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言:为何有天葬? | 如此我说

文摘   文化   2024-11-07 20:00   四川  


每周二、四、六20:00丨为您奉上精选作品

天葬是在人死后将尸体运到指定地点,让秃鹫吞食的葬礼方式,至今仍为我国藏民沿用。这背后有遗属对亡人怎样的心愿?体现了造物者的什么创造奥秘呢?






为何有天葬?
作者:玲言

音乐、图片来自网络




若你有一天离世,会选择什么形式的葬法?土葬、火葬,还是水葬?然而,中国的西藏人,最普遍采用的是天葬,你能接受吗?

根据尕藏才旦和格桑本编著的《天葬:藏族丧葬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古印度,火葬与土葬皆成为民风外,其他三国都主要奉行土葬。特别是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教训而推祟土葬。《孝经》便申明以土葬为正道,禁火葬。故此,早在汉代前,在中原地区焚尸便被视为大辱,会受政府刑责。迟至明代,士大夫仍视火葬为大逆不道,立法强行维持土葬。

当然,时至今日,世界各地大部分人均已容纳不同的葬法,不过,不少西藏高原的族民仍沿用天葬,何解?天葬又怎样进行呢?《天葬》一书的作者尕藏才旦是西藏人,故能以本族人的身份详细解说。

天葬举行的地点是天葬台。其选址由活佛或高僧依循先祖传承下来的理论(主要是风水)决定。

其次是秃鹫。藏民何以不选择其他食肉动物,而独选秃鹫呢?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消化力特别强,不仅可生吞肉体,还可以将骨头嚼食而尽,不会将半点残渣遗留在地面,排泄物亦会被高原的强风吹得无影无踪。它亦异于其他鹰类,不吃活物,只吃死肉,因而受藏民所崇敬。

然则,藏民怎么“知会”秃鹫来到天葬台啄食遗骸呢?因为殡葬队会在抵达后第一时间煨起香柏桑火,秃鹫看到桑烟冉冉升起,鹰群便会徐徐而至。

不过,要鹫鹰更快完成任务,便需要天葬师了。他们的职责是将尸首安放在天葬台,待群鹰聚集后,便开始切割亡体,以方便鹫鹰啄食。他们用大小解剖刀具,首先划开皮肉让鹰撕食;然后再用刀锤,切割关节筋络,分成小块;最后就是砸开头盖骨,让鹰完成整个遗体的吞食。

为什么藏民要采用这种在外人看来非常突兀的葬法呢?

尕藏才旦解释,这乃基于自然环境及宗教信仰。青藏高原的高海拔造成持久低温,即使是夏天,冻土仍然冰硬,难以挖掘,因而土葬难度高。而且藏民自古都是游牧民族,各处为家,汉人恒常在固定土葬地点扫墓的概念不易实践。再者,高原空气稀薄,树木有限,火葬的可能性亦不大。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宗教信念,藏民受佛教的灵肉分离和灵魂转世的思想影响。他们认为肉体只是一副臭皮囊,唯有灵魂是永存的。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身体转世,最好能到极乐世界,而天葬后灵魂可以随鹰升天。故此,后人切要尽早协助亡魂脱离躯壳,不要骚扰灵魂飘离远向。此外,延聘活佛、僧人诵超度经,家人自己念六字真言经,手不停地摇动经轮,更是导航亡魂的必须。

另一方面,让秃鹫吞食尸体,亦与佛祖释迦牟尼传所记割肉喂虎相似。藏传佛教认为,人死后将肉体布施,也是亡者对世间的最后一次善举。

这也解释了为何亲人离世的丧家,不可哀嚎、喊叫名字、瞻仰遗容、守灵、观看天葬、留下亡者衣物用品等,这些“不可”并不代表他们缺乏亲情,毫无思念之痛,只是希冀不会令灵魂分神,耽误灵行而已。所以,尽管藏民任凭家人的遗骸被切割供鸟食用,外人看来无情又凶残;但是若追溯其宗教文化源流,不难理解这只是务求离世者得到最理想的终局,是另类深爱亲人的表达。

