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往年更早开始的双十一在昨天结束了,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
11月11日零点零分26秒,天猫双11订单峰值达到58.3万笔/秒,创建了新峰值,这是2009年第一次双11的1457倍。
有报告显示,银发人群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达到近 4 个小时,超过六成的老年用户通过京东客户端、微信、手机QQ等移动端网购。与年轻人一样,网络成为老年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社交、娱乐、消费等生活场景的重要工具。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19年6月的13.6%提升至16.9%。
以下文章来自台湾一位教会数千名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养老人的经验分享:《长辈使用智慧型手机的困难到底在哪?》
“吼~就这样就好了啊,要讲几次!”
“我已经帮你弄好了,你不要乱按!”
当你妈战战竞竞地拿著手机来问你:“啊我这个Wi-Fi怎么连?”的时候,你也是这样回话的吗?
曾经有一位大姐在课堂苦笑地说:“别人的仔有礼貌!”,瞬间博得全场一致认同,我们鼓掌大笑觉得精准的同时,心里其实也有一丝内疚和不舍。孟子说‘易子而教’,让别人来教自己的孩子,才不会因为情感影响了期待而破坏了关系。在这里我们发现,应该也要‘易母而教’、‘易父而教’,把长辈交给别人来教,亲人们负责称赞就好,这样一来学手机这件事就不会是冲突的来源,而是情感加温器。
观 察
我们在超过450堂课上的观察发现,长辈们依照对于智能手机的了解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几个:
1. 嘴巴上说会,也真的会
3. 嘴巴上说不会,真的不会
讲这么多,对长辈来说,使用手机的困难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下一代认为理所当然、显而易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却摸不到头脑?
缺乏可参考的过去经验
今年65岁以上的银发族,四十年前打拼在电脑还不普及,必须由专门人员操作的时代(那年阿姆斯壮登上月球所使用的电脑处理器运算速度是现在手机的十万分之一都不到),二十年前已是社会中坚的他们,网络对他们来说只是大学生下载MP3和玩游戏的地方,到2007年第一台iPhone上台时,他们已经云淡风轻准备要退休了。
在网路和手机的操作上其实隐含著许多树枝状、阶层式的操作方式:首页、子页、回上一页,汉堡选单、主画面、子选单、功能列…等等。对银发族来说这些就像是一个没有线索的迷宫,很容易就迷失在里面,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老师我怎么没有你说的那个画面/按钮/文字/图案?」,检查后会发现她跑错到另外一个页面里。
看到「电话筒」图像,大家都会知道是打电话用的,看到「相机」图像应该也都知道可以拍照,那「一栋房子」呢?「一个地球仪」、「向左的箭头」、「三条横线」、「一个放大镜」、「三个直的小点」、「三个横的小点」…当没有过使用经验,又害怕乱点会坏掉(或被骂)的情况下,银发族往往就缩手了。
生理功能
除了缺乏经验外,第二点就是无可避免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
对他们来说,操作APP的过程不是一段依照介面指示的直觉式操作,而是必须硬记下「A按钮→B按钮→C叉叉→点空白处叫出键盘→输入OOO→D按钮→E按钮…」的”路径”。
以上是这两年来透过实际接触所观察到的心得,我还没有能力解决,但是希望借由分享我的观察,让拥有这方面能力的公司和专家多一些参考,未来能够提供更适合乐龄族使用的智慧型装置,毕竟,每个人都将是使用者。
转载来自乐龄产业《長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困難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