义为“新区”,成为未来开发重点。1935年,南大马路开通,由东莱门可直达火车站。1940年,在渡口处修建跨江大桥,1943年9月桥梁竣工,东莱门外便成为通往江南新区的咽喉。
吉林市解放后,东莱门外于1958年修建了“吉林大桥广场”——松江路、南京街、重庆街、江湾路交汇于此。1972年,为迎接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广场又被整修一新,添置了假山和喷水池。1985年,吉林大街向南贯通到广场上之后,广场上立起了代表城市精神的摇橹人塑像,名称也在不久之后更名为江城广场。百年来,紫气东来所喻之盎然生机,始终萦回在东莱门旧址上空,至今仍未散去。
东来也好,东莱也罢,历史地看,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而言,近郊农业文明终将被工业文明取代。不过在感怀东莱门内外风貌变迁的历史必然之际,心中也难免生出些许遗憾:1867年确定的小东门新名称已退归史籍册页之中,以至于如今的东莱门附近已然一点与“东莱”相关的印痕也寻找不到,甚至东莱门的本意,也只能由后人猜测了。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