有人认为,天葬是比较不花费又环保的文化,因为完全不需任何陪葬物,也不用浪费钱财去买墓地,和举行繁复的仪式。然而,遗属并不能确定亡者能否到极乐,更怕逝去的亲人转世成为贫病交加的蚁民,尤其担忧他们会堕入三恶中:饿鬼、畜生,或被打入地狱。

故此,遗属会千方百计地想要亡灵达到“天界”,其实和不少其他宗教群体相似,他们也会大撒金钱,包括:在弥留之际,便邀请活佛或高僧诵经;花钱请他们占卜出殡的吉日;赠送厚礼予活佛和僧人;印制经布(写上经文的长布,至少要百尺)捐赠奉送所有教区内的寺院;向全村布施,为逝者最后一刻积德等等。

有些家人始终忧心逝去的亲人未能达极乐之境,会在周年忌日后,再请僧人卜卦其下落,若是凶卦,便要依据僧人建议,或家人朝夕祈祷,或定期请僧人诵经,或向寺院捐送布施等。

如此看来,即使身体采取天葬,被秃鹫吞食,仍不能确定可早登极乐,需继续依赖财力物力多方累加机会。造物者真奇妙,早就在我们心中放下了对罪行结果的警觉和畏惧。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平时是循规蹈矩的人,抗拒思考内心黑暗的一面,可是,一旦面对至亲死亡,就会不期然担心离世的人一生所作并非完美,无法确保他能到永乐世界,永享安息。因而,竭尽全力依循不同文化的意念去追求,用物质去补偿,可是,亦从不知是否足够,难以确定亲属的终局。

这种对罪孽的终极儆醒,岂不就是造物者要敲响我们沉睡的心灵,让我们转而去追寻祂?你是否向往自己难以逆转的一生得到造物者全然的接纳和饶恕,无需任何葬礼的仪式便可登上祂早已为我们准备的无忧乐园?人人都可以得到,只要你愿意去叩门,门便为你而开!


--The End--




作者介绍

 玲言 

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io) 历史档案学硕士及历史系博士,专研美国华人历史。在脸书专页“来,咬一口”分享读书心得,并不定期为美国华文杂志如《真爱》《神国》《传扬》等撰稿。


往期栏目文章

林滋恩:笔友 | 如此我说
溪君:初谈摄影术 | 如此我说
玲言:电影治疗——人生低谷疗愈的跳板 | 如此我说
玲言:当子女进入了斜杠世代 | 如此我说
刘嘉:肚脐的提醒 | 如此我说

【如此我说】栏目约稿

如果生活是一本书,您的这本书有什么内容呢?您愿否记录下感动的瞬间,打开白纸黑字的书,向更多人分享自己?如果天地是一支笔,您的这支笔有什么观点呢?您愿否书写下真知灼见,向这个世代发出基督徒的声音?

邀请您用文字记录生活,以书写谈天说地。

请点击链接查看投稿须知:

→【莫非可以如此爱】约稿←

图书推荐

《恩典不留白,下笔如有神》
莫非 苏文安 刘小临 -编选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自许为作者,

书桌乃朝圣祭坛,

生活如展页稿纸,

捕捉心中悸动,

描述看不见的你。


购买请加微信:lujunwang_2024

欢迎转载

1.    微信公众号:莫非可以如此爱
2.    ID:mofeilove91745
3.    内容不得修改,任何修改删减请务必事先告知;
4.    要求转载的公众号,请务必在转载前发送后台信息告知;
5.    未满足以上要求而随意转载修改者,将视为非授权转载,随时受到举报处理。

赞赏请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您的鼓励
可以竖起

 天地间更多的笔!

莫非可以如此爱

欢迎扫码关注●

莫非可以如此爱
深耕作者灵魂,扎根文化土壤。在时代里携手,于时间里传承。推动文字事奉,创写新的世纪。
 最新文章