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平时应酬繁多,饮食和作息也极不规律。早在两年前,他就经常觉得胃不舒服,平常胃痛时就随便吃点胃药了事。家人曾多次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总是推脱:“小毛病,没啥大不了的。”一年前,王先生开始发现胃痛加重,尤其饭后反酸、恶心的情况变得更加频繁,有时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食欲也下降了很多。他的妻子看着很着急,对他说:“老王,别拖了,去医院看看吧!”但他仍然不以为意:“都是老胃病,熬熬就过去了。”直到半年前,王先生因为突然剧烈的胃痛被送进了医院。
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的慢性胃炎已经恶化为胃癌,必须立刻接受手术和化疗。医生叹气道:“其实,慢性炎症一步步恶化到癌症并不罕见,早期控制才是关键。”为什么一些看似普通的慢性炎症,可能会导致癌症?我们该如何提前预防?
炎症与重大疾病之间有何关联?
炎症是身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急性炎症通常是短期的保护性反应,随着病因的消除而结束;但慢性炎症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低水平免疫反应,可能对健康造成深远影响。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时,细胞受到反复刺激,正常的组织修复过程被打乱,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甚至癌变。
例如,慢性胃炎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损伤胃黏膜,诱发胃癌;慢性肝炎与肝癌关系密切,特别是在肝炎病毒长期感染的情况下;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则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慢性炎症不仅是局部损伤的表现,还会通过分泌炎症因子,影响全身健康,是许多重大疾病的潜在诱因。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炎症,对于预防癌变尤为重要。身体发现这4种炎症,千万不要拖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炎症之一,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或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
如果发现反复胃痛、胃酸过多或饭后饱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多由酗酒、高脂肪饮食或胆结石引起,是胰腺反复受损的结果。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痛、背部放射痛、消化不良等,应早期干预以防病情恶化。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多由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炎症长期存在会逐渐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一旦确诊慢性肝炎,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并根据医嘱积极治疗。4.溃疡性结肠炎
长期炎症不仅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生率。症状包括拉肚子、便血、肚子痛等症状,若发现类似问题,应尽快就医,防止病情加重。这4种“促炎”食物,能少吃就少吃
1.酒精
酒精会损伤胃、肝、胰腺等器官,导致炎症反应加剧,长期饮酒还会增加胃癌、肝癌和胰腺癌的风险。
2.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糕点和速食食品中,长期吃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会增加体内炎症水平,并损害心血管健康。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看配料表,不购买含有反式脂肪的产品,可以显著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3.高糖食品
高糖食品会引发血糖波动,并促进糖化终产物的生成,导致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升高。甜点、含糖饮料等应尽量少吃,选择天然糖分低的食物更健康。
4.红肉和加工肉类
红肉及加工肉类(如火腿、培根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亚硝酸盐,长期吃可能诱发炎症,并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相关。每周吃2-3次红肉即可,多吃鱼类和植物蛋白,可以有效降低炎症风险。
结语
慢性炎症是癌症的“温床”,体内炎症的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健康问题。面对身体的预警信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就医并采取科学治疗措施是避免恶化的关键。同时,远离促炎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和癌症的风险。健康从来不是小事,别让拖延成为健康的“致命杀手”。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